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初春,寒意未退。昨夜一場細碎的春雪,給灰撲撲的城市披上了一層薄薄的銀紗,在清晨稀薄的陽光下,閃爍著清冷的光。路邊的枯枝上,幾點倔強的芽苞悄然萌動,透出些微不易察覺的生機。然而,在位於京郊一處環境清幽、安保嚴密的戰略研究機構內,一種截然不同的凝重氛圍,正悄然彌漫。
李玄策的辦公室,寬敞而簡潔。巨大的落地窗外,是覆雪的庭院和幾株虯勁的鬆柏。室內暖氣很足,空氣中飄散著淡淡的檀香和書卷的氣息。他站在窗前,背影挺拔,目光似乎穿透了窗外的雪景和鬆枝,投向更為渺遠深邃的地方。桌上,一杯清茶早已涼透,嫋嫋熱氣早已消散。一份攤開的、封麵標注著“絕密”字樣的厚厚報告,靜靜地躺在寬大的紅木辦公桌上。
報告封麵的標題簡潔而觸目驚心:《關於某國大規模低軌衛星互聯網星座代號“天網”)項目加速推進的初步評估與戰略影響分析》。扉頁上,一行李玄策親筆的批示墨跡未乾:“事關未來製高點,速研議,擬對策。玄策。”
辦公室的門被輕輕敲響,隨即推開。李長庚裹著一件深色的羊絨大衣,帶著一身室外的寒氣走了進來,身後跟著一位戴著金絲眼鏡、神情乾練的年輕研究員,手裡捧著一台打開的筆記本電腦。
“爸,您來了。”李玄策轉過身,臉上露出一絲溫和,但眉宇間的凝重並未散去。他快步上前,替父親接過脫下的大衣,掛在衣架上。
“嗯,你讓小王送來的報告摘要,我連夜看了。”李長庚的聲音帶著長途奔波的疲憊,但眼神銳利依舊,像兩簇不熄的火焰。他走到辦公桌前,目光直接落在那份攤開的報告上。“具體的軌道模型和頻譜分析呢?”他問身後的研究員小王。
“李老,李顧問,模型在這裡。”小王立刻上前,將筆記本電腦放在桌上,熟練地調出一個複雜的動態三維模擬圖。屏幕瞬間被一片深邃的黑色背景占據,接著,無數細小的、閃爍著藍光的點狀物開始出現,它們並非雜亂無章,而是按照極其精密的軌道參數,一層層、一片片地環繞著屏幕中央那顆藍色的地球模型旋轉、交織,最終形成了一張覆蓋全球、密密麻麻、令人頭皮發麻的巨大網絡。無數條代表通訊鏈路和數據流的白色虛線在這些“衛星”之間穿梭,構成了一張無形卻似乎無所不在的天羅地網。
“根據我們目前掌握的情報和公開數據分析,”小王的聲音帶著專業性的冷靜,手指在觸控板上滑動,不斷放大、旋轉著模型,“‘天網’計劃的核心是構建一個由數萬顆甚至可能超過十萬顆小型低軌道衛星組成的巨型星座。其宣稱的民用目標是提供全球無死角的高速互聯網接入,尤其覆蓋偏遠地區。但……”他頓了頓,語氣變得嚴肅,“其潛在的戰略和軍事價值,遠超其民用意義。”
李玄策和李長庚的目光都緊緊鎖定在屏幕上那令人震撼的“天網”模型上。李玄策的眉頭鎖得更深,他走到桌後,雙手撐在桌沿,身體微微前傾,仿佛要穿透屏幕,看清那每一顆衛星背後隱藏的意圖。
“軍事價值?”李玄策的聲音低沉而清晰,像投入靜湖的石子。
“是的,李顧問。”小王推了推眼鏡,調出另一份圖表,“首先,是通訊霸權。一旦建成,它將完全掌控近地軌道的通信資源,形成事實上的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壟斷。戰時,可以瞬間切斷或乾擾特定區域甚至全球的民用及潛在軍事通訊,包括我們的導航、指揮係統。其次,是偵察監視能力。數萬顆衛星,每一顆都可以視為一個高懸於頂的‘眼睛’,配合先進的遙感技術,理論上可以實現對全球地表近乎實時的、高精度的監控,任何大規模軍事調動、設施建設都難以遁形。第三,是潛在的武器化平台。雖然目前尚無明確證據,但其快速部署、低成本、高冗餘的特性,使其極易被改造成動能打擊武器如‘上帝之杖’概念)或電子戰平台的載體。第四,也是我們最擔憂的一點——軌道資源搶占。近地軌道空間和頻譜資源是有限的,‘天網’計劃以如此龐大的規模搶先占位,實質上是在進行太空‘圈地’,擠壓後來者的發展空間,形成‘先占永占’的局麵。”
小王的話音落下,辦公室裡一片寂靜。隻有電腦風扇發出輕微的嗡鳴。窗外,一陣風吹過,鬆枝上的積雪簌簌落下。
李長庚長長地呼出一口氣,帶著白霧,打破了沉默。他走到屏幕前,手指點著其中一條密集的軌道帶:“關鍵是這個速度和規模。他們計劃在極短時間內發射部署完成,這背後體現的不僅是技術實力,更是一種爭奪未來主導權的急迫性和戰略性決心。玄策,這不是簡單的商業競爭,這是一場關於未來百年、甚至更久遠的‘製天權’爭奪戰的序幕!戰場,已經從地麵、海洋、天空,延伸到了我們頭頂這片最後的邊疆——太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玄策緩緩直起身,目光從屏幕上那令人窒息的“天網”移開,再次投向窗外。庭院裡的積雪在陽光下有些刺眼,鬆柏的蒼翠在雪白中顯得格外堅韌。他沉默著,辦公室裡隻剩下他指尖無意識敲擊紅木桌麵發出的、極有規律的“篤、篤”聲,仿佛在丈量著某種無形的壓力。
良久,他才開口,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穿透時空的力量:“‘綠水青山’,我們常說,也一直在努力守護。可未來的‘綠水青山’,恐怕真的不再局限於腳下的這片土地和頭頂的這片藍天了。”他轉過身,目光灼灼地看向父親和小王,“這片星辰大海,這片環繞地球的‘近地庭院’,同樣關乎文明的存續,關乎子孫後代的生存空間和發展權利!它,也必須是我們的‘綠水青山’!”
