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親征陝西終_崇明之二創盛世大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4章 親征陝西終(1 / 1)

第74章龍纛入陝安危城,檄文昭雪慰民心

崇禎十一年四月廿二,秦嶺山道的晨霧還未散儘,一支擎著明黃龍纛的隊伍已出現在西安城南的官道上。馬蹄踏過沾著露水的青草,卻碾不散空氣中彌漫的焦糊與腐朽氣息——那是戰火炙烤後的餘味,是屍身腐爛的腥氣,一路跟著隊伍,像無形的陰霾,直逼西安城下。

朱由檢勒住馬韁,遠遠望見西安城樓時,心先沉了半截。殘破的城牆上,箭簇斷矛像猙獰的骨刺嵌在磚縫裡,發黑的血跡沿著牆根蜿蜒成河,連城門上方“西安”二字的匾額,都被煙火熏得隻剩模糊的輪廓,邊角還缺了一塊,像是被生生咬掉的傷口。城門口擠滿了人,為首那員鎧甲染塵、麵容剛毅的將領,正是嶽承嗣。

“陛下!臣嶽承嗣,率西安文武百官,恭迎聖駕!”嶽承嗣見隊伍近了,快步上前單膝跪地,甲胄碰撞的聲響裡滿是急切,身後的將領與官員們也紛紛跪拜,聲音在空曠的城外回蕩,卻顯得格外單薄——能來迎接的,不過寥寥數十人,連往日守城的衛兵,都隻剩幾個拄著長槍、麵帶菜色的老兵,風一吹就晃,像隨時會倒下的枯木。

朱由檢翻身下馬,扶起嶽承嗣時,目光掃過隊伍後方:沒有預想中的天子儀仗,沒有華麗的龍帳,唯有那麵龍纛在風裡飄展,明黃的底色與紅綢流蘇,在滿目瘡痍的背景裡,成了唯一的亮色。嶽承嗣嘴唇動了動,終究沒敢問,隻引著朱由檢往城內走。

剛入城門,一名隨駕的錦衣衛親兵忍不住上前,低聲將沿途拆龍帳、散糧草、分錢財,隻留龍纛的事說了一遍。嶽承嗣聽完,猛地轉身對著朱由檢再拜,額頭重重磕在青石板上,聲音哽咽:“陛下為流民舍儀仗,臣……臣替陝境枉死的百姓,謝陛下!”

朱由檢抬手扶住他,目光卻被城內的景象攫住,再也移不開。街道兩旁的房屋,十間有九間是塌的,剩下的也隻剩斷壁殘垣,焦黑的梁木斜插在瓦礫堆裡,像瀕死者伸出的手;窗欞破碎不堪,有的還掛著半塊破爛的布簾,風一吹就簌簌作響,像極了百姓壓抑的哭聲。家家戶戶的門楣上,都掛著白綾——短的是為孩童掛的,長的是為成人掛的,有的人家甚至掛了三四幅,層層疊疊,在空蕩的街巷裡飄著,晃得人眼暈。

偶爾能看到幾個身影,裹著破爛的麻布,在廢墟裡翻找著什麼——一個老婦人跪在斷牆前,懷裡抱著一具瘦小的屍體,那屍體早已僵硬,皮膚皺得像枯樹皮,她卻仍用袖子輕輕擦著孩子臉上的灰塵,嘴裡喃喃著:“娃,再等等,陛下來了,就有飯吃了……”;一個中年漢子瘋了似的刨著瓦礫,指甲縫裡全是血,嘴裡喊著“爹!娘!”,可刨出來的,隻有幾塊碎磚和半片沒燒儘的衣襟。

“嶽將軍,這西安城……究竟是何光景?”朱由檢的聲音發沉,指尖不自覺地攥緊了韁繩,指節泛白。他想起在京城裡看到的奏折,那些“陝境尚可支撐”“民心未散”的文字,此刻在眼前的慘狀麵前,像極了諷刺的謊言。

嶽承嗣歎了口氣,聲音裡滿是沉重,每一個字都像浸了血:“陛下,自闖軍與後金圍西安以來,城內糧儘援絕三個月。先是吃糧,再是吃草根樹皮,最後……最後連觀音土都搶著挖,不少人吃了土脹死在路邊。餓死、戰死、病死的百姓,數都數不清。如今十戶有九戶是空的,剩下的一戶,要麼是喪了全家的孤人,要麼是還在尋親人屍骨的……這滿城的白綾,是陝境百姓的命啊!”

朱由檢沉默著往前走,腳下的青石板路沾著汙漬,不知是血還是泥,踩上去滑膩膩的。他走到一戶掛著四幅白綾的人家門前,那扇破門虛掩著,往裡望去,隻有滿地的碎瓦,連一張完整的桌椅都沒有。門楣上的白綾,在風裡輕輕掃過他的手背,像極了冰冷的手。“朕在京師,總聽臣子說‘陝境雖危,尚可一戰’,卻不知……百姓已苦到這般地步。”他語氣裡滿是愧疚,喉結滾動著,“朕來晚了,來晚了啊!”

