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年十一月十六清晨,細雪覆滿山道,秦良玉的隊伍剛拔營,馬萬年就攥著短矛,堵在了嶽承嗣身前。少年眉眼間帶著股不服輸的勁,額角還沾著雪沫:“嶽大哥,我娘說你會嶽家軍破金的陣法,還說你槍法能追先祖——我不信,要跟你討教!”
嶽承嗣剛擦完長槍,見他這模樣,忍不住笑了:“萬年,我知道你想替你哥祥麟爭氣,但槍法不是賭氣,得沉住氣。”
“少廢話!”馬萬年不等他說完,短矛直刺嶽承嗣心口,用的是馬家槍法裡的“白杆破陣式”,矛尖帶著風聲,竟有幾分其兄馬祥麟當年的狠勁。嶽承嗣眼神一凜,不閃不避,長槍在手中輕輕一旋,槍杆精準抵住矛尖,“叮”的一聲脆響,將短矛蕩開半尺。
馬萬年手腕發麻,卻不肯退,短矛變刺為掃,直斬嶽承嗣腰側。嶽承嗣腳步輕點,身形如柳絮般飄開,同時長槍斜挑,槍尖擦著馬萬年的矛杆劃過,直逼他麵門——這招“瀝泉探喉”是嶽家槍法的殺招,快得讓人根本來不及反應。馬萬年急忙後仰,卻被嶽承嗣順勢用槍杆抵住肩頭,輕輕一按,少年便“撲通”坐在雪地裡。
“你輸了。”嶽承嗣收槍而立,伸手想拉他,馬萬年卻猛地拍開他的手,剛要起身,卻見嶽承嗣的長槍尖上,竟挑著自己方才掉落的束發帶——方才那槍若真要傷他,他早已沒命。少年愣住了,再抬頭時,眼裡的不服輸變成了敬佩:“嶽大哥,我服了!你教我槍法吧,我也想跟我哥一樣,能上戰場殺賊!”
嶽承嗣笑著點頭,剛要開口,前方探騎突然翻身下馬,急聲道:“將軍!前方黑石寨有埋伏,近三萬流民堵了山道,還有三千黑衣死士!”
隊伍迅速推進,傍晚時分抵至山口。果見山道被黑壓壓的人影塞滿:兩萬多流匪握著砍刀、鐵棍在前,裡麵混著近萬被脅迫的百姓,寨牆上的黑衣死士搭著弓箭,歪歪扭扭的“反秦”旗號在風裡晃得刺眼。“殺秦良玉賞銀百兩!”死士頭目嘶吼著,提著鋼刀推著流民往前衝。
“嶽家兵聽令!列‘破虜陣’!”嶽承嗣勒馬出列,長槍直指前方,聲音穿透風雪。八千嶽家兵聞聲而動,動作整齊得仿佛練過千百遍:前隊千人挺槍成“鐵壁”,槍尖斜指地麵,間距不足半尺,如同一堵移動的槍牆,連寒風都透不過;中隊五千人分左右兩翼展開,每五人一組,長槍交錯成“鋒刃”,護住陣心的白杆兵;後隊兩千人則握著短槍,貼著陣腳遊走,隨時補位——這正是嶽家軍當年抗金時的經典陣法,專克亂軍。
“前隊推進!兩翼護民!”嶽承嗣一聲令下,前隊嶽家兵齊聲呐喊,踩著積雪向前突進。衝在最前的流匪舉刀砍來,卻被槍牆直接刺穿胸腹,屍體倒在雪地裡,瞬間被後續隊伍踏成肉泥。流匪們慌了,卻被身後的死士用刀逼著往前衝,有百姓想逃,竟被死士當場砍殺。
“左翼分百人,帶百姓退至陣後!”嶽承嗣眼疾手快,長槍一挑,刺死那名砍殺百姓的死士,同時對左翼喊道。左翼嶽家兵立刻分出小隊,持著長槍在流民中穿梭,槍尖隻對著死士,遇到百姓便伸手拉到陣後。有個老婦被流匪推搡得踉蹌,嶽家兵一把將她護在身後,長槍橫掃,將流匪的刀打飛:“彆怕,跟著我們走,保你安全!”
死士見流民開始潰散,急忙調出預備隊,推著幾架投石機往陣中砸石塊。嶽承嗣見狀,高聲喊:“陣形變‘錐’!直插中軍!”前隊的槍牆瞬間收攏,變成一把鋒利的尖錐,嶽家兵踩著石塊落地的間隙,如潮水般湧上前,長槍直刺,死士們成片倒下,連投石機都被掀翻在地。
馬萬年看得熱血沸騰,提著短矛喊道:“白杆兵跟我上!助嶽大哥破陣!”兩千白杆兵挺矛跟上,與嶽家兵的兩翼彙合,槍矛交錯間,剩下的死士要麼被刺死,要麼跪地投降。那流匪頭目想從後門逃跑,被嶽承嗣甩出長槍,槍尖直接釘在寨門木柱上,將他牢牢困住。
戰鬥結束時,雪又開始下了。嶽家兵正幫著百姓整理衣物、分發乾糧,馬萬年走到嶽承嗣身邊,撓著頭道:“嶽大哥,你這陣法真厲害,比我娘說的還強!以後你教我,我也要練出能跟我哥比肩的本事!”嶽承嗣拍了拍他的肩:“好,等咱們殺退了後金、平定了闖軍,我把嶽家槍法和破陣之法,都教給你。”
秦良玉遠遠看著這一幕,嘴角微微揚起。周倉在旁歎道:“將軍,嶽家兵這戰力、這陣法,真有當年嶽武穆的風采,有他們在,抗金平闖的底氣更足了!”秦良玉點頭,目光落在遠處的京城方向,沉聲道:“東林黨想攔我們,卻不知這一戰,反倒讓嶽家兵和咱們的人擰成了一股繩——接下來,該輪到京城那邊接招了。”
接下來可以補充戰後從被俘死士口中,審出“東林黨已暗中聯絡後金,欲借西安之圍牽製朝廷”的關鍵情報,需要我擴展這個情節,為後續入京請戰埋下伏筆嗎?
喜歡崇明之二創盛世大明請大家收藏:()崇明之二創盛世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