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廣場廣袤無垠,雲霧在腳下流淌,仿佛踏足天穹。遠處宮闕連綿,隱在七彩霞光之中,傳來若有若無的仙音道韻。精純至極的先天靈氣無需引導,便自發湧入四肢百骸,滋養著他們曆經磨難、近乎乾涸的經脈與識海。
玉虛子手持拂塵,麵容慈和,眼神卻深邃如星海,仿佛能洞徹人心。他目光在林凡四人身上掃過,尤其在林凡手中的《周易本義》和懷間隱約透出的星輝上停留片刻,微微頷首。
“末法之劫,天道傾頹,外界已淪為混沌獵場。爾等能持正道,秉初心,穿越重重魔障至此,實屬不易。”玉虛子聲音平和,卻帶著撫平一切焦躁的力量,“昆侖仙境,乃上古眾聖合力開辟,依附主界而存,暫避歸墟侵蝕之最後一隅淨土。然,淨土亦非永逸,混沌暗流,無時不在衝擊界壁。”
他拂塵輕揮,指向廣場儘頭那最為宏偉的一座宮殿:“掌教玄穹真人已於‘玉清殿’等候,請隨我來。”
四人跟隨玉虛子,腳踏祥雲,掠過一座座雕欄玉砌的虹橋,經過一株株吞吐霞光的靈根仙草。沿途偶遇一些昆侖修士,皆氣息淵深,或禦劍,或乘鶴,見到玉虛子紛紛行禮,對林凡等人則投來或好奇、或審視、或帶著一絲期許的目光。
玉清殿內,空間遠比外界所見更加廣闊,穹頂之上星河流轉,地麵雲霧升騰。一位身著陰陽道袍、麵容古樸、仿佛與天地融為一體的老者,端坐於蒲團之上,正是昆侖掌教玄穹真人。他並未散發任何威壓,卻讓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晚輩林凡葉靈均張震雷烈),拜見玄穹真人。”四人躬身行禮。
玄穹真人緩緩睜開雙眼,他的目光如同包容萬物的宇宙,落在林凡身上:“星圖指引,易道傳人,更兼得星宮遺澤……小友,你便是此紀元的‘啟鑰者’之一。”
他的話語平淡,卻如同驚雷在林凡心中炸響。“啟鑰者之一”?難道還有其他像他一樣的人?
玄穹真人似看出他的疑惑,緩聲道:“天地之大,非止一隅。華夏有易道星宮,西方亦有聖光法典,北地存蠻荒圖騰,南海隱蓬萊仙蹤……皆為此界延續之火種。然,歸墟之力,侵蝕萬法,諸般傳承,或已斷絕,或瀕危殆。汝能至此,既是機緣,亦是責任。”
他目光掃過葉靈均三人:“離火之精,庚金戰魂,氣血烘爐……皆為此界英傑,可入昆侖,習正道,備魔劫。”
“真人,那‘易鏡玄圖’……”林凡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
玄穹真人微微歎息:“易鏡玄圖,乃定乾坤、鎮混沌之無上神器,亦是歸墟教主必欲得之之物。然,其蹤縹緲,非力可尋,需緣法,需悟性,更需……集齊散落於此界各處的‘先天八卦本源’。”
“先天八卦本源?”林凡心中一動,這與他的易道修行息息相關。
“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卦本源,乃構成此界秩序之基石。末法之劫起,本源散逸,或化靈物,或附異寶,或藏秘境。汝所持《周易本義》,乃引動、凝聚本源之總綱。而《星樞秘要》,則可助你感應其方位。”玄穹真人解釋道,“唯有集齊八卦本源,融入己身,方有資格感應易鏡玄圖之所在,並初步駕馭其力。”
林凡頓感肩頭責任重大。尋找八卦本源,無疑又是一段漫長而艱險的旅程。
“汝等初至,根基未穩,外界濁氣侵染猶存。”玄穹真人繼續道,“玉虛子。”
“在。”玉虛子躬身。
“帶他們往‘洗心池’滌淨塵垢,後入‘藏經閣’擇選基礎法門穩固根基。三日之後,於‘問道崖’,吾將開壇講法,闡釋混元之道,助爾等明心見性,夯實道基。”
“謹遵法旨。”
玉虛子領命,帶著四人退出玉清殿。
洗心池乃是一處靈泉,池水清澈見底,蘊含著濃鬱的淨化之力。浸泡其中,外界沾染的混亂氣息、殺戮戾氣被緩緩滌蕩,四人隻覺心神前所未有的清明寧靜。
隨後,他們進入了昆侖的藏經閣。閣內並非想象中的書架林立,而是一片浩瀚的星空,無數光點如同星辰般懸浮,每一個光點都代表著一部功法或秘術。林凡憑借《周易本義》和星宮傳承,很快感應到了幾部與易道、星辰相關的奠基法門,《混元星典基礎篇》、《先天八卦吐納術》等。葉靈均、張震、雷烈也各有收獲,找到了契合自身道路的功法。
三日時間,轉瞬即逝。
問道崖位於昆侖主峰之側,是一處突出雲海的巨大平台。崖下雲海翻騰,崖上卻清風拂麵,道韻盎然。這一日,崖上坐滿了昆侖修士,從氣息沉穩的內門弟子到須發皆白的長老,皆凝神靜氣。
林凡四人被安排在靠前的位置。辰時一到,玄穹真人的身影無聲無息地出現在崖頂最高處的蒲團上。
他沒有多餘的寒暄,直接開口講法。聲音初時不大,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直抵神魂深處。他所講的,並非某種具體的修煉法門,而是天地運行的至理,陰陽轉化的玄機,混沌與秩序的辨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字字珠璣,句句蘊道。林凡隻覺以往修行中許多晦澀難明之處,此刻豁然開朗。《周易本義》在懷中微微發熱,與講道內容相互印證。識海中,那星核數據似乎也安靜下來,仿佛在聆聽這宇宙的根本法則。葉靈均、張震、雷烈亦各有感悟,周身氣息愈發純粹凝練。
玄穹真人講的不快,卻仿佛將一幅浩瀚的宇宙畫卷在眾人麵前緩緩展開。從微觀粒子到宏觀星海,從生命萌芽到文明興衰,皆蘊含道之軌跡。
這一講,便是七日七夜。
當玄穹真人停下講法,身影悄然消散時,眾人仍沉浸在道的餘韻中,久久不能回神。
林凡緩緩睜開眼,眸中神光內斂,氣息沉靜如水,卻又仿佛與整個昆侖仙境產生了更深層次的聯係。他感覺到,自己的境界並未提升,但道基卻被夯實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程度,對易道、對星辰、對自身力量的理解,發生了質的飛躍。
他知道,這七日的聽道,價值遠超任何神功秘籍。
玉虛子再次出現,麵帶微笑:“掌教講道已畢,爾等可回去好生體悟。林凡小友,掌教有言,待你穩固境界後,可憑星圖與《星樞秘要》,開始感應‘離’火本源之方位。昆侖雖暫安,然外界魔劫日深,時間……不多了。”
林凡重重點頭,感受著懷中卷軸與龜甲傳來的、對遠方某種熾熱純淨力量的微弱呼喚。
新的征程,即將開始。而這一次,他的目標更加明確——集齊八卦本源,尋回易鏡玄圖,平定歸墟之亂!
喜歡易鏡玄圖請大家收藏:()易鏡玄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