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煙尚未完全散去,廢棄礦星的地表還殘留著機甲戰鬥留下的深溝與焦痕。陳默摘下頭盔,額前的碎發被汗水濡濕,貼在輪廓分明的臉頰上。他望著遠處半跪著的“巨岩”型機甲——那是他們此前最引以為傲的作品,此刻左臂裝甲完全崩裂,右腿液壓係統滲出暗綠色的油液,像一頭傷痕累累的巨獸,再也沒了往日的威懾力。
“還是太笨重了。”陳默的聲音帶著一絲沙啞,卻異常堅定。他走到“巨岩”的殘骸旁,指尖撫過裝甲上深淺不一的凹痕,那是敵方機甲高速突襲留下的印記。作為團隊的核心,陳默向來以冷靜和遠見著稱,此刻他的眼神裡沒有失落,隻有對突破的執著。“近戰的時候,轉身速度比敵方慢了0.8秒,就是這0.8秒,差點讓我們全軍覆沒。招式也太單一,除了衝撞和重劈,根本沒法應對靈活的突襲。”
不遠處,劉江正蹲在地上檢查“巨岩”的能源核心,他穿著沾滿油汙的工裝服,袖口挽起,露出結實的小臂,上麵還留著上次煉製法寶時被火焰灼傷的疤痕。劉江是團隊裡的“鑄器大師”,一手煉製法寶的技藝出神入化,機甲的核心部件大多出自他手。聽到陳默的話,他抬起頭,黝黑的臉上露出讚同的神色:“沒錯,這裝甲雖然夠厚,但太死板了。敵方機甲的刀刃能繞開正麵防禦,從縫隙裡鑽進來,我們的防禦陣法根本來不及反應。”
阿奇則坐在一塊廢棄的金屬板上,手指飛快地在便攜終端上滑動,屏幕上跳動著密密麻麻的戰鬥數據。他的眼睛透著一股對數據的狂熱,作為團隊的“數據大腦”,他能從海量信息裡精準找出問題的關鍵。“根據戰鬥數據顯示,‘巨岩’的關節活動範圍隻有85度,而敵方機甲能達到120度,這就是靈活性差距的根源。還有,近戰招式的觸發指令太複雜,平均需要1.2秒才能完成一次招式切換,根本跟不上戰場節奏。”
潘紅踩著高跟鞋走了過來,她穿著一身剪裁利落的黑色作戰服,長發束成高馬尾,露出光潔的額頭和精致的鎖骨。作為團隊裡不多的女性,潘紅卻是“科技擔當”,她和陳默設計的大規模集成電路和陣法相融合讓機甲的反應速度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硬件的問題可以通過結構優化解決,但軟件的適配需要重新編寫。如果要提升靈活性,現有的電路布局肯定不夠用,得重新設計一套更緊湊、更高效的係統。”
陳默點了點頭,將頭盔重重地放在金屬板上,發出“哐當”一聲脆響。“既然問題找到了,那我們就重新來。這次,我們要造一款真正能適應高強度近戰和遠程攻擊的機甲。”他的目光掃過三人,語氣裡充滿了信心,“劉江,你的法寶煉製技術是核心,新機甲的防禦不能隻靠裝甲,要結合法寶陣法和機甲陣法,做到雙重防禦;潘紅,集成電路要做到極致,不僅要快,還要能兼容各種武器係統;阿奇,你的數據處理能力是關鍵,要通過數據分析,把機甲的靈活性調到最高,同時優化近戰招式的觸發機製。”
三人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眼中看到了興奮的光芒。他們跟著陳默多年,早已習慣了他的大膽設想,也相信隻要四人齊心協力,就沒有克服不了的難關。
接下來的一個月,廢棄礦星上的臨時實驗室成了四人的“戰場”。實驗室裡堆滿了各種金屬材料、電子元件和法寶礦石,空氣中彌漫著焊錫的味道和淡淡的靈力波動。
陳默負責整體設計和陣法布局,他將地球人類的骨骼結構圖紙鋪滿了整個工作台,手指在圖紙上不斷比劃。“人類的骨骼之所以靈活,關鍵在於關節的結構和肌肉的協同。我們的機甲也要模仿這個原理,把關節設計成球窩狀,增加活動範圍,同時在關節處加裝‘靈力肌腱’,用靈力驅動,提升反應速度。”他一邊說,一邊在圖紙上畫出新的關節結構,筆尖劃過紙張的聲音在安靜的實驗室裡格外清晰。
劉江則在一旁忙碌著煉製法寶級的裝甲材料。他麵前的熔爐裡,赤紅色的合金金屬漿翻滾著,散發出灼熱的溫度。劉江雙手結印,一道道金色的靈力注入熔爐中。“普通的金屬材料根本抵擋不住法寶級武器的攻擊,我要用‘星隕鐵’和‘龍鱗玉’煉製一種新的合金,這種合金不僅硬度是普通鋼材的十倍,還能自動吸收周圍的靈力,激活防禦陣法。”他的額頭上布滿了汗珠,卻絲毫不敢懈怠,因為煉製過程一旦出錯,所有材料都會化為灰燼。
