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 絲路新韻 (2019年11月5日)_金蘭厭勝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金蘭厭勝劫 > 第1145章 絲路新韻 (2019年11月5日)

第1145章 絲路新韻 (2019年11月5日)(1 / 1)

初冬的上海,空氣中帶著一絲清冽,卻絲毫無法冷卻黃浦江畔湧動的熱浪。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巨幅海報,如同時代的請柬,貼滿了城市的脈絡。巨大的國家會展中心“四葉草”)在晨光中舒展著銀灰色的現代身姿,迎接著來自五洲四海的賓客。空氣中,不同語言的交談聲、行李箱滾輪的嗡鳴、展台搭建的敲擊聲,以及一種無形的、充滿期待的興奮感,交織成一曲獨特的“進博交響”。

進博現場:咖啡香裡的博弈

李玄策身著深色便裝,行走在宛如未來世界般宏大的展館內。作為高層顧問團成員,他並非走在聚光燈下的最前排,卻擁有著最敏銳的觀察視角。他的步伐沉穩,目光掠過一個個精心布置的展台:德國工業巨頭帶來的精密機床如同沉默的鋼鐵巨獸;日本企業展示的柔性機器人手臂靈巧地舞動;法國香水展區彌漫著醉人的芬芳;非洲國家的手工藝品色彩斑斕,充滿異域風情……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

但他的目光,更多地停留在高端裝備和生物醫藥展區。在一家全球頂尖的瑞士精密儀器公司展台前,一台用於納米級材料分析的設備吸引了他的注意。流線型的外殼下,是凝聚了人類頂尖智慧的光學與機械係統。他駐足細看,手指無意識地輕輕拂過展台邊緣冰冷的金屬,仿佛在感受那精密的脈搏。

“李先生,對這台‘阿爾法探針’感興趣?”一個略帶口音的低沉男聲在身旁響起。說話的是這家公司的全球ceo,漢斯·穆勒。他身材高大,銀灰色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藍灰色的眼睛裡帶著商人特有的精明與謹慎。他顯然認出了這位在特定圈層內頗具影響力的中國顧問。

李玄策轉身,露出溫和而專業的笑容,伸出手:“穆勒先生,幸會。貴公司的技術,總是走在時代前沿。這台探針,對基礎材料研究和芯片製造的前沿突破,意義非凡。”

兩人在展台旁臨時設置的咖啡吧坐下。空氣中彌漫著現磨咖啡的醇香。漢斯攪動著杯中的咖啡,語氣帶著試探:“中國市場潛力巨大,我們非常重視。不過,您知道,某些領域的技術轉移,存在著……複雜的考量。”他巧妙地避開了“限製”、“封鎖”等敏感詞,但意思不言而喻。

李玄策端起自己的清茶,氤氳的熱氣模糊了他鏡片後的目光,卻讓他的聲音更加清晰:“穆勒先生,我理解商業決策的考量。不過,科技的本質是探索未知,服務人類。如同這杯中咖啡,源自非洲的豆子,在瑞士的工藝下煥發新生,最終在這裡,為不同國度的人們提神醒腦。”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周圍熙熙攘攘、膚色各異的參展人群,“進博會,就是一個巨大的‘咖啡壺’。我們搭建這個平台,就是相信‘合作共贏,科技無界’。真正的壁壘,不在技術本身,而在人心。隻有打破無形的藩籬,讓智慧的清流自由交彙,才能共同烹煮出更美好的未來之飲。”

他引用了中國古語:“和羹之美,在於合異。”美食佳肴的鮮美,在於融合各種不同的味道。)“科技亦是如此。封鎖或許能帶來一時的優勢,但長遠看,隻會讓雙方都失去品嘗更鮮美‘羹湯’的機會。”

漢斯·穆勒的手指在咖啡杯柄上停頓了一下,鏡片後的目光閃爍,謹慎中流露出一絲思索。他沒有立刻表態,隻是微微頷首:“李先生的見解,總是充滿東方智慧,發人深省。我們會認真評估中國市場與合作前景。”這謹慎的回應背後,是一扇被悄然撬動了一絲縫隙的大門。

分論壇:星空下的橋梁

與此同時,在會展中心內一個相對安靜的會議廳,“一帶一路”科技合作分論壇正在進行。燈光柔和,氣氛莊重而充滿學術氣息。台下,坐滿了來自不同國家、膚色各異的科學家、學者和政府科技官員。

李長庚站在講台上,銀發梳理得整整齊齊,一身深色西裝,儒雅而睿智。巨大的屏幕背景是一幅動態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星空圖,點點繁星象征著科學探索的永恒之光。他演講的題目是:《科學連接文明》。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李長庚的聲音通過麥克風傳遍會場,平和而充滿力量,“我們頭頂同一片星空。無論是敦煌石窟裡古代天文學家繪製的星圖,還是阿拉伯學者精妙的天文儀器,亦或是歐洲文藝複興時期對宇宙的重新發現……人類對宇宙的好奇與探索,自古以來就是跨越地域、超越文明隔閡的共同語言。”

他切換著幻燈片,展示著合作的可能:共享的衛星遙感數據監測全球氣候變化;聯合建立的超級計算機中心模擬複雜物理過程;在“一帶一路”沿線關鍵節點設立的基礎科學觀測站;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聯合研究網絡……

“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我們尊重國家的主權和發展的階段性需求。”李長庚話鋒一轉,語氣更加懇切,“然而,麵對氣候變化、生物安全、深空探索等關乎人類整體命運的宏大課題,單打獨鬥是行不通的。我們需要建立更務實、更高效的合作機製——共享數據庫、聯合實驗室、學者互訪計劃……讓智慧的河流在‘一帶一路’的廣袤土地上自由流淌,共同灌溉人類文明的未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的目光掃過全場,尤其在幾位來自中亞、中東和歐洲的關鍵國家科學院代表臉上停留片刻:“信任的建立需要時間,但合作的種子,可以在今天播下。讓我們以科學為橋,連接不同的文明,為子孫後代,搭建一條通往共同繁榮與可持續未來的星光大道。”

