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泉州港,空氣裡彌漫著海風特有的鹹澀與暖意,仿佛千年刺桐古港的繁華氣息從未散去。宋代古船博物館內,巨大的“泉州灣後渚宋代海船”骨架在柔和的燈光下靜臥,每一塊深褐色的船板都像是凝固的時間,無聲訴說著劈波斬浪的輝煌過往。空氣中混合著淡淡的古木沉香、海水的微腥以及一絲絲恒溫係統送來的清涼,營造出一種跨越時空的沉靜氛圍。
臨時辟出的會議區就設在這艘千年古船旁,巨大的電子屏幕上,全球主要航道的熱力圖正無聲地流動著,紅黃交織的區域如同灼熱的血管,標示著當今世界貿易的命脈所在——“海上絲綢之路”的繁忙與潛在風險。李玄策坐在主位,一身質地精良卻樣式簡潔的深灰色夾克衫,襯得他眉宇間的沉穩愈發深邃。作為國家戰略和地球發展戰略智囊團的首席顧問,他主持的這場“海絲安全協作機製”閉門會議,彙聚了海事、外交、科技等領域的核心官員,以及幾位特意從民間請來的、臉龐刻滿風霜的資深老船長。他的女兒李念墨坐在他斜後方,這位加州理工歸國不久的海洋信息工程專家,正全神貫注地在平板電腦上調整著複雜的航道流體動力學模型,指尖飛快滑動,屏幕上的虛擬船舶隨之靈動。稍遠些,十四歲的李天樞安靜地坐在靠牆的椅子上,少年清亮的眼眸看似隨意地掃過會場,偶爾停留在那艘巨大的宋代海船上,眼神裡有著與年齡不符的專注和一絲難以言喻的洞悉。
“……因此,馬六甲海峽的通行效率與安全冗餘度,是當前最緊迫的瓶頸。”一位海事部門的負責人指著屏幕上那最狹窄、最鮮紅的一段航道,語氣凝重,“高峰期船舶間距已逼近安全極限,任何意外都可能導致連鎖反應。”
李玄策微微頷首,目光如平靜的海麵,卻能洞察其下的暗湧。“瓶頸亦是樞紐。古之海商,倚靠星象、信風、更路簿,於驚濤駭浪中開辟通途。今日科技發達,更需借鑒先人智慧,尋找‘道法自然’的解決之道。”他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帶著一種令人信服的安定力量。
就在這時,異變突生。
屏幕上的熱力圖微微閃爍了一下。幾乎同時,靠近會議桌旁一個獨立玻璃展櫃裡,陳列著的幾塊明代“牽星板”——那些用來觀測星辰、確定航向的古老方形烏木板——邊緣竟無聲無息地滲出了點點青藍色的光斑。光斑如同活物,緩慢地蔓延、連接,在烏木板上勾勒出繁複而陌生的星圖軌跡。這光芒並不刺眼,卻帶著一種穿越時空的幽邃,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會場裡響起一陣低低的驚疑聲。
“咦?那是什麼?”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船長陳伯猛地站起身,他跑了一輩子船,對牽星板熟悉得如同自己的掌紋,此刻眼中卻充滿了難以置信的激動。他顫巍巍地指著玻璃櫃,聲音都有些變調:“這…這光!這星圖紋路!老天爺,這像極了我們祖輩口口相傳的‘星鎖’啊!是鄭和大船隊當年用來鎖定關鍵航門、規避暗礁漩渦的秘圖!怎麼會…怎麼會亮起來?”
就在眾人驚疑不定之際,一直安靜觀察的李天樞動了。他像隻靈巧的小鹿,幾步就竄到了展櫃前,目光緊緊鎖住牽星板上光斑最密集的一點。沒有絲毫猶豫,他從口袋裡掏出一枚做模型用的強力磁釘,“啪”地一聲,精準地按在了光點對應的玻璃展櫃外壁上。
“爸爸!念墨姐!快看這裡!”天樞的聲音帶著少年特有的清亮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急促,他小手指著磁釘按下的位置,仿佛穿透了時空的屏障,“兩頭好大的鐵鯨!它們在這裡撞上了!就在這個點,馬上就要撞上了!水好黑,火好紅!”
“鐵鯨?”李念墨反應最快,她瞬間明白了弟弟那獨特“感知”所指——那是滿載原油的超級油輪!她一個箭步衝過來,目光銳利如電,瞬間鎖定了磁釘位置對應的熱力圖坐標——正是馬六甲海峽最繁忙、最狹窄的咽喉要道!屏幕上,代表兩艘超大型油輪的光點,正以令人心驚的速度逼近預設的安全距離紅線!