潘紅的工作間裡則充滿了電子元件的微光。她麵前的電路板上,密密麻麻的線路像蜘蛛網一樣交織著,她正用鑷子小心翼翼地將一個個微型芯片焊接到電路板上。“新的集成電路要做到‘一秒千算’,不僅要處理機甲的運動數據,還要同步控製武器係統和防禦陣法。我在芯片裡加入了‘靈力感應模塊’,能讓機甲直接感應駕駛員的靈力波動,實現‘意念操控’,這樣就能縮短招式觸發的時間。”她的眼神專注而認真,仿佛整個世界隻剩下手中的電路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阿奇則埋在數據的海洋裡,他的便攜終端連接著無數個傳感器,實時收集著各種實驗數據。“根據模擬數據顯示,如果把機甲的關節活動範圍提升到150度,靈力驅動的響應速度提升0.5秒,近戰招式的觸發時間就能縮短到0.3秒。不過,這樣會增加能源消耗,需要劉江優化能源核心的輸出效率。”他一邊分析數據,一邊將結果同步給其他三人,確保設計的各個部分能夠完美兼容。
四人雖然分工不同,卻配合得無比默契。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透過實驗室的窗戶照進來時,他們就已經開始了工作;直到深夜,實驗室裡的燈光依然亮著,陪伴他們的隻有機器的轟鳴聲和彼此的討論聲。
終於,在一個月後的清晨,第一台新型機甲的雛形出現在了實驗室中央。這台機甲高18米,外形仿造人類,優化身體內骨架結構,同時融合了魔神鎧甲的元素——肩部的裝甲呈尖刺狀,背部裝有兩對巨大的黑色羽翼由靈力驅動,可用於飛行和防禦),胸前的裝甲上刻滿了金色的陣法紋路,散發出淡淡的金光。機甲的頭部和麵部設計成猙獰魔神的模樣,雙眼是紅色的能量晶體,透著一股威嚴與恐怖。從外形看,酷似是一個巨大的夏國古代身穿鎧甲神魔戰士。
“該給它起個名字了。”陳默望著眼前的機甲,眼中滿是欣慰。
“既然外形像魔神戰甲,不如就叫‘魔神一號’吧。”劉江笑著說,他的臉上還沾著一些黑色的爐灰,卻難掩興奮之情。
潘紅和阿奇也點了點頭,“魔神一號”這個名字,既符合機甲的外形,也象征著它的強大。
接下來,就是武器係統的安裝。劉江特意為“魔神一號”煉製了一把法寶級的巨型苗刀。這把苗刀長8米,刀身由“星隕鐵”煉製而成,呈暗黑色,刀刃上刻滿了金色的符文,刀柄上鑲嵌著一顆紅色的“火靈珠”,能釋放出熊熊烈火。“這把苗刀不僅鋒利無比,還能吸收駕駛員的靈力,釋放出‘刀氣斬’,威力足以劈開一艘小型戰艦。”劉江一邊說,一邊將苗刀安裝到機甲的背部卡槽裡。
潘紅則負責將高科技武器集成到機甲的指甲上。她在機甲的每一根手指指甲裡,都安裝了微型的“靈力機槍”和“激光發射器”。“這些武器平時隱藏在指甲裡,不會影響機甲的靈活性,戰鬥時可以隨時激活,出其不意地攻擊敵人。”她按下控製麵板上的按鈕,機甲的指甲瞬間彈出,露出裡麵閃爍著寒光的槍口,隨後又迅速收回,不留一絲痕跡。
阿奇則對機甲的操控係統進行了最後的調試。他將陳默的靈力波動數據輸入到機甲的控製係統中,“這樣,機甲就能完美感應你的靈力波動,你想做什麼動作,機甲就能立刻執行,就像你的身體延伸一樣。”他一邊說,一邊示意陳默進入駕駛艙。
陳默深吸一口氣,走進了機甲的駕駛艙。駕駛艙內部寬敞而舒適,座椅上布滿了靈力感應裝置,能實時監測駕駛員的身體狀況和靈力波動。陳默坐好後,座椅自動收緊,將他固定在座位上。他閉上眼睛,集中精神,將靈力注入到駕駛艙的感應裝置中。
瞬間,“魔神一號”的雙眼亮起了紅色的光芒,全身的陣法紋路也隨之激活,散發出耀眼的金色光芒。陳默睜開眼睛,通過機甲的視野係統,看到了實驗室外廣闊的試驗場。他嘗試著活動了一下機甲的手臂,隻見機甲的手臂靈活地抬起,做出了抓握、揮舞等動作,關節處的“靈力肌腱”閃爍著淡淡的藍光,反應速度比“巨岩”快了不止一個檔次。
“太好了!”陳默的聲音透過通訊器傳到了實驗室外,“現在,我們去試驗場進行實戰測試!”
