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戰後第三日,曹變蛟在府衙書房裡對著戰書草稿皺眉,周遇吉端著兩碗熱茶走進來,把茶碗往案上一放:“老曹,還在算戰損?再算下去,周江景都該到京師了。”
“不是算,是得對得上數。”曹變蛟指著紙頁上的數字,“劉宗敏帶六萬大軍來的,城牆上咱們殺了四萬二,渭水決戰又斬了一萬一,生擒他本人,還得加上俘虜的三千闖軍,這樣才剩四千多殘兵跑了,賬才平。還有東廠泄密那段,得寫清是‘三萬陝東暫編營原四川降卒)軍紀渙散’的假訊,他才敢把六萬兵全壓過來,這點不能含糊。”
周遇吉湊過去一看,笑著點頭:“你這腦子,比賬房還細。對了,城牆上我帶傷補缺口那茬,彆寫太細,突出弟兄們的拚殺就行——陳九率隊扛著撞車擋闖軍雲梯,胳膊被砍得見骨還沒退;周江景在西城頭扔滾石,砸得闖軍不敢靠前,這些才是真功勞。”
曹變蛟依言改了,又親自把戰書謄抄在錦帛上,才喚來周江景:“你帶五百精銳,押劉宗敏、送戰書去京師。到了金鑾殿,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把城牆上的死守、渭水邊的突襲、百姓送糧的情狀說清楚,尤其是戰損數字,一個字都不能錯。”
周江景躬身接了錦盒,當日午後便押著囚在鐵籠裡的劉宗敏鐵鏈鎖手腳,頸套鐵枷)啟程。而潼關城內,曹變蛟和周遇吉已分工:曹變蛟帶人清理戰場,城內外近五萬屍體分東、西、北三區掩埋,撒上石灰防瘟疫;周遇吉負責清點物資,繳獲的糧草三成留營當軍糧,七成賑濟流離百姓,破損的兵器集中送工匠坊修複,還特意把俘虜的三千闖軍單獨看押,等著京師旨意定奪。
一、戰書抵京,早朝震動
七日後,周江景的車馬剛到京師城門,就被司禮監太監截了——此時早朝剛開,崇禎帝正和文武百官議西北糧餉,聽聞“潼關捷報、劉宗敏被擒”,當即拍案:“宣周江景上殿!讓滿朝文武都聽聽,潼關是怎麼以少勝多的!”
周江景一身染血的甲胄沒來得及換,押著劉宗敏殿外由錦衣衛接管)進了金鑾殿,“噗通”跪在丹墀上:“臣陝東暫編營副將周江景,代曹變蛟、周遇吉及全體將士,奏報潼關大捷!劉宗敏輕信東廠假訊,率六萬大軍來攻,我營先死守城牆,殲敵四萬二;後主動出擊渭水,再斬一萬一,生擒劉宗敏,另俘闖軍三千,僅四千餘殘兵逃竄,打通潼關至子午穀糧道!”
說著,他高舉錦盒,太監連忙呈給崇禎帝。崇禎帝展開戰書,手指順著“四萬二”“一萬一”“三千俘虜”的數字劃過,越看越激動,猛地拍了龍案:“好一個陝東暫編營!以三萬之眾,破六萬之敵,戰損比近12,還生擒主將!朕倒要看看,今後誰還敢說降卒不堪用!”
文武百官傳閱戰書時,溫體仁率先出列——他時任內閣次輔,兼管戶部事務,此刻捧著戰書,沉聲道:“陛下,潼關城內外五萬屍體若不速埋,恐生瘟疫,需即刻派順天府尹攜藥材、石灰馳援,再從戶部撥銀五萬兩,賑濟流離百姓,安撫民心。另外,三千俘虜需早作處置,或編入伍、或遣返鄉,免得生亂。”
緊接著,兵部尚書洪承疇上前:“溫大人所言極是。此外,陝東暫編營戰力卓絕,當賜官方名號、收為正規軍;曹變蛟、周遇吉同守潼關,功勞不分高下,陳九、周江景勇冠三軍,當重賞以振全軍士氣!”
崇禎帝掃了眼殿內,見百官皆點頭附和,又問:“眾卿覺得,該如何賞?”幾個老臣互相遞了眼色,有人道:“曹、周二位將軍可同封伯爵,分管潼關軍務;暫編營賜名擴編,陣亡將士需撫恤立碑,俘虜按溫大人所言處置,方能顯陛下恩威。”
二、朝堂定賞,欽賜營名
崇禎帝聽著,忽然抬手:“朕有主意。曹變蛟、周遇吉同守潼關,一個統籌全局、一個死守城防,功勞相當,皆封‘輔國伯’——曹變蛟領潼關總兵,周遇吉領潼關副總兵,遇事同商,不必分主次,免得傷了二人和氣。”
頓了頓,他又道:“陝東暫編營四日血戰,寧死不退,朕賜名‘不退營’!收為朝廷正規軍,擴編至一萬騎;潼關賦稅三成,專款撥作‘不退營’練兵銀,允許自購馬匹、修繕軍械;陣亡將士家屬,由戶部按月發撫恤銀,在潼關立‘忠烈碑’,把所有戰死弟兄的名字刻上去,讓後人記得他們的功勞!”
說到俘虜,崇禎帝看向溫體仁:“三千闖軍俘虜,挑五千此處修正:應為三千俘虜中挑精壯)精壯編入‘不退營’,餘下遣返鄉,發放糧種,讓他們好生務農,也算給他們一條生路。”
滿朝文武齊聲應和,溫體仁當即奏請:“陛下聖明!臣這就去戶部籌備銀兩、藥材、糧種,確保明日便能啟程運往潼關。”崇禎帝點頭,又補充:“派王承恩攜聖旨、賞賜去潼關,一是慰問將士,二是監督賞銀、糧種發放,不許有半分克扣。劉宗敏暫且押入天牢,待曹變蛟、周遇吉處理完潼關事務,再召他們來京會審。”
旨意擬好,王承恩當日便帶著賞賜曹、周二位的蟒袍、玉帶、黃金百兩,陳九、周江景的鎧甲、白銀二十兩)啟程。十日後抵達潼關時,曹變蛟和周遇吉正帶著“不退營”將士在城外操練,見王承恩來,連忙率隊迎接。
王承恩展開聖旨,高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曹變蛟、周遇吉同守潼關,血戰不退,皆封輔國伯——曹變蛟領潼關總兵,周遇吉領潼關副總兵;陳九、周江景封明威將軍;陝東暫編營賜名‘不退營’,擴編至一萬騎,潼關賦稅三成充練兵銀;闖軍三千俘虜,挑精壯編入‘不退營’,餘者遣返……”
宣旨聲落,“不退營”將士歡呼震天。曹變蛟和周遇吉對視一眼,老周拍了拍老曹的肩膀:“這下好了,賬平了,名號也有了,咱們‘不退營’,總算能挺直腰杆了!”曹變蛟點頭,對著王承恩躬身:“臣等謝陛下隆恩!定不負‘不退營’之名,守好潼關,為大明效力!”
百姓們也圍過來歡呼,有的捧著新蒸的饅頭,有的提著剛縫好的鞋墊,連被遣返的闖軍俘虜,看著這熱鬨景象,臉上也多了幾分對生路的期待——潼關的勝利,不僅守住了一座城,更守住了無數人的希望。
喜歡崇明之二創盛世大明請大家收藏:()崇明之二創盛世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