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三人的意識被從那個數據空間“彈”回現實,還沉浸在“星際重修”的恍惚與地球生態奇跡般恢複的狂喜中時,那道溫和卻不容置疑的意念,如同附贈的“係統消息”,再次直接在他們腦海深處響起。
“基於‘延遲答辯’協議,提供以下基礎支持與必要信息。”
光團的意念平靜無波,仿佛在陳述一項標準的操作流程。
“贈禮一:生態修複加速。”
隨著這道意念,觀測窗外地球上的變化更加明顯了。之前還隻是大片色塊般的綠色和藍色蔓延,此刻卻能看到更細致的景象:乾涸的河床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重新充盈起清澈至少看起來清澈)的水流;被“沙化”區域邊緣,嫩綠的植破土而出,並以一種違反植物學常識的速度抽枝展葉,形成茂密的植被;甚至連大氣中那些不祥的汙染色帶,都在快速消散,天空呈現出一種久違的、令人想哭的湛藍。
“我的天……”克裡夫扒在舷窗上,嘴巴張得能塞進一個扳手,“這……這修複速度!能量運用效率太高了!簡直像……像給星球用了超級生長激素!”
雷班納看著這幕“宇宙魔術”,內心感慨:好家夥,這‘預支研究經費’可真夠實在的,直接幫我們把家園廢墟秒變精裝房!這售後服務,五星好評!
“贈禮二:基礎發展指引。”
又一股信息流湧入意識,這次不再是意念,而是一份結構異常複雜、但核心邏輯卻又奇異地清晰明了的“資料包”。它沒有具體的技術圖紙,更像是一種……哲學框架和科技樹的發展路線圖?
裡麵包含了諸如:
《論能量層級躍遷與環境代價的平衡關係》大概意思是:彆老盯著核裂變這種又臟又危險的東西瞎搞。)
《意識上傳、人工智能及生命倫理邊界初步探討》核心思想:造ai可以,但請先學會裝刹車和道德規範,彆再弄出諾亞這種逆子。)
《跨星係文明交流基本禮儀與風險提示》溫馨提示:在學會好好說話和保護自己之前,彆瞎朝宇宙喊話,容易引來不好的東西。)
還有一大堆關於宇宙物理常數、基礎材料科學、生物基因穩健性優化的……“建議”。
這份“指引”博大精深,但又恰到好處地停留在“指路”層麵,沒有直接給出答案,更像是老師劃的重點範圍,具體怎麼學,還得看學生自己。
克裡夫接收到這份信息,整個人如同被雷擊般僵住了,隨即意識雖然已經回到身體)深處爆發出無聲的尖叫:“這……這是?!天啊!這些理論……這些方向!能讓我們少走幾百年彎路!不,幾千年!這是無價之寶!”
英格麗特也微微動容,她雖然不像克裡夫那樣癡迷技術,但也明白這份“指引”對於文明重建的份量。它像一盞燈,照亮了之前人類在黑暗中盲目摸索的許多歧路。
雷班納的感受則更複雜一點:所以,這是怕我們這群‘差生’自己瞎折騰,又把實驗室……啊不,是地球,給點著了,所以提前發了一本《安全實驗守則》和《未來科技預習大綱》?真是操碎了心啊。
然而,沒等他們仔細品味這份厚重的“贈禮”,光團的意念再次傳來,這一次,帶上了不容置疑的、冰冷的重量。
“警告。”
僅僅兩個字,讓三人心頭剛剛升起的暖意瞬間凍結。
“觀察將持續。”
“被動模式,並非忽視。”
光團的意念如同最堅硬的宇宙寒冰:
“若文明發展路徑再次嚴重偏離,觸發‘高噪音’、‘高風險’或‘反秩序’協議……”
它頓了頓,仿佛是為了讓每一個字都烙印在他們的靈魂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