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的是更多的戰士,經過訓練的戰士,最好還有大炮。
“英國人的王是不會讓我們獲得自由的,除非他確信他的軍隊無法將我們擊敗。”
號召人們團結起來,以自由和人權為目標,推翻英國人的統治”
麵容和善的老者歎了口氣:
“是的,麥克拉肯先生,我們需要戰士,但我們從哪兒搞來大炮?我們甚至連燧發槍都沒多少。
“菲茨傑拉德勳爵倒是能夠訓練新兵,願意接受訓練的小夥子也很多,然而,我們根本沒有足夠的經費來做這些事情……”
麥克拉肯雙手按在桌子上,身體前傾道:“我們可以去找法國人幫忙!
“他們是英國政府的敵人,肯定也很希望愛爾蘭能擺脫英國的控製。
“我知道尼德蘭邊境有很多走私商,他們能輕易將蒸汽機運到伯明翰,運一些大炮來韋克斯福德肯定也不是問題。”
“您是否太樂觀了些?”一直沒出聲的圓臉中年人掀開窗簾的一角向外瞥了一眼,確認街上沒有秘密警察,這才繼續道,“他們的國王為何會出錢支持一群農民、苦力,去推翻另一個國王的統治?
“彆看他們現在打得激烈,但在出現‘賤民’造反時,法國人甚至會派兵來鎮壓我們!”
“那麼奧地利人呢?”麵容和善的老者建議道,“我是說他們的自由派。聽說有個叫做‘光明會’的組織,背後有銀行家、富商支持。
“如果我們的事業獲得成功,就能反向去支持他們在奧地利的行動。”
“可以試一試。”圓臉中年人點頭,“那裡的自由派戰士被那個皇帝通緝,應該也願意來愛爾蘭一展身手。
“哦,還有美國,他們應該也盼著出現更多的共和國。他們和英國人的關係也很差,畢竟被英國奴役了上百年,據說之前他們還派了誌願兵來幫法軍打英國人。”
幾人都是點頭讚同。
而後開始討論要派誰去奧地利和美國,以及如何說服對方。
待所有事情都已差不多確定下來之後,麥克拉肯突然有些不甘心道:
“我還是覺得,應該去法國試試看。就算不行,我們也沒太多損失。”
圓臉男子看著他執拗的神色,終於點頭道:“好吧,那就由您去趟巴黎吧。不過可能沒有太多經費給您。”
……
阿姆斯特丹。
一名軍官快步衝進議會大廈,拉住一名官員問了兩句,而後跑上了二樓的一間辦公室,臉色煞白道:
“我們的軍隊在烏得勒支遭遇了慘敗……”
【注1】所謂的新月與百合花同盟嚴格來說並不算是結盟。兩國當時簽署的是通商協議加軍事互助協議,並沒有盟國之間的強製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