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民心之秤 (2019年9月2日)_金蘭厭勝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金蘭厭勝劫 > 第1123章 民心之秤 (2019年9月2日)

第1123章 民心之秤 (2019年9月2日)(1 / 1)

九月初的香港,暑熱尚未完全退去,空氣裡彌漫著海風的鹹濕與一種劫後餘生的、小心翼翼的平靜。在九龍一個普通的、曾經被塗鴉和路障短暫侵襲過的社區裡,生活正以一種頑強而緩慢的姿態,重新找回它的秩序和溫度。

社區活動中心二樓,區議會的會議室裡,窗明幾淨。陽光透過百葉窗,在地板上投下整齊的光柵。橢圓形的會議桌旁,十幾位區議員正襟危坐。氣氛算不上熱烈,甚至有些過於安靜,但那份曾經彌漫的戾氣和喧囂已然消散。主席台上,頭發花白的主席正用沉穩的語調主持著議程:

“……接下來,是有關本區公共設施修複與改善的動議。第一項,應居民聯署要求,提議在楓樹街、榕樹道等五處人流密集區域,增設分類垃圾桶共計十五個。請各位議員審議。”

沒有激烈的爭論,沒有刻意的拖延。議員們低頭翻閱著手中的文件,偶爾低聲交換意見。一位中年議員舉手發言:“主席,我認為楓樹街靠近小公園入口處,確實需要增設。那裡小食攤較多,之前常有垃圾散落。”另一位年輕議員補充:“榕樹道靠近巴士站的點位,建議采用容量更大的型號。”討論圍繞著垃圾桶的具體位置、型號、預算,務實而具體。舉手表決時,手臂安靜地舉起又放下,程序井然,像久未上油的齒輪重新開始順暢地咬合。窗外,樓下小公園裡孩子們的嬉鬨聲隱約傳來,成了這秩序重建最生動的背景音。

小公園旁,綠樹掩映下,一個由本地“家和睦鄰社”與內地“同心互助會”共同設立的臨時義工服務站,正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幾張長條桌拚在一起,上麵鋪著乾淨的藍白格子桌布。一塊手寫的牌子豎在一旁:“社區同心,服務為您”。這裡沒有口號,隻有實實在在的行動。

幾張桌子前都排起了不長的隊伍,秩序井然。

家電維修桌前,一位戴著老花鏡、穿著工裝背心的老師傅,正專注地拆解著一台老舊的電風扇,旁邊還放著幾個待修的電水壺和收音機。一位阿婆在旁邊等著,臉上帶著期待。

法律谘詢桌前,一位西裝革履、氣質儒雅的律師來自內地某公益組織)正耐心傾聽一位中年男子關於租賃糾紛的傾訴,不時在本子上記錄,低聲給出建議。

派發防疫清潔用品的攤位最是熱鬨,義工們將消毒液、口罩、洗手液等分裝進小袋,微笑著遞給排隊的居民,尤其優先照顧老人和帶孩子的家長。

最吸引人的是兒童繪畫角。幾張矮桌拚在一起,鋪上大白紙,五顏六色的蠟筆散落著。兩位年輕的義工姑娘正帶著七八個年齡不一的孩子畫畫。孩子們的小臉上洋溢著專注和快樂,畫紙上塗抹著稚嫩的太陽、花朵、房子,還有歪歪扭扭寫著“我愛我家”、“和平”的字樣。一個紮著羊角辮的小女孩畫了一顆大大的、金黃色的星星,引得義工姐姐連連稱讚。

陳淑儀街坊們都叫她陳太)攙扶著年邁的母親,慢慢走到服務站附近。陳母快八十了,腿腳不便,患有高血壓和輕微的哮喘,前些日子街頭的混亂和催淚瓦斯的刺鼻氣味讓她受驚不小,一直精神懨懨,不太願意出門。陳太看著母親蒼白的臉色和緊蹙的眉頭,心裡像壓了塊石頭。她自己也曾因對修例的疑慮,跟著參加過幾次和平請願,那時的她,心中充滿了迷茫和一絲被裹挾的亢奮。然而隨後發生的暴力、破壞和恐懼,讓她徹底陷入了不安和深深的疲憊。她隻想回到那個可以安心買菜、送孩子上學、陪母親散步的平常日子。