他走到辦公桌前,拿起那份報告,手指劃過那些冰冷的數字和圖表:“他們起步早,投入大,技術積累深厚。我們……確實落後了。但,”他話鋒一轉,語氣陡然變得斬釘截鐵,“落後,不是放棄的理由,而是奮起直追的號角!這片‘星辰大海’的‘綠水青山’,我們守不住,或者不去爭取,將來子孫後代麵對的,可能就是一片被他人‘圈禁’、充滿無形枷鎖的‘荒漠’!”
“爸,”他看向李長庚,“您在係統工程和航天領域經驗豐富。您看,我們當務之急是什麼?”
李長庚眼神銳利,沉吟片刻:“技術層麵,必須立刻、重點突破幾個卡脖子環節:一是可重複使用火箭技術,這是大規模、低成本進入太空的基礎,直接關係到星座的部署速度和成本;二是小型化、高性能、長壽命衛星平台技術,尤其是星間激光通信和抗乾擾能力;三是火箭回收技術,陸地、海上都要儘快實現工程化、常態化。戰略層麵,”他加重了語氣,“必須立刻組織頂尖力量,深入研究‘天網’計劃的技術細節、部署節奏、潛在漏洞,同時加緊製定我們自己的近地空間安全戰略和規則主張!不能隻被動防禦,要積極參與甚至引領未來太空規則製定。這片‘天’,不能任由一家獨霸!”
李玄策深深點頭,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不錯。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太空競爭,亦是如此。硬實力的追趕固然重要,規則和道義的製高點同樣關鍵。我們不能僅僅滿足於擁有同樣的‘網’,更要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公平、更開放、更有利於人類共同福祉的太空秩序。這‘內心的綠水青山’,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同樣不可或缺。”
他走回辦公桌後,提起筆,在那份報告的批示下方,又添上幾行遒勁有力的大字:
>批示:
>1.即刻成立‘近地空間安全與發展戰略研究小組’代號‘穹頂’),由李長庚同誌牽頭,整合航天、通信、安全、戰略研究等領域精銳力量,保密運行。
>2.小組核心任務:
>a)深度解析‘天網’計劃,評估其戰略威脅與技術瓶頸;
>b)加速突破可複用火箭、高性能小衛星、火箭回收等關鍵技術;
>c)研究製定我國近地空間安全戰略、防禦體係構想及未來太空規則主張;
>d)探索低成本、高效益的反製與競爭策略。
>3.目標:確保我國在近地空間的自由進出權、發展權和話語權,守護屬於我們及人類共同的‘星辰綠水青山’。時不我待,隻爭朝夕!
>——李玄策
寫完,他將筆輕輕擱下,那份批示仿佛帶著千鈞之力。
“小王,”李玄策看向年輕的研究員,“這份批示,即刻按程序傳達。通知相關單位負責人,明日召開‘穹頂’小組首次籌備會議,李老主持。會議地點,就定在……天文台的觀測基地吧。”他目光深邃,“仰望星空,才能看清腳下的路。”
“是!李顧問!李老!”小王肅然應道,小心翼翼地收起報告和批示文件,快步離開了辦公室。
辦公室裡隻剩下父子二人。窗外的陽光似乎明亮了一些,將鬆柏的影子拉得更長。雪,開始悄然融化。
李長庚走到窗邊,與兒子並肩而立,望著庭院中漸漸顯露生機的景象。“玄策,這一步棋,落子無悔。前路艱險啊。”老人的聲音帶著滄桑,也帶著期待。
李玄策的目光越過融雪的庭院,越過城市的天際線,仿佛穿透了大氣層,投向那浩瀚無垠的星空。“爸,”他輕聲說,語氣卻無比堅定,“再艱險的路,也得有人去走。為了腳下這片土地真正的安寧,為了頭頂這片星空不被‘鐵幕’籠罩,為了我們心中那片永不蒙塵的‘綠水青山’能延伸到星辰大海……這一步,必須走,而且要走穩、走快。”
他抬起手,指向窗外遙遠的天際線,那裡,最後一抹暮色正被初升的朝陽驅散,天空呈現出一種澄澈而充滿希望的蔚藍。
“您看,天,終究是要亮的。”
李長庚順著兒子的手指望去,布滿皺紋的臉上,緩緩綻開一個充滿信心的笑容。那笑容裡,有對過往崢嶸歲月的追憶,更有對那片未知而壯麗的“星辰綠水青山”的無限憧憬。一場關乎未來製高點的無聲較量,就在這初春雪後的寧靜中,悄然拉開了序幕。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