試驗場上,空曠而平坦,遠處停放著幾艘廢棄的戰艦,作為測試的目標。陳默駕駛著“魔神一號”走到試驗場中央,他深吸一口氣,雙手握住機甲的操控杆,將靈力注入到巨型苗刀中。
“喝!”陳默大喝一聲,機甲瞬間向前衝出,速度快得留下了一道殘影。在接近第一艘廢棄戰艦時,機甲猛地躍起,高達18米的身體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手中的巨型苗刀帶著熊熊烈火,狠狠地劈向戰艦。
“轟!”一聲巨響,戰艦的甲板被瞬間劈開,火焰和碎片四濺。苗刀上的符文閃爍著金光,一道巨大的刀氣從刀刃上釋放出來,將戰艦的後半部分徹底摧毀。
“好厲害的威力!”實驗室外,劉江興奮地喊道,他的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眼中滿是激動。
陳默沒有停下,他操控著機甲在空中閃轉騰挪,靈活地避開了戰艦殘骸的撞擊。機甲的背部羽翼展開,帶著機甲在空中快速飛行,時而俯衝,時而上升,動作輕盈得像一隻巨大的鳥兒。他再次舉起苗刀,這次他用靈力吹動苗刀,刀刃高速旋轉起來,形成了一道巨大的刀風。
一聲大喝“追魂刀法!”陳默的聲音充滿了力量,機甲揮舞著苗刀,一道道金色的刀氣向四周擴散開來,將周圍的廢棄戰艦全部籠罩。隻聽“砰砰砰”的巨響,一艘艘戰艦在刀氣的攻擊下被摧毀,碎片散落一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阿奇看著便攜終端上的數據,興奮地喊道:“太完美了!機甲的靈活性完全超出了預期,關節活動範圍達到了160度,靈力驅動的響應速度提升了0.6秒,近戰招式的觸發時間縮短到了0.2秒!威力也遠超設計要求,刀氣的破壞力足以摧毀一艘中型戰艦!”
潘紅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設計的集成電路完美地發揮了作用,機甲的各個係統配合得無比默契,沒有出現任何故障。
試驗結束後,陳默駕駛著“魔神一號”緩緩降落在試驗場中央。他打開駕駛艙,走了出來,臉上帶著疲憊卻滿足的笑容。劉江、潘紅和阿奇立刻圍了上來,四個人緊緊地擁抱在一起,眼中都閃爍著激動的淚水。
“我們成功了!”劉江哽咽著說,這一個月的辛苦在這一刻都化為了甜蜜的果實。
“是啊,我們成功了!”潘紅也笑著說,她的眼角微微泛紅。
阿奇推了推眼鏡,激動地說:“接下來,我們就以‘魔神一號’為藍本,進行大批量製造!”
