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煙四起:後周與宋的生死博弈
潼關壁壘,初戰驚弦
晨霧還未散儘,潼關的城磚上凝結著冷霜,符太後立於城樓最高處,披風下擺被晨風卷得獵獵作響。她手中握著的軍報已被指尖捏出褶皺——石守信的五萬大軍距潼關僅三十裡,先鋒騎兵明日便會抵達。身後,周毅正指揮士兵將最後一批滾木搬上城樓,甲胄碰撞的脆響在寂靜的晨色中格外清晰。
“娘娘,三道壕溝已按您的吩咐加深三尺,溝底鋪滿鐵刺,外側拒馬樁用生牛皮裹了尖刃,就算是宋軍的重裝騎兵,也休想輕易突破。”周毅單膝跪地,聲音帶著剛跑完軍營的喘息。符太後緩緩轉身,目光掃過城樓下忙碌的士兵,他們大多是後周舊部,臉上雖有倦色,眼神卻透著死戰到底的決絕。
“讓兄弟們輪流休整,每人發一塊乾糧,一碗熱湯。”符太後的聲音比晨霜更冷,卻藏著一絲暖意,“告訴他們,守住潼關,就是守住殿下回家的路。”周毅領命起身,剛要離去,卻見遠處斥候快馬奔來,塵土在馬後拖出長長的尾巴。
“報——!宋軍先鋒騎兵已至十裡外,約五百人,正朝著潼關方向探查!”斥候翻身落馬,聲音急促。符太後眼中寒光一閃,快步走到箭垛旁,拿起望遠鏡望去——遠處地平線上,果然有一隊騎兵正疾馳而來,黑色的宋字大旗在風中格外刺眼。
“周毅,你帶三百弩手,埋伏在左側山坳,待宋軍騎兵進入射程,先射其馬,再擒其將。”符太後放下望遠鏡,語速極快,“記住,留活口,我要知道石守信的作戰計劃。”周毅抱拳應諾,轉身召集士兵,很快便消失在城樓左側的山道中。
半個時辰後,宋軍先鋒騎兵抵達潼關下,為首的將領勒住馬韁,仰頭望著高聳的城牆,不屑地冷笑:“不過是座孤城,待我軍主力一到,三日便可破城!”話音剛落,山坳中突然傳來弓弦齊鳴的脆響,數百支弩箭如飛蝗般射出,宋軍騎兵的戰馬紛紛中箭倒地,士兵們摔落在地,還未起身便被隨後衝出的後周士兵圍住。
那為首的將領掙紮著想要拔刀,卻被周毅一腳踩住手腕,冰冷的刀刃架在了脖子上。“帶走!”周毅大喝一聲,士兵們押著俘虜轉身回城,隻留下滿地死馬與散落的兵器,在晨霧中透著慘烈。
城樓之上,符太後看著被押上來的宋將,嘴角勾起一抹冷意:“說,石守信的大軍何時抵達?糧草放在何處?”那宋將梗著脖子,眼神桀驁:“我乃大宋將領,豈會向你這婦人屈膝!要殺要剮悉聽尊便!”符太後冷笑一聲,抬手示意士兵將他拖下去,“既然不肯說,那就讓他看看,後周的烙鐵,是不是比宋軍的刀劍更硬。”
宋將聽到“烙鐵”二字,臉色瞬間發白,剛要開口求饒,卻被士兵堵住嘴拖了下去。一旁的青禾輕聲道:“娘娘,這般酷刑,會不會太過……”符太後打斷她的話,目光重新投向遠方:“對敵人仁慈,就是對兄弟們殘忍。今日若放了他,明日便會有更多宋軍來殺我們的人。”
午後,被酷刑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宋將終於鬆口——石守信的大軍明日午時抵達,糧草營設在主力部隊後方五裡處,由兩千士兵看守。符太後聽完,即刻召集眾將議事:“明日宋軍主力到來,必是一場惡戰。周毅,你率五千精兵,今夜三更從密道出發,繞到宋軍糧草營後,放火燒糧;其餘將領,各守城樓,備好滾木礌石,明日正午,我們要讓石守信知道,潼關不是他想來就能來的!”
夜幕降臨,潼關城內一片寂靜,隻有巡邏士兵的腳步聲在街道上回蕩。周毅率領五千精兵,借著夜色掩護,從城西密道悄悄出城。密道儘頭是一片密林,正好能通往宋軍糧草營後方。士兵們手持火把,腳步輕緩,儘量不發出聲響。
與此同時,石守信的大軍已在十裡外紮營,主營內,石守信正與副將商議明日的攻城計劃。“明日一早,先用投石機砸開城牆缺口,再派重裝步兵衝鋒,務必在日落前拿下潼關!”石守信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副將點頭應諾,剛要退下,卻見一名士兵慌張闖入:“將軍,不好了!後方糧草營方向有火光!”
石守信猛地起身,快步走出主營,隻見遠處夜空被火光染成通紅,濃煙滾滾。“糟了!”石守信臉色大變,即刻下令:“派三千騎兵馳援糧草營,務必保住糧草!”可不等騎兵出發,糧草營方向便傳來喊殺聲——周毅的部隊已突破宋軍防線,正將火把扔向糧囤,火光中,宋軍士兵的慘叫聲與糧囤燃燒的劈啪聲交織在一起。
待石守信的騎兵趕到時,糧草營已燒成一片火海,糧囤幾乎被燒儘,隻剩下零星的火星在灰燼中閃爍。周毅見目的達成,率部迅速撤離,隻留下三千宋軍騎兵在原地望著火海發呆。
“廢物!一群廢物!”石守信怒不可遏,拔劍斬斷身旁的營帳支架,“沒有糧草,五萬大軍如何攻城?!”副將顫聲勸道:“將軍,不如先向汴梁求援,待糧草補給到了,再攻打潼關不遲。”石守信深吸一口氣,強壓下怒火——如今也隻能如此。他轉身走進主營,提筆寫下求援信,心中卻滿是不甘:符太後,這筆賬,我定要跟你算清楚!
次日清晨,潼關城樓之上,符太後看著遠處宋軍大營的動靜,嘴角露出一絲笑意。周毅率部回城,雖有傷亡,卻士氣高漲。“娘娘,宋軍糧草儘毀,昨夜已向汴梁求援,短期內不會再攻城了。”周毅稟報,語氣中難掩興奮。符太後點頭,卻沒有放鬆警惕:“趙匡胤不會善罷甘休,他定會派更多兵力來。我們要趁這幾日,加固城牆,補充糧草,準備迎接更大的戰事。”
可她話音剛落,遠處便傳來馬蹄聲——不是宋軍的援軍,而是從汴梁方向來的信使,他手中拿著的,是一封來自趙玉燕的密信。符太後拆開密信,隻見上麵寫著:“父親已派潘美率三萬大軍馳援潼關,日內便到,望娘娘早做準備。另,殿下在德壽宮安好,我會儘力設法探望。”
符太後捏緊密信,眼中閃過一絲複雜——趙玉燕的消息既解了燃眉之急,又讓她心頭沉重。潘美比石守信更懂兵法,三萬大軍加上殘餘的宋軍,潼關的壓力陡增。她抬頭望向汴梁方向,輕聲自語:“訓兒,娘一定守住潼關,等你回來。”
城樓下,士兵們仍在加固城牆,陽光透過雲層灑在城磚上,卻照不進這場生死博弈的陰霾。符太後知道,這隻是潼關之戰的開始,接下來的每一場戰鬥,都可能決定後周的存亡。而她,彆無選擇,隻能硬撐下去。
喜歡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請大家收藏:()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