夏至剛過,空氣裡彌漫著粘稠的暑氣,蟬鳴聲嘶力竭,仿佛要把積蓄了一整個春天的能量都耗儘在這短暫的盛夏。然而,在哈市老城區一條名叫“鐵匠胡同”的深處,卻有一方難得的清涼與喧囂交織的天地。
胡同口,一棵虯枝盤結、冠蓋如雲的老槐樹巍然矗立,不知已在此地守護了多少個春秋。濃密的枝葉交織成一片巨大的、流動的綠色穹頂,篩下細碎跳躍的光斑,也擋住了大半灼人的陽光。樹下,清風徐來,帶著槐花特有的、若有似無的甜香,竟比空調房裡還要舒爽幾分。槐樹下,就是新掛牌不久的“古槐社區醫療站”——這是李玄策幾年前力推的“春雨行動”在基層結出的碩果之一。小小的門臉兒,白牆藍字,窗明幾淨,透著一種讓人安心的樸素與整潔。
醫療站裡外,此刻正熱鬨非凡。門口的空地上,支起了幾張簡易的折疊桌,上麵擺著血壓計、血糖儀和一些宣傳冊子。一個穿著樸素印花襯衫、身材微胖卻動作麻利的中年婦女,正操著一口地道的東北腔,熱情地招呼著排隊的街坊鄰居。她就是王鐵柱的妻子——張慧芳。
“張嬸兒,我這血壓咋樣啊?”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大爺緊張地問。
“哎喲,李大爺,您這高壓140,低壓90,有點臨界了!可得注意了,少喝點酒,鹹菜也少吃點!”張慧芳一邊麻利地記錄著數據,一邊像叮囑自家老人一樣絮叨著,“咱這兒下周有免費的頸動脈b超,您記著來查查!”
“好嘞好嘞!慧芳你這兒真是方便,比跑大醫院強多了!”李大爺連連點頭,臉上是樸實的感激。
張慧芳笑著擺擺手:“都是國家政策好,咱就是跑跑腿兒!下一位,劉姐!”
醫療站裡麵,更是彆有洞天。診室裡,一位須發皆白、麵容清臒的老者,正端坐在一張古舊的診桌前。他便是老中醫徐伯。桌上,一尊閃著金屬光澤的現代針灸銅人模型格外醒目,銅人身上密密麻麻標注著穴位。徐伯身邊,還放著一台平板電腦,屏幕上顯示著複雜的經絡圖和數據分析。
此刻,徐伯正為一位肩頸酸痛的中年男人施針。他左手在平板屏幕上輕輕滑動,調取著患者之前的影像數據和ai分析建議,右手卻穩如磐石,兩根手指輕輕撚動著細長的銀針,精準地刺入穴位。他的動作不快,帶著一種沉澱了歲月的韻律感。
“徐老,這機器…比您老手還準?”中年男人看著平板上的穴位定位圖,好奇地問。
徐伯聞言,嘴角露出一絲溫和的笑意,手上的動作卻絲毫未停:“機器辨穴,快是快,準也準。可這‘得氣’的感覺啊,”他撚針的手指微微加力,一股酸脹感瞬間在男人肩部蔓延開來,“喏,就像這樣,氣至病所,如魚吞鉤。這感覺,機器它認得出來嗎?這手指尖上的‘悟性’,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功夫,是幾十年摸出來的門道,機器它學不來,也替不了。”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權威和自信。
男人感受著那奇妙的酸脹感逐漸轉化為溫熱舒適,不由得嘖嘖稱奇:“嘿,還真是!徐老您這手神了!”
就在這時,原本晴朗的天空,毫無征兆地暗沉下來。厚重的烏雲如同潑墨般迅速吞噬了陽光,狂風驟起,卷起地上的塵土和落葉,抽打著老槐樹的枝葉,發出嘩啦啦的巨響。遠處傳來沉悶的雷聲。
“不好!要變天!”張慧芳趕緊招呼外麵排隊的居民,“快!大家先進屋避避雨!”