嶽承嗣跟著停下腳步,低聲道:“陛下能親赴陝境,已是百姓之福。臣已讓人清理出一處院落,供陛下歇息,軍政要務,臣也整理好了,待陛下歇腳後,再向您詳細稟報。”

“不必歇腳,先去城頭。”朱由檢打斷他,目光望向城北的方向,那裡隱約能看到渭水的波光,“朕要看看,渭水對岸的李自成與阿濟格,究竟有何能耐,把西安害成這樣!”

隊伍很快來到北城頭,嶽承嗣搬來一塊殘破的木板,讓朱由檢站在上麵眺望。“陛下您看,對岸西邊是李自成的大營,約有七萬兵力,營寨連綿十幾裡,連做飯的炊煙都能遮半邊天;東邊是阿濟格的後金兵,四萬餘人,騎兵居多,帳篷是黑色的,像一群烏鴉趴在河邊。”嶽承嗣指著對岸,聲音裡滿是咬牙切齒,“他們隔河相望,卻互不攻伐,顯然是想聯手困死西安,等咱們糧儘了,再進城屠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由檢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隻見渭水對岸密密麻麻全是營寨,李自成的“闖”字旗與後金的狼頭旗在風裡飄著,格外刺眼。偶爾能看到後金騎兵在河邊奔馳,揚起的塵土像一條黃龍,囂張得很。他握緊腰間的“定北劍”,劍鞘上的龍紋硌得掌心生疼:“七萬闖軍,四萬後金,倒真是把西安當成了囊中之物。”

“臣接手西安後,已收攏殘兵,如今尚有五萬兵力可戰,但糧草隻夠支撐十日。”嶽承嗣遞上一份皺巴巴的文書,紙頁邊緣都磨破了,“這是陝境軍政明細,包括兵力布防、糧草儲備、流民數量,還有……臣抓的幾個貪官汙吏。”

朱由檢接過文書,手指因用力而微微顫抖,翻到“貪官”一頁時,眉頭瞬間擰成了疙瘩——西安同知王懷安,借“籌糧抗賊”之名,逼著百姓交出最後一點存糧,自家後院卻埋著三千石糧食,還私藏了從百姓手裡搶來的金銀首飾,眼睜睜看著鄰居餓死在自家門前;華陰縣令劉敬之,早在半月前就偷偷給阿濟格寫了降書,承諾獻城後願做後金的“引路官”,還把西安的布防圖抄了一份,藏在鞋底,準備偷偷送出城;還有兩名縣丞,聽聞闖軍圍城,竟卷走縣衙僅存的五百兩賑災銀,帶著家眷棄城而逃,半路上被憤怒的流民攔下,才送進大牢。

“這些人,如今在何處?”朱由檢的聲音冷得像冰,連呼吸都帶著寒意,文書上的字像燒紅的烙鐵,燙得他手心發疼。

“都關在大牢裡,聽候陛下發落。”嶽承嗣道,“他們有的想發國難財,有的貪生怕死想投降,若不嚴懲,不僅百姓寒心,將士們也難有鬥誌!前幾日還有士兵說,‘官都想著逃命,咱們為何要拚命’……”

朱由檢抬頭望向城下,幾個百姓正跪在廢墟前哭拜,他們的親人,或許就是因為王懷安的搜刮、劉敬之的背叛,才沒熬過饑荒,沒等來援軍。他深吸一口氣,聲音堅定如鐵:“傳朕的令,明日午時,將王懷安、劉敬之等五人押上城頭,淩遲三千六百刀!讓所有百姓都來看,讓所有將士都來看——大明的江山,容不得貪官蛀蟲,更容不得叛徒!誰害百姓,朕就斬誰!誰賣家國,朕就讓他碎屍萬段!”

嶽承嗣應聲而去,腳步聲鏗鏘有力,像是終於鬆了口氣。朱由檢卻仍站在城頭,望著渭水對岸的敵營,胸口像堵著一塊巨石,壓得他喘不過氣。直到王承恩捧著兩份文書走來,他才回過神:“這是溫體仁擬的《討闖賊檄文》與《安撫陝境詔》,陛下要不要過目?”

朱由檢接過文書,展開細看。《討闖賊檄文》裡,字字句句都像帶著刀:“闖賊李自成,起於草莽,不思報效國家,反燃戰火,陷我城池,屠我百姓!所到之處,房屋儘毀,白骨露野,西安十戶九空,皆此賊之罪!後金阿濟格,狼子野心,犯我疆土,掠我財物,欲亡我大明,奴我百姓!今朕親赴陝境,誓掃賊寇,還陝境朗朗乾坤!凡隨賊者,若能棄暗投明,朕既往不咎,賜田免賦;若執迷不悟,定誅九族,以儆效尤!”