演講結束,會場響起真誠而熱烈的掌聲。許多學者的眼中閃爍著共鳴的光芒。茶歇時間,李長庚立刻被幾位代表圍住。一位來自中亞某國的老院士緊緊握住他的手:“李教授,您關於建立中亞地區氣候變化聯合觀測站的提議,與我們國家的需求高度契合!我們非常希望參與!”一位歐洲著名研究所的所長低聲說:“關於深空探測數據的部分共享,或許我們可以通過非官方的學術聯盟先行探討?我認識幾位關鍵人物……”李長庚微笑著,如同一位經驗豐富的科學外交家,從容地交換著名片和聯係方式,在談笑風生間,為被政治壁壘阻隔的科技交流,悄然開辟著一條條充滿希望的“民間學術通道”。

千裡運輸線:方向盤上的國器

京滬高速公路上,車輪滾滾。周衛國駕駛著他那輛半舊的紅色重型廂式貨車,正全神貫注地盯著前方。車廂裡裝載的,並非普通的貨物,而是從進博會現場緊急轉運出來的一批高精度光學透鏡組件。它們將被送往北方某處保密的“長庚計劃”實驗室,正是張博士團隊攻堅光刻機子係統急需的關鍵“眼睛”。

這一路,周衛國的心始終懸著。這批貨的運輸許可異常複雜,通關檢查更是嚴格到了苛刻的地步。每一個包裝箱都貼著特殊的封條,需要反複核對文件、開箱抽檢在嚴密監控下)、再重新封裝。在海關監管倉庫,他經曆了漫長的等待,看著那些穿著製服的工作人員一絲不苟地檢查著每一份單據,用精密儀器掃描著每一個部件,額角的汗就沒乾過。每一次開箱,他都屏住呼吸,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磕碰到這些金貴無比的“玻璃疙瘩”。

此刻,終於快要抵達目的地了。車窗外,華北平原初冬的田野顯得有些蕭瑟。周衛國打開收音機,調到新聞頻道。廣播裡正傳來進博會現場的報道,主持人熱情洋溢地描述著展會盛況、成交金額、合作意向……字裡行間透著自豪。

“嘖嘖,真熱鬨啊,跟趕大集似的。”周衛國咂咂嘴,自言自語。他不太懂那些高科技名詞,但他知道,自己車裡拉的東西,肯定跟廣播裡說的那些“高大上”的玩意兒有關。他小心地調整了一下後視鏡,看了一眼後視鏡裡那個被防震材料包裹得嚴嚴實實、固定在車廂最中央的大箱子。一種奇妙的參與感油然而生。

“嘿,老夥計,咱們拉的可是‘國器’啊!”他拍了拍方向盤,對著自己的貨車說道,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可得把你平安送到!”

幾個小時後,貨車穩穩駛入一個戒備森嚴的園區。在一棟不起眼的實驗樓前,周衛國按照指示停好車。早已等候在此的年輕研究員小劉,帶著兩名助手快步迎了上來。交接手續同樣一絲不苟。當最後一份簽收單確認無誤,小劉看著叉車小心翼翼地將那個裝著核心透鏡組件的箱子卸下時,激動得臉都紅了。

“周師傅!太感謝您了!一路辛苦了!這批透鏡太關鍵了,我們等了很久了!”小劉緊緊握住周衛國粗糙的大手,連聲道謝。

周衛國被小劉的熱情弄得有點不好意思,他搓了搓手,露出標誌性的憨厚笑容:“咳,沒啥沒啥!能幫上你們搞研究的忙,把這金貴玩意兒順順當當送來了,我這趟路跑得就值!你們好好乾,造出咱自己的好家夥來!”他話語樸實,卻透著最真誠的支持。

交接完畢,周衛國回到駕駛室,準備返程。他掏出手機,屏幕上還停留著之前搜索的進博會新聞頁麵。一張精美的展會現場圖片映入眼簾。他目光掃過圖片,忽然,在某個高端裝備展區的一角,他似乎看到了一個有些眼熟的儀器輪廓——好像和自己剛剛運送的那些透鏡組件有關?

這個念頭一閃而過。他笑了笑,沒有深究。隻是,當他的手指劃過手機屏幕上那張熱鬨的進博圖片,再想想自己剛剛卸下的那個沉甸甸的箱子,一種難以言喻的奇妙感覺在心底蔓延開來。仿佛自己這雙常年握著方向盤、沾染著油汙的手,也通過那小小的透鏡,與黃浦江畔那場舉世矚目的盛會,與國家科技攻堅的最前線,有了一絲微弱的、卻真實存在的聯係。

他啟動了車子,收音機裡進博會的報道還在繼續。周衛國哼著不成調的小曲,轉動方向盤,彙入了滾滾車流。駕駛室裡,彌漫著淡淡的汗味和舊座套的味道,還有一份屬於平凡勞動者的、沉甸甸的踏實與滿足。這趟路,跑得值。他參與了,以他自己都未曾完全理解的方式,參與到了這“絲路新韻”的宏大樂章之中。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成了最有錢的公務員 重生後,放棄白月光轉追清純校花 重回92,從小樹林開始發家逆襲! 反派崽崽駕到,爆改親爹戀愛腦 官場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雲 太帥了美女都喜歡我怎麼辦 打賞返現,美女主播被我套路壞了 我有九層寶塔 官場言靈:我靠說話咒翻對家 重回五九:家人溫飽我全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