話音未落,豆大的雨點已經劈裡啪啦地砸了下來,頃刻間連成一片白茫茫的雨幕。狂風裹挾著暴雨,瘋狂地衝擊著小小的醫療站。突然,“啪”的一聲脆響,屋內陷入一片黑暗。
“停電了!”有人驚呼。
“糟糕!”張慧芳的心猛地一沉,急忙奔向裡間的藥房。藥房裡,一台恒溫藥櫃正安靜地矗立著,此刻卻因為斷電,控製麵板一片漆黑。她焦急地打開櫃門,一股冷氣混合著藥味散逸出來,但溫度正在肉眼可見地上升。“這可怎麼辦!裡麵好多需要低溫保存的疫苗和生物製劑!這電不知道啥時候能來啊!”張慧芳的聲音帶著哭腔,這些藥品價值不菲,更是社區居民健康的保障。
徐伯也聞訊趕來,看著藥櫃,眉頭緊鎖。他行醫幾十年,經曆過無數次缺醫少藥的情況,但現代生物製劑對溫度的要求極其苛刻,這突如其來的斷電,確實是個大麻煩。
就在眾人焦急萬分,束手無策之際,一個小小的身影頂著風雨,像顆炮彈一樣衝進了醫療站。是李天樞!他渾身濕透,頭發緊貼在額頭上,懷裡卻緊緊抱著一個用油布包裹得嚴嚴實實的長條狀東西。
“徐爺爺!張阿姨!”李天樞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顧不上喘氣,急急地打開油布,露出一本線裝古籍,封麵是幾個古樸的繁體字——《肘後備急方》。
“快看這個!”李天樞把書翻到某一頁,指著上麵的字跡,眼睛亮得驚人,“葛洪寫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儘服之。’後麵還說‘勿令經宿’!就是說新鮮青蒿汁不用放一晚上,更不用冰鎮冷藏,現取現用效果最好!我記得咱們藥櫃裡有幾味需要冷藏的藥材,是不是也有類似的古法可以應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徐伯聞言,渾濁的眼睛瞬間爆發出精光,一把接過那本泛黃的古籍,手指顫抖著撫過那幾行熟悉的文字:“對啊!對啊!我怎麼忘了這個!青蒿治瘧,古法絞汁,取其生鮮之氣!葛仙翁誠不我欺!”他猛地抬頭,看向張慧芳,“慧芳,快!查查哪些藥是可以用古法炮製應急的!特彆是那些清熱解毒、治療時疫的方子!”
“可是…藥效…”張慧芳還有些猶豫。
“顧不上了!先保住藥性,渡過難關!”徐伯斬釘截鐵,隨即他目光如電,掃向窗外在狂風中劇烈搖擺、卻依舊頑強挺立的老槐樹,眼中閃過一絲決斷,他指著槐樹主乾上一個不起眼的、被苔蘚覆蓋的樹洞,“快!去取‘無根水’!去年夏天雨水足,我讓人用瓦罐存了滿滿一罐窖在樹洞深處的地窖裡!那水冰涼清冽,堪比寒泉!用來鎮藥壇子,能撐一陣!”
張慧芳恍然大悟,立刻招呼兩個年輕力壯的誌願者,頂著風雨衝向老槐樹。很快,一壇用厚厚油紙和泥巴密封著的瓦罐被小心翼翼地取了回來。揭開泥封,一股清冽冰寒的氣息撲麵而來。大家七手八腳,將一些最怕高溫、又恰好能用古法替代或暫時用冷水鎮住的藥材和半成品藥液,小心地浸入這冰冷的“無根水”壇中,外麵再用厚厚的棉被包裹隔熱。
風雨越來越大,仿佛要將這小小的醫療站掀翻。藥壇就放在靠近門口通風處的桌子上。突然,一陣更猛烈的狂風裹挾著暴雨,竟將醫療站門口擋雨的簡易雨棚一角掀飛!冰冷的雨水眼看就要潑灑進來,直接澆到那壇救命的藥上!
“啊!”張慧芳失聲驚呼,撲過去想用身體擋住,卻哪裡來得及?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奇跡發生了!老槐樹那巨大的樹冠,仿佛有靈性般,在狂風中猛地向醫療站門口的方向傾斜了一下!無數片寬大的槐葉交織重疊,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綠色屏障,硬生生地將那潑天的暴雨擋在了外麵!雨水順著葉片彙聚成流,嘩啦啦地流淌到彆處,壇子所在的區域,竟是滴水未沾!