她的目光掃過義工站,看到了“免費義診”的牌子。一位頭發花白、麵容慈祥的老醫生正坐在那裡,耐心地為一位阿公量血壓。陳太猶豫了。她看了看母親,又看了看那位老醫生溫和的笑容,再環顧四周——沒有口號橫幅,沒有緊張對峙,隻有忙碌而真誠的義工,安靜排隊的街坊,孩子們無憂無慮的笑聲。這份久違的平和與善意,像一道微光,照進了她灰暗的心底。

“阿媽,那邊有醫生,我扶你過去看看好不好?”陳太輕聲問母親。

陳母順著女兒的目光看去,遲疑地點了點頭。

陳太扶著母親慢慢走到義診桌前。老醫生立刻站起身,臉上帶著溫暖的笑意,用帶著一點北方口音但清晰易懂的粵語招呼:“阿婆,唔使急,慢慢行,坐低先。”阿婆,彆著急,慢慢走,先坐下。)他並沒有因為陳母坐著輪椅而居高臨下,反而很自然地半蹲下來,視線與老人平齊。

“阿婆,邊度唔舒服啊?”阿婆,哪裡不舒服啊?)老醫生的聲音溫和得像春天的風。

陳母有些拘謹地指了指胸口,又指了指喉嚨,用微弱的聲音說了幾句。老醫生點點頭,拿出聽診器,仔細地為老人聽心肺音。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斑駁地灑在老人花白的頭發和醫生專注的側臉上。周圍排隊的嘈雜似乎都安靜了下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聽診完畢,老醫生又輕聲細語地問了些問題,然後拿出血壓計,動作輕柔地為老人量血壓。他一邊操作,一邊用平實的話語解釋著:“阿婆,血壓有少少偏高,唔使太擔心。天氣熱,心情唔好,都會影響嘅。我開少少溫和啲嘅降壓藥同埋止咳化痰嘅藥畀你,記得按時食,多飲水,儘量保持心境平和。”阿婆,血壓有點偏高,不用太擔心。天氣熱,心情不好,都會影響的。我開點溫和些的降壓藥和止咳化痰的藥給你,記得按時吃,多喝水,儘量保持心情平和。)

他仔細地寫下藥名和用法,字跡工整清晰,又耐心地重複叮囑了幾遍注意事項。陳母看著這位素不相識卻如此耐心細致的醫生,渾濁的眼睛裡漸漸有了神采,她伸出枯瘦的手,顫巍巍地拉住了醫生的白大褂袖子,嘴唇翕動著,用儘力氣說了句:“多謝…多謝醫生…”

陳太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這一幕。看著母親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看著老人眼中流露出的那份久違的、帶著依賴的感激,再看著老醫生那發自內心的關懷和蹲下身去的平等姿態。她的目光又掃過那些埋頭修理家電的義工、耐心解答法律問題的律師、分發物資時帶著笑容的臉龐、以及繪畫角裡孩子們純真的笑臉和畫紙上明亮的色彩……

這一切,與她記憶中前些日子街頭的火光、刺鼻的氣味、震耳的噪音、扭曲的麵孔、破碎的玻璃、還有自己內心那無處安放的恐懼和迷茫,形成了太過強烈的對比。

一股難以言喻的酸楚和溫暖交織的情緒猛地湧上陳太的心頭,直衝鼻尖和眼眶。她連忙低下頭,掩飾自己瞬間泛紅的眼圈和微微顫抖的嘴唇。喉嚨裡像是堵了什麼東西,讓她說不出話。她默默地走到旁邊分發礦泉水的攤位,那裡剛補了幾箱水。她彎下腰,一手拿起兩瓶水,抱在懷裡,然後走到幾位正在整理物資、額頭上沁出汗珠的義工身邊。

