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秋意已濃,禦書房外的銀杏樹葉落了滿地,踩上去沙沙作響。崇禎帝坐在案前,手裡捏著東廠遞來的密報,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密報上字字句句,都寫著東林黨勾結邊軍、聯絡反賊、甚至想擁立新君的謀逆計劃,最後那句“待後金援軍至,便內外夾擊逼宮”,更是像一把冰錐紮進他的心裡。
“好,好一個東林黨!”崇禎帝猛地將密報拍在案上,墨汁濺出,在宣紙上暈開黑痕。他起身走到窗邊,望著窗外漫天飄落的銀杏葉,想起登基十七年來的步步維艱:內有闖賊作亂,外有後金窺伺,如今連朝堂重臣都要置他於死地。一股從未有過的寒意從腳底升起,他攥緊拳頭,眼底閃過狠厲:“朕若再退,大明江山就真要亡了!”
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名字——秦良玉。那支曾在遼東、西南屢立奇功的四川白杆兵,那位年過花甲卻仍能提槍上陣的女將軍,此刻或許是唯一能指望的力量。崇禎帝快步走回案前,鋪開宣紙,筆鋒卻頓了頓——他知道四川已陷大半,李自成麾下將領正猛攻石柱,秦良玉的次子馬萬年還在城牆上浴血奮戰,可眼下京師危局更甚,若不召白杆兵入京,恐連緩衝的餘地都沒有。
他想起秦良玉當年遞來的奏折,馬祥麟戰死襄陽時,她寫道“吾子雖死,忠魂仍護大明”;如今麵對破碎的四川,這位老將怕是比誰都清楚,保住京師,才是保住大明最後的根基。崇禎帝閉了閉眼,筆鋒落下時,墨色帶著決絕:
“秦將軍知悉:今東林逆黨謀逆,勾連反賊欲覆社稷,京師已危在旦夕。四川雖陷,然朕要的非半壁蜀地,朕要的是整個京師的安全!卿可即刻棄石柱防線,率白杆兵攜次子萬年星夜入京,護駕勤王。待亂局平定,朕必追封祥麟公侯,予卿家世代榮寵,不負忠勇!”
寫完聖旨,崇禎帝重重蓋上玉璽,將其折好塞進鎏金錦盒。他喚來王承恩,聲音壓得極低:“去請洪承疇,隻說朕有軍務相商,走密道來禦書房,不許驚動任何人。”
半個時辰後,洪承疇踏著滿地銀杏葉走進禦書房。這位曾督師薊遼的重臣,如今雖無實職,卻因熟諳邊地與蜀地地形,成了崇禎帝暗中倚重的臂膀。他見案上錦盒與攤開的密報,躬身道:“陛下召臣,是為調兵之事?”
“正是。”崇禎帝將聖旨遞給他,“朕欲召秦良玉棄蜀入京,需你畫一條安全路線——要避開闖賊主力,更要繞開東林黨在漢中、商洛安插的眼線。”
洪承疇看完聖旨,眉頭微蹙卻很快舒展:“陛下決斷英明!四川已無援軍可盼,白杆兵若困守石柱,遲早被闖賊圍殲;入京護駕,守住京師,才是守住大明的根本。”他取來紙筆,迅速勾勒山川脈絡,筆尖在“漢中”“商洛”二處圈畫:“此二地闖賊遊兵雖多,卻可借巴山餘脈隱蔽行軍,臣已標注出幾處山間小道,皆是當年商旅避稅所用,鮮有人知。”
他又在圖上點出三處驛站:“這幾處驛站仍在朝廷掌控中,可讓白杆兵在此補給,但需囑咐秦將軍,每處停留不得過一個時辰,以防走漏消息。”
崇禎帝接過路線圖,指尖撫過“石柱”到“京師”的蜿蜒線條,忽然想起秦良玉當年率白杆兵北上抗金的模樣,輕聲道:“秦將軍年近花甲,還要讓她攜子遠征,朕……”
“陛下,秦將軍忠勇,必懂‘舍蜀保京師’之理。”洪承疇躬身道,“且白杆兵善山地作戰,走此路線恰能發揮所長,比走官道更安全。”
崇禎帝點了點頭,將路線圖與聖旨一同交給王承恩:“你挑二十名東廠精銳番子,皆著便裝,分三隊出發,一隊探路,兩隊護旨,務必將東西安全送到秦將軍手中。告訴她,朕在京師等她,等能保京師安全的忠勇之師。”
王承恩接過錦盒,跪地叩首:“奴婢遵旨!便是粉身碎骨,也定將密詔送到石柱!”他起身時,一片銀杏葉飄落在錦盒上,金黃的葉片襯著鎏金紋路,竟似帶著幾分悲壯——他知道,這趟蜀地之行,不僅是送一道聖旨,更是送京師最後的安全希望。
待王承恩帶著番子從密道離宮,洪承疇望著崇禎帝凝重的神色,又道:“陛下,臣請命暗中排查京營——東林黨既想逼宮,必在京營安插了人手,需在白杆兵到來前,清肅內患,保京師內部安穩。”
“準了。”崇禎帝走到窗邊,望著漫天飄落的銀杏葉,“你行事需謹慎,萬不可打草驚蛇。朕已讓駱養性盯著李邦華、錢謙益等人,若他們有異動,先拿了再說。”
禦書房內靜得隻剩落葉聲,崇禎帝抬手接住一片飄進窗的銀杏葉,指尖冰涼。他想起秦良玉的“忠義可嘉”匾額,想起馬祥麟戰死的襄陽城,想起無數為大明捐軀的將士,心中默念:“秦將軍,盼你早日入京,盼你能守住京師,守住大明。”
而此時的四川石柱,城牆上的廝殺正烈。秦良玉手持長槍,將一名闖軍將領挑下城牆,她的次子馬萬年緊隨其後,揮刀斬殺爬上城頭的敵兵。城樓下,闖賊的喊殺聲震天,可白杆兵的陣腳卻依舊穩固。當東廠番子冒著箭雨,從城牆密道鑽進城內,將錦盒遞到秦良玉手中時,她拆開聖旨,看到“朕要的是整個京師的安全”那句,老淚瞬間湧出。
馬萬年見母親落淚,忙上前:“娘,京師出了何事?”
秦良玉將聖旨遞給他,又望向城下的闖賊,眼中閃過決絕:“四川已難守,京師安全才是重中之重!大明不能亡,陛下不能有事!”她轉身登上城樓,對著城下的白杆兵高聲喊道:“兒郎們!陛下召我等入京護駕,保京師安全!今日起,棄石柱,走漢中,赴京師!護陛下,保大明!”
城牆上的白杆兵聞言,齊聲呐喊:“護陛下!保京師!保大明!”聲音穿透秋空,壓過了闖賊的喊殺,在巴山蜀水間回蕩。秦良玉望著北方,握緊了手中的長槍——她知道,這一路山高水遠,危機四伏,可她必須走下去,為了京師的安全,為了不負陛下的信任,也為了戰死的長子馬祥麟。
喜歡崇明之二創盛世大明請大家收藏:()崇明之二創盛世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