張慧芳呆呆地看著眼前這不可思議的一幕,雨水順著她的臉頰滑落,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淚水。她下意識地雙手合十,朝著老槐樹的方向,喃喃道:“樹娘娘…顯靈了…謝謝樹娘娘保佑…”
徐伯也目睹了這一切,他走到門口,望著那在風雨中庇護著藥壇、如同神隻般的老槐樹,神情肅穆而複雜。他轉過身,看著張慧芳和驚魂未定的眾人,聲音不高,卻清晰地穿透了風雨聲:
“慧芳啊,還有大家夥兒,這不是什麼樹娘娘顯靈。”他的目光掃過那本攤開的《肘後備急方》,又望向那壇用古法窖藏的“無根水”,最後定格在風雨中屹立不倒的老槐樹上。
“這是咱們老祖宗傳下來的智慧!是懂得敬畏自然、順應天時、利用萬物、未雨綢繆的智慧!葛洪知道青蒿生用見效快,所以不用冷藏;我們的先人知道樹洞地窖恒溫恒濕,所以存下‘無根水’以備不時之需;這老槐樹,它在這裡紮根百年,枝繁葉茂,庇護一方水土,本就是自然造化的神奇!是‘共生’之靈!是我們與這方水土、與這棵老樹共存的‘靈’!不是虛無縹緲的神靈,是實實在在的、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智慧之靈啊!”
徐伯的話語,如同洪鐘大呂,敲在每個人的心上。張慧芳合十的手慢慢放了下來,她看著那本古籍,那壇涼水,那棵老槐樹,眼中不再是單純的敬畏,而是多了一份理解與認同。
與此同時,遠在北京的李玄策,正通過一個加密的視頻通話係統,實時觀看著醫療站裡發生的一切。屏幕的光映著他深邃的眼眸。方清墨就坐在他身邊,手裡還拿著一份關於新型生物材料穩定性的報告,此刻也全神貫注地看著屏幕。
當看到李天樞抱著《肘後備急方》衝進風雨,當看到徐伯指揮取用“無根水”,尤其是當看到老槐樹在狂風中奇跡般地傾斜樹冠為藥壇遮風擋雨時,李玄策的呼吸似乎都停滯了一瞬。他看到了張慧芳的合十祈禱,更聽到了徐伯那番振聾發聵的話語。
視頻通話並未中斷,風雨聲和徐伯的聲音清晰地傳來。李玄策久久沒有說話,隻是目光深沉地望著屏幕上那棵在風雨中守護著生命希望的老槐樹,望著那些在困境中依靠古老智慧和鄰裡互助共渡難關的平凡身影。
許久,他才緩緩轉過頭,看向身旁同樣深受觸動的方清墨,聲音低沉而充滿感慨,仿佛蘊藏著千鈞之力:
“清墨,你看到了嗎?這才是根基啊。”他伸出手指,輕輕點了點屏幕上那棵老槐樹,“廟堂之上,縱有千般高策,萬般宏圖,若失了這草木之根的托舉,失了這民心所向的沃土,終是空中樓閣,沙上築塔。”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屏幕,穿透了時空,看到了更深遠的東西。
“民心如水,載舟覆舟。民心亦有信仰,這信仰,可以是對自然的敬畏,對祖先智慧的傳承,對鄰裡互助的信賴,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它並非虛無縹緲。徐老說得好,這是‘共生之靈’,是紮根於生活的智慧與力量!它能凝聚人心,能抵禦風浪,能在危急關頭爆發出驚人的韌性!”
李玄策的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語氣變得堅定而清晰:
“治國安邦,科技、經濟、軍事,皆為利器,不可或缺。然利器之鋒銳,需有善執之手;利器之運用,需有仁厚之心。這‘善執之手’,這‘仁厚之心’,便源於這千千萬萬如同‘古槐’般紮根於民間的樸素信仰與守望相助。它們看似微小,彙聚起來,便是支撐國運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民心所信,民力所聚,便是這世間最好的‘藥引’,能醫社會之疾,能固國家之本,能讓我們在通往星辰大海的征途上,步履堅實,無懼風雨!”
窗外,首都的天空也已烏雲密布,雷聲隱隱。但李玄策的心中,卻因千裡之外那棵風雨中的老槐樹和樹下的人們,而亮起了一盞不滅的燈火。那是關於根基、關於民心、關於古老智慧在新時代煥發力量的深刻頓悟。這頓悟,將指引著他走向更深遠、也更接地氣的戰略思考。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