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錯位的加劇與無聲的侵蝕_湮滅五行:舊日之燼手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湮滅五行:舊日之燼手記 > 第15章 錯位的加劇與無聲的侵蝕

第15章 錯位的加劇與無聲的侵蝕(1 / 1)

時間,如同滲入沙漏的細沙,無聲無息地流逝。先是數周,繼而數月。可是對於密斯卡托尼克大學核心團隊的成員而言,這段日子並非撫平創傷的愈合期,而是一場緩慢而確定的、在寂靜中滑向深淵的噩夢。主時空的纖維,正被一種無形而惡毒的力量逐漸拉扯、扭曲,發出唯有最敏感者才能聽聞的、令人牙酸的呻吟。

塞拉·華特力,成為了這場緩慢崩塌中最痛苦、也最不可或缺的“先知”。他眉心的烙印,那焦黑的、如同螺旋三星點般的疤痕,已成為一個持續燃燒的痛苦焦點,一個與宇宙瘋狂同步搏動的醜陋傷口。

他提供的報告,從最初令人將信將疑的零星記錄,逐漸變成了團隊每日簡報中最令人心悸的、也最被依賴的常規部分。頻率從一開始的數天一次,增加到一天數次,直至如今,幾乎每隔幾小時,他就能提供新的“讀數”。

“獵戶座腰帶…參宿二與參宿三之間的夾角,又擴大了0.3弧秒。持續偏移方向與上次報告一致,指向黃道麵以下…”塞拉的聲音通過通訊器傳出,沙啞而疲憊,卻異常冷靜,仿佛在陳述一個與己無關的數學問題。他獨自待在觀測條件最好的隔離陽台,麵前是高倍率的自動巡天望遠鏡和一係列狄雷特為他特製的、用於量化其主觀感知的複雜界麵。

“背景嗡鳴基線強度…穩定在‘等級七’,比昨日同期提升約百分之五。出現新的諧波分量,頻率特征…與上周在埃及吉薩地底監測到的異常能量脈衝有百分之八十二的相似度。”他一邊說,一邊下意識地用指尖用力按壓著灼痛的眉心,仿佛想將那內部的震動強行按回去。

最令人不安的,不再是單個恒星的細微偏移,而是更大尺度的、違反天文學一切常識的整體扭曲。

“報告…北鬥七星區域。”某次深夜,塞拉的聲音帶著一絲難以置信的顫抖,“勺柄…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四星…它們的相對位置正在發生…‘蠕動’。不是視覺誤差,是整體的、緩慢的…‘彎曲’。目前偏移角度約為0.5度。整個北鬥星座的形態…正在變得…不自然。”

監控屏幕上傳回的實時星圖經過處理,放大了那片區域。狄雷特和艾米麗死死盯著屏幕,儘管計算機標注的偏移量微小,但那種整體性的、活物般的“彎曲”感,透過冰冷的數據,散發出一種令人頭皮發麻的褻瀆意味。這不再是誤差,而是星空本身的“肌肉”正在被無形的手強行擰轉!

塞拉成了團隊唯一一雙能“看見”這恐怖變化的眼睛,一個活體的、極度敏感的“人形儀表”。他的價值無可估量,但他的存在本身,也散發著令人恐懼的氣息。每一次他平靜地報出又一個錯位數據,都像是在為文明的終局倒計時讀秒。團隊成員看向他的目光變得複雜,混合著依賴、憐憫,以及一絲難以言喻的畏懼——仿佛他不再是同伴,而是災難本身具象化的先兆。

而這種“災難”的先兆,並非僅存於星空之上和高敏度的儀器中。最初被命名為“微縮格赫羅斯效應”的異常現象,開始如同滴入清水的墨點,悄然在密斯卡托尼克大學內部,甚至更遠的阿卡姆鎮擴散開來。

“靜滯之間”依舊是重災區。燈光詭譎的閃爍、儀器讀數毫無規律的跳變、局部重力的微小起伏有時是物品莫名漂浮幾厘米,有時是人員感到突如其來的沉重感)…這些都已成為常態,以至於研究人員們不得不發展出一套新的工作模式:所有關鍵數據多次重複驗證,重要實驗推遲或附加冗長的冗餘備份。

但很快,影響範圍開始擴大。

曆史文獻區的古老電燈在深夜自行明滅,仿佛有無形的存在正在翻閱那些禁忌的典籍;醫學院的解剖實驗室裡,一具早已處理好的標本其細胞活性竟出現無法解釋的、微弱的短暫複蘇跡象,嚇得值班學生魂飛魄散;甚至在地下深處的員工休息室,有人報告說水龍頭流出的水偶爾會帶著一股詭異的、類似“腐爛星辰”的鐵鏽味…

影響最終溢出了密大的界限,蔓延至與之毗鄰的、命運多舛的阿卡姆鎮。

鎮上的異常起初是細微的,被歸咎於老舊電路或天氣變化。但很快,跡象變得無法忽視。

小範圍的、無法解釋的停電次數顯著增加,電力公司檢修卻找不到任何故障點。家養的寵物變得焦躁不安,甚至出現攻擊性,對著空無一物的角落狂吠或嘶吼。收音機和電視信號中開始摻雜無法解析的、尖銳的雜音,有時甚至會短暫地插入扭曲的、非人的幾何圖形畫麵,瞬間又消失不見。

