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長安,涼意漸濃,西市的街道上鋪滿了金黃的落葉,踩上去沙沙作響。“逸品軒”正門上方的“逸品天下”匾額,在秋日的陽光下依舊熠熠生輝,店裡的生意比往日更加火爆——自從李白題字後,“逸品軒”成了長安的“文化地標”,每天不僅有百姓來購買商品,還有文人墨客來打卡作詩,甚至連外地的商人都特意繞道來長安,隻為見識一下詩仙題字的店鋪。
李逸最近正忙著籌備冬季新品——用西域傳來的棉花製作“棉絮香囊”既保暖又能散發香氣),還計劃在洛陽開一家分店,把“逸品軒”的品牌推向更多地方。他每天從早忙到晚,既要管理長安的兩家店鋪西市主店和平民巷便民店),又要對接蘇府的貨源,還要指導工匠製作新品,雖然忙碌,卻過得充實而滿足。
可他沒注意到,一雙怨毒的眼睛,正暗中盯著“逸品軒”的一舉一動——正是被李逸多次挫敗的王軒。
自從上次在“逸品軒”買香膏反被李逸賺了兩百貫後,王軒就一直懷恨在心。後來看到“逸品軒”生意越來越紅火,甚至得到了詩仙李白的題字,成了長安的知名店鋪,他心裡的嫉妒和怨恨更是瘋長。他發誓,一定要讓李逸栽個大跟頭,讓“逸品軒”身敗名裂。
經過幾天的觀察,王軒發現“逸品軒”的夾心點心是最受歡迎的商品之一,每天能賣出兩百多盒,尤其是夾心桂花糕和葡萄夾心餅,更是供不應求。他眼珠一轉,一個惡毒的計劃在心裡成型——買通“逸品軒”的夥計,在夾心點心裡偷偷加鹽,讓點心變味,引起顧客投訴,破壞“逸品軒”的口碑。
王軒很快就找到了目標——“逸品軒”工坊裡的一個名叫劉三的夥計。劉三是個好吃懶做的人,因為手腳不乾淨,經常偷拿工坊裡的點心,被李逸批評過幾次,心裡一直不滿。
一天晚上,劉三下班回家,剛走到西市的小巷口,就被兩個黑衣人攔住了。黑衣人把他帶到一個偏僻的院子裡,王軒正坐在院子裡的石桌旁,手裡把玩著一把折扇,臉上帶著陰狠的笑容。
“你是‘逸品軒’工坊的劉三?”王軒開門見山。
劉三嚇得渾身發抖,連忙點頭:“是……是小人,不知公子找小人有何事?”
“我找你,是想給你一個發財的機會。”王軒從懷裡掏出一貫銅錢,放在石桌上,“隻要你幫我辦一件事,這一貫銅錢就是你的。要是辦得好,我再給你兩貫!”
劉三看著桌上的銅錢,眼睛都直了——他在“逸品軒”一個月的工錢才五百文,一貫銅錢相當於他兩個月的工錢。他連忙問:“公子請說,隻要小人能辦到,一定儘力!”
“很簡單。”王軒壓低聲音,“你在製作夾心點心時,把本該加的糖,換成鹽。我要讓‘逸品軒’的點心變味,讓顧客投訴,讓李逸的店鋪倒閉!”
劉三心裡一驚——他知道這是在害人,可看著桌上的銅錢,又想起李逸對他的批評,心裡的不滿壓過了恐懼。他咬了咬牙,點頭答應:“小人……小人答應公子!”
王軒滿意地笑了:“很好!這是定金,事成之後,我再給你剩下的銅錢。記住,不要被人發現,否則,你知道後果!”
劉三接過銅錢,連連點頭:“小人知道,一定不會被發現!”
第二天一早,劉三像往常一樣來到工坊,心裡卻一直惦記著王軒的交代。上午製作夾心桂花糕時,他趁其他工匠不注意,偷偷把裝糖的罐子換成了裝鹽的罐子,往餡料裡加了滿滿兩大勺鹽。看著拌好的餡料,劉三心裡既緊張又期待——他等著看李逸被顧客投訴的狼狽樣子。
很快,這批加了鹽的夾心桂花糕就製作完成,送到了西市主店和平民巷便民店。因為“逸品軒”的點心一向受歡迎,店員們沒有仔細檢查,就直接擺上了貨架。
上午辰時,第一批顧客開始購買點心。一位老大娘買了一盒夾心桂花糕,剛咬了一口,就皺起了眉頭,吐了出來:“這是什麼呀?怎麼這麼鹹?是不是放錯鹽了?”
旁邊的一位年輕女子也買了一盒,嘗了一口,也驚訝地說:“真的好鹹!我之前買過好幾次,都是甜的,今天怎麼變成鹹的了?”
越來越多的顧客發現點心有問題,紛紛來到櫃台前投訴:
“你們這點心怎麼回事?是不是變質了?”
“這麼鹹怎麼吃?我還買了兩盒,準備送給親戚呢!”
“‘逸品軒’怎麼會賣這種劣質點心?是不是想坑我們百姓的錢?”
西市主店的夥計們慌了手腳,連忙向李逸彙報。李逸正在後院和陳先生討論冬季新品的設計,聽到消息後,心裡一驚,連忙跟著夥計來到前店。
“怎麼回事?顧客怎麼都在投訴?”李逸問。
“公子,是夾心桂花糕出了問題,不知道怎麼回事,變得特彆鹹,好多顧客都投訴了。”夥計著急地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逸連忙拿起一塊夾心桂花糕,嘗了一口——果然,嘴裡滿是鹹味,完全沒有桂花的香甜,顯然是加了太多鹽。他心裡一沉,知道這肯定是有人故意搞鬼。
“大家靜一靜!”李逸走到櫃台前,對著顧客們大聲說,“各位鄉親,非常抱歉,今天的夾心桂花糕出現了質量問題,影響了大家的口感,是我們的錯!我在這裡向大家道歉!”
他深深鞠了一躬,繼續說:“為了彌補大家的損失,今天購買了夾心桂花糕的顧客,都可以來櫃台辦理雙倍賠償;沒有購買的顧客,我們今天推出免費試吃活動,大家可以免費品嘗其他口味的點心,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諒解。另外,我們會立刻召回所有在售的夾心桂花糕,全部銷毀,絕不會讓有問題的點心流入市場!”
顧客們沒想到李逸會如此爽快地道歉和賠償,都愣住了。一位之前投訴的老大娘說:“李公子,你能這麼負責,我們也不是不講理的人。雙倍賠償就不用了,隻要你們以後注意質量,我們還會來買的。”
“是啊,李公子,你這態度我們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