時間仿佛凝固了。冷汗瞬間浸濕了在場幾位海事官員的後背。他們知道,李天樞那看似童稚的“預言”絕非兒戲,過去無數次驗證早已證明其不可思議的準確性。
“立刻啟動最高級彆預警!聯係那兩艘油輪!查明原因!強製介入操控!”李玄策的聲音斬釘截鐵,瞬間打破了凝滯的空氣,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命令通過加密通訊瞬間發出。然而,更棘手的問題隨之而來:即便預警成功,在如此狹窄繁忙的航道,如何讓兩艘龐然大物在電光火石間安全避讓?強行轉向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更可怕的連環碰撞。
所有人的目光,下意識地投向了還在發光的神秘牽星板,以及按在玻璃上的那枚小小磁釘。
李念墨的頭腦在飛速運轉。她猛地抬頭,目光灼灼地投向展廳中央那艘宋代福船的巨大複原模型,特彆是船體上那精巧絕倫的水密隔艙結構。“榫卯…水密隔艙…分流!”一個大膽的念頭如同閃電劃過她的腦海。她顧不上解釋,迅速將手機攝像頭對準了牽星板邊緣那些細微的釘孔排列——那是古人固定觀測繩的位置。手機屏幕上,一個自製的圖像識彆程序飛速運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伯!”李念墨一邊操作,一邊急促地詢問老船長,“您剛才說的‘星鎖’,它的定位點是不是和福船上固定‘十二生肖釘’一種象征性的榫卯加固結構)的孔位有關聯?古人是不是用星位對應船釘位置來標記安全分流點?”
陳伯一愣,渾濁的老眼驟然爆發出精光:“對!對對對!姑娘你說到點子上了!星鎖定航門,釘位分水流!老話就是這麼傳的!船上的釘,天上的星,那是一套的!”
就在這時,李念墨的手機發出一聲輕響。屏幕上,牽星板釘孔排列的掃描圖,經過她程序的複雜幾何拓撲轉換和流體力學模擬,竟生成了一串極其精密的動態導航修正代碼!她心臟狂跳,立刻將代碼接入會議係統主控台,覆蓋到那兩艘油輪的自動駕駛係統模擬界麵上。
奇跡發生了!
模擬界麵上,原本即將迎頭相撞的兩艘油輪虛擬影像,如同被一隻無形的、無比精妙的手輕輕撥動。其中一艘船首極其微調了一個角度,船身巧妙地利用了前方一艘大型集裝箱船航行產生的尾流渦旋區,如同滑入一條無形的“水槽”;另一艘則配合著稍稍減速,船尾舵效充分發揮,借助另一側湧來的洋流力量,劃出一道優美而高效的弧線。兩船龐大的身軀在模擬的狹窄航道中,以一種近乎舞蹈般的姿態擦肩而過,留下的安全距離遠超常規操作極限!整個規避過程流暢、高效,完全利用了自然水流和船舶間的相互作用,將碰撞風險消弭於無形。
“成了!是福船隔艙分流原理的算法化!”李念墨興奮地低呼一聲,臉上因激動而泛起紅暈,她看向父親,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牽星板星圖提供危機坐標,磁釘定位精確碰撞點,而釘孔排列生成的算法,就是福船‘十二生肖釘’榫卯結構所蘊含的‘分而治之’‘順勢而為’的古老智慧!這代碼…這代碼竟然能完美嵌入現代油輪的自動駕駛核心協議!”
會場內一片寂靜,隨即爆發出難以置信的驚歎和如釋重負的掌聲。那位最先發現異象的陳伯老船長,激動得胡須都在顫抖,他走到那靜靜發光的牽星板展櫃前,布滿老繭的手輕輕撫摸著冰冷的玻璃,如同撫摸著老友的肩膀,喃喃道:“祖宗顯靈啊…不,是祖宗的智慧,一直在守護著這片海…鄭公爺,您看見了嗎?您的‘星鎖’,您的船,還在保佑著後輩呢!”
李玄策緩緩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宋代福船骨架旁,仰望著那高聳的桅杆殘跡。海風似乎穿過千年的時光,帶著古老的潮汐聲湧入大廳。他深邃的目光掃過驚魂甫定的眾人,掃過興奮的女兒,最後落在兒子天樞身上——少年正若有所思地看著自己按過磁釘的手指,仿佛在回味著那瞬間湧入腦海的、冰冷海水與熾熱火焰交織的“鐵鯨”碰撞景象。
“看,”李玄策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蓋過了所有的餘音,帶著一種穿透人心的力量,他指向窗外遼闊的海天,“這海,從未改變。變的,是我們駕馭它的工具和認知。古之智者在有限的條件下,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將順應自然的智慧融入方寸之木、星點之光。今日,我們手握科技利劍,更需常懷敬畏之心,從這千年沉船、從這星圖古板、從無數像陳伯這樣口耳相傳的民間智慧中,汲取那永不褪色的‘道’。”他頓了頓,目光變得無比深遠,“這‘道’,關乎的不僅是眼前一條航道的安全,更是我們如何在更廣闊的天地間航行,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國際風雲中,找到那條屬於我們、也屬於整個人類的和諧之路。科技為骨,文明為魂,缺一不可。今日之事,便是明證。”
窗外,夕陽的餘暉灑在波光粼粼的海麵上,宛如鋪開了一條金色的歸途。而那艘靜臥千年的福船骨架,在暮色與燈光的交融中,仿佛正無聲地揚起無形的風帆,準備駛向一個更為浩瀚的未來。李玄策的話,如同投入平靜水麵的石子,在每個人心中激蕩起層層漣漪,關於傳統與現代,關於智慧與力量,關於這片海,以及海之外的無垠星途。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