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四人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批量生產。劉江負責煉製裝甲材料和武器,潘紅負責製造集成電路和控製係統,阿奇負責調試數據和優化程序,陳默則負責整體的協調和質量把控。
在批量生產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設計了屬於自己的機甲。
潘紅的機甲是女性外形,高17米,比“魔神一號”稍矮一些。機甲的外形優雅而威風,肩部的裝甲呈弧形,線條流暢,背部的羽翼是淡粉色的,透著一股溫柔而強大的氣息。她的武器和陳默的一樣,也是一把巨型苗刀,不過刀身是淡粉色的,刀柄上鑲嵌著一顆藍色的“水靈珠”,能釋放出冰冷的寒氣。當潘紅駕駛著這台機甲出現在試驗場上時,所有人都被它的英姿颯爽所吸引。
阿奇一直崇拜陳默,所以他的機甲外形仿造了夏國古武士的樣式,高18米,裝甲呈黑色,上麵刻滿了古色古香的花紋。機甲的頭部戴著一頂黑色的頭盔,麵罩同樣是一張猙獰的魔神戰將麵孔,透著一股勇往直前的氣勢。他的武器也是一把巨型苗刀,刀身是銀白色的,刀柄上鑲嵌著一顆紫色的“雷靈珠”,能釋放出強大的雷電。阿奇說:“陳默大哥的追魂刀法太厲害了,我要跟著他學習,用這把苗刀保護我們的團隊。”
劉江則喜歡更厚重、更有力量感的武器,所以他的機甲武器是一把巨型斬馬刀。這把斬馬刀長10米,刀身寬厚,呈暗金色,刀柄上鑲嵌著一顆黃色的“土靈珠”,能釋放出強大的土係和火係靈力。劉江的機甲外形也偏向厚重,裝甲比其他機甲更厚,肩部的裝甲上裝有兩個巨大的金屬護肩,看起來像一座移動的堡壘。他說:“我的機甲要做團隊的‘盾牌’,用斬馬刀劈開敵人的防禦,用厚重的裝甲保護大家。”
當四台機甲同時出現在試驗場上時,場麵無比壯觀。陳默的“魔神一號”威嚴霸氣,潘紅的“靈韻”優雅颯爽,阿奇的“武魂”英勇無畏,劉江的“磐石”沉穩厚重。四人駕駛著各自的機甲,在試驗場上演練著配合戰術,機甲的閃轉騰挪靈活無比,武器的威力震撼人心。
遠處的廢棄礦星上,硝煙早已散儘,取而代之的是四台鋼鐵巨獸的身影。它們像四個守護世界的戰神,靜靜地矗立在那裡,等待著下一次戰鬥的到來。而陳默、潘紅、劉江、阿奇四人,也因為這四台機甲,成為了星際間傳說中的“機甲四傑”,他們的故事,將在宇宙中永遠流傳。
礦星試驗場的晨霧還未散儘,四台魔神機甲已如四尊鋼鐵山嶽矗立在場中。陳默的“魔神一號”雙眼泛著猩紅微光,胸前陣法紋路流轉著淡金靈力;潘紅的“靈韻”機甲羽翼輕展,淡粉色裝甲在晨光中泛著細膩光澤;阿奇的“武魂”機甲頭盔麵罩緊閉,“勇”字紋路透著少年銳氣;劉江的“磐石”機甲則穩紮地麵,厚重裝甲與大地貼合,竟似連風都吹不動半分。
“今天開始,我們先練基礎的機甲同步率,再逐步學習追魂刀法。”陳默的聲音通過加密通訊器傳到另外三人耳中,清晰而沉穩。他操控著“魔神一號”抬起右臂,指尖精準觸碰肩頭的苗刀刀柄,動作流暢得仿佛那隻鋼鐵巨手本就是他身體的一部分,“同步率是基礎,隻有讓機甲和你的靈力、意念完全契合,才能發揮出刀法的威力。你們試著將靈力注入機甲關節,跟著我的動作做。”
話音落,“魔神一號”緩緩轉動脖頸,球窩狀關節靈活運轉,沒有絲毫滯澀;接著左臂以一個近乎人類極限的角度向後伸展,“靈力肌腱”發出淡藍色微光,連裝甲縫隙間都滲出細碎的靈力光點。這是陳默根據人類骨骼結構優化的關鍵——摒棄了傳統機甲的液壓杆傳動,改用靈力驅動的仿生肌腱,配合球窩關節,將活動範圍提升到了人類的1.5倍。