《安撫陝境詔》則滿是體恤,字裡行間都透著暖意:“陝境百姓遭賊寇蹂躪,朕心甚痛。今朕在此立誓:凡流民歸鄉者,每戶分田五畝,免三年賦稅;凡戰死將士家屬,朝廷按月發贍養銀,直至子女成年;凡受損房屋,朝廷撥款修繕,不取百姓分文;凡因饑荒患病者,朝廷派醫診治,藥費全免。朕與陝境百姓共進退,賊寇一日不除,朕一日不還京!”

朱由檢合上文書,對王承恩道:“不必等明日,現在就召集百姓,朕親自念給他們聽!”

王承恩立刻讓人去傳訊,敲鑼的聲音在空蕩的街巷裡回蕩,像喚醒希望的鐘。不多時,百姓們從廢墟裡、從破屋裡走出來,慢慢聚集到城下。他們大多麵黃肌瘦,衣衫襤褸,有的還拄著拐杖,抱著餓得哭不出聲的孩子,眼神裡滿是麻木,隻有看到城頭上的龍纛時,才多了一絲微弱的光,像風中殘燭。

朱由檢走到城頭邊緣,拿起《討闖賊檄文》,聲音洪亮而堅定,像驚雷般在西安城上空回蕩:“陝境的百姓們!朕是朱由檢,大明的天子!今日朕來,是為了給你們做主,是為了給枉死的親人報仇!”

他指著渭水對岸的方向,聲音裡滿是憤怒,每一個字都砸在地上:“李自成、阿濟格,這兩個賊子,燒了你們的家,殺了你們的親人,讓你們吃草根、啃樹皮,讓西安十戶九空!你們的孩子餓死在懷裡,你們的父母曝屍荒野,你們的家園變成廢墟——這血海深仇,朕記著,大明也記著!”

城下的百姓們先是沉默,接著有人低低地哭了起來,哭聲越來越大,像決堤的洪水,在街巷裡蔓延。一個中年漢子猛地跪倒在地,額頭磕在地上,發出沉悶的聲響:“陛下!求您為我們報仇!殺了那些賊子!殺了那些貪官!”

“朕會的!”朱由檢提高聲音,目光掃過城下每一張臉,“朕已下令,明日午時,將王懷安、劉敬之那些刮民脂、通敵寇的貪官,在城頭淩遲處死!他們吞了你們的糧,害了你們的命,朕要讓他們在全西安百姓麵前,付出血的代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人群瞬間沸騰起來,有人喊著“好”,有人擦著眼淚點頭,麻木的眼神裡終於燃起了怒火。朱由檢又拿起《安撫陝境詔》,語氣放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真誠:“朕還要告訴你們,凡能隨朕一起殺賊的,朕賞銀五十兩,分田十畝;凡願意歸鄉的,朕分田五畝,免三年賦稅!你們失去的家園,朕會幫你們重建;你們餓著的肚子,朕會幫你們填滿;你們受的苦,朕會一點一點,幫你們討回來!”

他逐字逐句念著詔書,當念到“朝廷派醫診治,藥費全免”時,一個老婦人顫巍巍地站起來,手裡還抱著那個早已僵硬的孩子,聲音嘶啞:“陛下……您說的是真的嗎?我們……我們真的能有田種,有飯吃,不用再餓肚子了?”

“是真的!”朱由檢望著她,眼眶也紅了,聲音卻格外堅定,“朕是大明的天子,從不食言!朕帶來的,不僅是軍隊,更是希望!隻要咱們齊心,定能把賊子趕出陝境,定能讓西安城重新好起來,定能讓你們過上安穩日子!”

越來越多的人跪了下來,喊著“陛下聖明”“大明萬歲”,聲音響徹西安城的上空,連渭水對岸的營寨,似乎都能聽到這股振奮人心的聲浪。有百姓從懷裡掏出珍藏的半塊乾糧,想遞到城頭上;有孩童舉起手裡的木劍,喊著“殺賊寇”,眼裡閃著光。

念完詔書,朱由檢對嶽承嗣道:“明日行刑後,立刻派士兵幫百姓清理廢墟、尋找親人屍骨,醫官要挨家挨戶問診,不能漏過一戶。至於渭水對岸的賊寇……你隨朕回營,咱們商議破敵之策。”

嶽承嗣點頭應下,目光望向城下歡呼的百姓,又望向朱由檢堅毅的背影,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西安城的希望,陝境的希望,就在這麵龍纛下,就在這位願意與百姓共患難的天子身上。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西安城的城樓上,那麵明黃的龍纛在風裡飄展,像一盞明燈,照亮了陝境百姓心中早已熄滅的火焰,也照亮了大明收複陝境的前路。

喜歡崇明之二創盛世大明請大家收藏:()崇明之二創盛世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牧羊人:活著再見 鐵血抗戰:我在抗聯殺瘋了 陛下,為何要造反? 天下最好的青梅竹馬 在修仙界苟命的我竟被魔尊盯上了 師父,你的徒弟是被通緝的血仙 鳳臨九天:神君他偏寵小星瀾 終末骸骨法典 仙子,這是老奴留給你肚子的禮物 帶娃部隊認親,絕嗣軍官被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