她沒有看任何人的眼睛,隻是低著頭,動作有些急促地將懷裡的礦泉水一瓶、一瓶地塞到他們手裡。動作甚至顯得有些笨拙和強硬,仿佛不這樣就無法表達內心的翻湧。

“辛…辛苦曬…”她的聲音很低,帶著濃重的鼻音,幾乎微不可聞。說完,她立刻把頭埋得更低,轉身就想離開。

被她塞水的義工中,有一個二十出頭、紮著馬尾辮的小姑娘。小姑娘愣了一下,看著手裡突然多出來的礦泉水,又看了看陳太那躲閃卻明顯帶著善意的側臉和微紅的眼眶。她似乎瞬間明白了什麼,臉上立刻綻放出一個無比燦爛、像陽光一樣暖融融的笑容,對著陳太的背影清脆地回應:

“多謝陳太!有心啦!”謝謝陳太!您有心了!)

這聲清脆的、帶著真誠喜悅的“多謝”,像一根輕柔的羽毛,輕輕拂過陳太緊繃的心弦。她腳步頓住,沒有回頭,但肩膀似乎微微放鬆了一些。幾秒後,她極其艱難地、極其輕微地側過一點臉,對著小姑娘的方向,極其勉強地擠出了一個極其短暫、卻無比真實的、帶著淚光的笑容。然後,她快步走回母親身邊,推著輪椅,融入了社區午後平和的人流中。

千裡之外的京城,李玄策家中。

陽光灑在鋪著柔軟地毯的兒童房裡。七歲的李天樞正坐在地板上,麵前攤開著一套色彩鮮豔、造型各異的城市主題積木。他剛剛搭建起一個小小的“城市”輪廓:有高高低低的“樓房”,有方形的“公園”,還有蜿蜒的“道路”。

他伸出小手,在積木堆裡精準地拿起了一塊顏色最深、近乎純黑的積木。這塊積木形狀不規則,邊緣尖銳,是他之前用來代表“混亂”和“恐懼”的。他捏著這塊黑積木,歪著小腦袋,烏溜溜的大眼睛看著它,像是在感受著什麼。

片刻,他像是下定了決心,小手一揚,把這塊黑積木遠遠地丟到了積木箱的角落裡,讓它孤零零地待著。

接著,他興致勃勃地在彩色的積木堆裡翻找起來。他挑出幾塊明亮的、像陽光一樣的黃色積木,小心地搭在“公園”區域,仿佛點亮了溫暖的燈光。他又找出幾塊寧靜的、像天空和大海一樣的藍色積木,點綴在幾棟“樓房”的頂端和“道路”兩旁。

看著自己搭建的這座小小的“城市”,黑色被驅逐到了角落,溫暖的黃色和寧靜的藍色占據了主要位置,李天樞的小臉上露出了心滿意足的、純淨無暇的笑容。他抬起頭,對坐在一旁看書、偶爾溫柔注視著他的母親方清墨說:

“媽媽,你看!黑水退了!有光進來了,照在城裡了!”

方清墨放下手中的書,看著兒子明亮的眼睛和他搭建的充滿希望的小城,又想起剛才手機裡收到的幾張來自明珠香港)社區的簡報照片——那秩序井然的區議會、那排隊的居民、那義診的老醫生、那孩子們畫的金色星星、還有一張義工小姑娘燦爛笑容的特寫……

她溫柔地笑了,伸手輕輕揉了揉兒子柔軟的頭發,目光仿佛穿透了空間的阻隔,落在那座正在努力撫平傷痕、重拾溫暖的南方都市。

“是啊,天樞,”方清墨的聲音柔和而堅定,“黑水總會退去的。人心裡的光,才是照亮城市、溫暖家園最恒久的力量。這杆秤,終究會偏向溫暖與安寧。”窗外的陽光正好,照在積木小城上,也照在母子倆身上,暖洋洋的。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勸你不要搶我藥劑 到底誰在末世點女仆?我上門服務 崇禎元年,開局逆轉亡國局 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 長生:老夫一慣儒雅隨和 暗塵明月樓 南北戰爭:我與龍娘同居的日子 圍棋少年,我在大明舉重若輕 抗戰!我攜軍需商城和平全世界! 緬北:強迫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