潘紅率先響應。“靈韻”機甲跟著轉動脖頸,卻在左臂後伸時猛地一頓,裝甲發出“哢噠”一聲輕響。“不行,左臂關節的靈力傳導不暢,同步率隻有72。”潘紅的聲音帶著一絲焦急,她迅速調出機甲內部數據麵板,指尖在虛擬鍵盤上飛快敲擊,“集成電路的靈力分配模塊有點偏差,給關節的靈力少了15。”說著,她微調了芯片參數,再次驅動左臂後伸,這次動作雖仍不及“魔神一號”流暢,卻已無滯澀感,“同步率到81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阿奇的“武魂”機甲則出現了另一個問題。當他模仿“魔神一號”做側踢動作時,機甲下盤竟微微晃動,險些失衡。“數據顯示,腿部關節的受力點計算錯誤,靈力注入時機晚了0.1秒。”阿奇推了推駕駛艙內的虛擬設備屏幕上瞬間彈出密密麻麻的力學分析圖,“我調整一下操控指令的觸發邏輯,把靈力注入提前到意念產生的瞬間。”第二次側踢,“武魂”機甲穩如泰山,腳掌重重踏在地麵,竟震起一圈細小的碎石。
劉江的“磐石”機甲最是穩重,基礎動作做得中規中矩,卻少了幾分靈活。“我的機甲裝甲厚,重量比你們的重30,同步率能到80,但轉身速度慢了點。”劉江的聲音透著憨厚,他操控著機甲嘗試快速轉身,卻比“魔神一號”慢了近半秒,“是不是靈力肌腱的輸出功率不夠?我回頭加固一下肌腱的煉製配方。”
陳默點點頭,操控“魔神一號”走到場中央:“同步率達標隻是第一步,接下來學追魂刀法的基礎式——‘裂風式’。這一招看似簡單,卻是劈砍的根基,要點是靈力集中於刀刃,借機甲的力量爆發,同時保持身體穩定。”
話音未落,“魔神一號”猛地抽出背部的巨型苗刀,暗黑色刀身在空中劃過一道寒光。陳默將靈力順著操控杆注入機甲手臂,再流轉至刀身,金色符文瞬間亮起,火靈珠迸發熾熱紅光。機甲雙腿微屈,重心下沉,接著猛地發力,苗刀帶著呼嘯的風聲自上而下劈出——沒有驚天動地的巨響,卻精準地將前方一塊半人高的合金巨柱劈成兩半,斷麵光滑如鏡,連火星都極少濺出。
“關鍵在於‘凝’和‘穩’。凝是把靈力凝在刀刃一寸處,不散失;穩是下盤要紮牢,機甲重心不能飄。”陳默詳細講解著要領,“潘紅,你的‘靈韻’重量輕,要注意劈砍時的反作用力,用背部羽翼調整平衡;阿奇,你要精準控製力量,彆太急躁;劉江,你的‘磐石’穩,剛好能練出這一招的厚重感。”
三人輪番嘗試。潘紅的“靈韻”率先出刀,淡粉色苗刀劈出時速度極快,卻在觸及巨石的瞬間,機甲猛地向後退了兩步——反作用力超出了她的預判。“我忘了調整羽翼的平衡角度。”潘紅皺了皺眉,再次舉起苗刀,這次在劈出的同時,背部淡粉色羽翼微微張開,一側羽翼向下壓,穩穩抵消了反作用力。苗刀落下,巨石雖被劈開,斷麵卻有些歪斜。“靈力沒凝好,下次集中在刀刃前端。”她低聲總結,眼神裡滿是不服輸的韌勁。
阿奇的“武魂”出刀時則過於急躁,力量一股腦湧入刀身,導致刀身劇烈震顫,劈在巨石上隻留下一道深痕,並未劈斷。“數據顯示,靈力注入峰值超過了刀身承受上限的12,導致符文紊亂。”阿奇迅速調整參數,將靈力注入速度放緩,分三階段遞進。第二次出刀,銀白色苗刀平穩落下,巨石應聲而斷,隻是力度稍弱,斷麵處有細微的裂紋。“還差一點,力量控製的爆發時機要再準些。”他眼中閃爍著對數據的執著。
劉江的“磐石”最適合這一招。他操控機甲穩穩紮住下盤,暗金色斬馬刀緩緩舉起,靈力順著裝甲紋路流轉,土係靈石發出厚重的黃光。當靈力凝於刀刃時,劉江猛地發力,斬馬刀帶著千鈞之力劈下,“轟”的一聲,巨石不僅被劈斷,碎石還被震得向四周飛濺。“力道夠了,但速度慢了,實戰中會給敵人反應時間。”劉江撓了撓頭,憨厚的臉上滿是認真,“我得在保持穩的同時,提升出刀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