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英國商船通過某些水道。
甚至進行輿論譴責也行啊。
對,輿論譴責。約瑟夫暗自點頭,讓英國長時間陷入各國的譴責之中,對其軟實力將是巨大的打擊。
嗯,隻靠武裝中立同盟的這幾個國家還遠遠不夠。
最好能把整個歐洲都拉進來,形成巨大的輿論漩渦,給英國貼上“無恥”、“霸道”的標簽。
當然,這也是很難做到的。
幾乎所有的小國都不願得罪英國。沒有太多海上利益的大國多半也沒什麼興趣。
不過既然想到了這些,約瑟夫便對弗雷德裡克道:“殿下,我對武裝中立同盟有些新的設想。”
後者正在尷尬中,聞言忙道:“我很期待您的意見。”
“首先,我們應該最大限度增加武裝中立同盟的成員國數量。”約瑟夫道,“將其變為一個大範圍的,長期性的,主持公理的組織。
“嗯,或許我們可以為它換個更合適的名稱。”
他隨即想起後世類似的組織:“比如,改為‘國際海洋公約組織’。
“隻要成員國足夠多,我們就可以號召各國共同製定一份《國際海洋法》,作為世界通行的海洋權益標準。
“如果英國執意不遵守《海洋法》,那麼就是站在了全世界的對立麵。
“另外,可以在《海洋法》中製定一些懲罰性規則。
“比如對於違反《海洋法》的國家,成員國可以對其商船進行罰款,或者禁止其使用本國水道。
“大家雖然沒有強大的艦隊,但進行罰款之類的小事情,卻是能夠做到的。”
這次輪到弗雷德裡克提出了質疑:“想要形成國際公認的法規,那麼至少需要歐洲70%以上的國家簽署。我們恐怕很難說服這麼多國家參與。”
約瑟夫點頭:“我們可以先把組織框架搭建起來,然後用一些絕大多數國家都認同的理念,來吸引他們加入。
“比如,‘繼承’古羅馬帝國的原則——海洋是世間共有之物,不屬於任何國家。每個國家隻有沿海的十幾海裡屬於領海。除領海之外,任何人不得阻攔他國船隻在海上航行。
“讓絕大多數國家都加入‘國際海洋公約’可能需要漫長的過程,但這值得一試。”
弗雷德裡克隻覺得心中湧起了豪邁之氣。引領全世界共同簽署一份規範海洋權益的法案,這絕對是前所未有過的壯舉。
這如果做成了,自己將成為海洋上永遠的傳說!
哦,當然,法國王太子肯定是傳說的主角,不過自己應該會緊隨其後。
這位24歲的攝政王當即挺了挺胸,鄭重道:“殿下,我會出訪歐洲各國,爭取儘快說服他們!”
約瑟夫微笑道:“感謝您對人類文明做出的巨大貢獻。”
他雖是這麼說,但估計《國際海洋法》至少也得十多年才能有點眉目,不過就算能惡心惡心英國也是好的。
而且引領各國製定這麼一部世界性的法規,也能增加法國的國際影響力。
這可都是軟實力啊。
……
約瑟夫的日程安排得極滿。
次日丹麥攝政王剛走,荷蘭首相便來到了凡爾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