流言如同瘟疫般在鎮民的竊竊私語中傳播開來。人們提到了“密大地底挖出的不祥之物”,提到了“印斯茅斯海邊的怪事重演”,恐懼和猜疑在沉默中發酵。前往密大抗議的零星民眾開始出現,他們舉著模糊的標語,臉上寫著茫然與不安,卻被霍克中尉增派的、更加森嚴的守衛無聲地擋了回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霍克疲於奔命。他一邊要應對內部日益增加的異常事件,一邊要封鎖消息,安撫或者說壓製)鎮民的情緒,還要時刻警惕可能趁亂活動的邪教分子。他的調查指向兩個可能的汙染源:深埋地底的塞拉諾封印地窖,其散逸的“時空傷痕輻射”可能正通過地質結構或未知途徑緩慢滲透;或者…就是塞拉本人。他那個不斷與外界恐怖頻率共鳴的烙印,本身就可能是一個小型的、移動的汙染擴散點。這個想法讓霍克不寒而栗,卻又無法排除。

與此同時,全球範圍內,奈亞拉托提普的各教團活動模式發生了顯著轉變。

之前頻繁的、幾乎稱得上“張揚”的大型血肉祭祀和公開召喚儀式大幅減少。仿佛收到了統一的指令,它們如同潮水般退去,消失在公眾視野之外,轉入了更深、更暗的隱秘角落。

然而,“守秘人”的全球監控網絡和安吉爾通過秘密渠道獲得的情報卻描繪了一幅更令人不安的圖景:這些教團並非沉寂,而是在整合與深化。

它們似乎在收縮力量,將資源和信徒向少數幾個經過精心挑選的、空間結構極度薄弱的核心據點彙聚——婆羅洲雨林深處那個由血肉與真菌構成的祭壇、南極冰蓋下米戈科技支撐的無名之城遺址、埃及吉薩地底連通著不可知深淵的地宮、以及…仿佛永遠籠罩在灰霧與陰影中的印斯茅斯“混沌之痂”周邊區域。

在這些據點,儀式並未停止,而是變得更加精細、持久和專注。不再追求瞬間的、狂暴的能量爆發,而是轉向了一種長期的、近乎苦行僧般的“頻率調諧”。報告描述信徒們進行著重複、單調卻蘊含詭異規律的吟誦、特定幾何圖形的繪製、以及利用地脈能量或遠古遺物進行的精密能量引導。它們的“歌唱”變得更加“整齊”,更富有“韻律感”,其產生的能量波動雖然強度增長緩慢,卻愈發穩定,與主時空結構的耦合度也在與日俱增。

它們的最終目的依舊不明,但那種不慌不忙、按部就班、向著某個明確臨界點穩步推進的態勢,所帶來的壓迫感,遠比之前瘋狂的獻祭更加令人窒息。仿佛暴風雨來臨前,天空那低沉而持續壓下的、令人胸悶的陰雲。

趨勢已然明朗。汙染在加劇,侵蝕在無聲蔓延。主時空正沿著塞拉諾用毀滅繪製的足跡,一步一個腳印,無可避免地滑向那個未知的、卻注定恐怖的臨界點。

密大的團隊疲於奔命。狄雷特和艾米麗帶領小組瘋狂地分析著塞拉的報告和全球數據,試圖建立模型預測下一個“熱點”或異常爆發的可能地點,卻往往在事件發生後才後知後覺地找到關聯。摩根教授幾乎常駐禁書區,試圖從更古老、更晦澀的文獻中尋找任何關於“星空錯位”或“世界調音”的先例與應對之法,卻常常陷入更深的絕望——那些記載往往以文明的徹底沉默告終。霍克則像救火隊員,帶領著守秘人衛隊四處撲滅零星出現的異常事件,封鎖消息,與越發詭異的邪教活動鬥智鬥勇,身心俱疲。

安吉爾博士坐鎮中央,麵容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更加蒼老和枯槁。他麵前的報告堆積如山,每一條都在訴說著情況的惡化。他試圖協調,試圖決策,但每一個選項都仿佛通向死路。他有時會長時間地凝視著那根被他棄於角落、黯淡無光的烏木手杖,眼中隻剩下深不見底的虛無與疲憊。

他們都在記錄,在應對,在掙紮,卻都清醒地意識到,他們無法阻止這進程。他們像是在一輛失控的、衝向懸崖的列車上,所能做的,隻是清晰地記錄下窗外飛速倒退的景物,計算著碰撞發生的準確時間。

而在列車的“車頭”,塞拉獨自承受著最劇烈的顛簸和最前方襲來的狂風。他望著窗外日益扭曲的星空,聽著耳邊永不消散、且越來越響的宇宙嗡鳴,觸碰著眉心那滾燙的、仿佛隨時會裂開的烙印。

他知道,那無聲的侵蝕,早已深入骨髓。臨界點,並非未來某個時刻,它正在此刻,正在此地,於無聲中,一點點地達成。

喜歡湮滅五行:舊日之燼手記請大家收藏:()湮滅五行:舊日之燼手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京圈大佬們的重生妹寶,又甜又乖 這個賞金獵人有點強! 明珠映夜 重生之我絕不當舔狗 炮灰重生後逆襲,渣夫全家悔斷腸 被趕到狗窩住趙老太手握千萬巨款 無限戰警 末世重生:終末堡壘 殘土紀元 開局被電死,穿越後用電稱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