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改良農具的想法_穿越唐朝當財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唐朝當財子 > 第15章 改良農具的想法

第15章 改良農具的想法(1 / 2)

深秋的關中平原,一片金黃。稻田裡的稻穀早已收割完畢,隻剩下光禿禿的田埂,被清晨的薄霧籠罩著,帶著幾分蕭瑟。李逸跟著李父李明遠,坐在顛簸的馬車上,前往長安周邊的鹹陽縣考察農情——作為戶部侍郎,李父每年深秋都要下鄉了解秋收情況,評估來年的糧食稅收,今年因李逸在商業上頗有起色,便特意帶他一同前往,想讓他多了解些民間疾苦。

馬車駛出長安城門,越往鄉下走,道路越崎嶇。李逸撩開車簾,看著窗外的景象——幾個農民正牽著牛,吃力地用曲轅犁耕地,準備播種冬小麥。那曲轅犁是唐朝最常用的農具,比之前的直轅犁輕便不少,可在李逸看來,依舊笨拙得很:犁頭是扁平的鐵製,插入泥土時阻力很大,農民需要雙手緊緊扶住犁柄,身體前傾,用儘全身力氣才能推動;牛也累得氣喘籲籲,每走一步都顯得格外沉重,時不時停下來甩甩尾巴,似乎在抱怨這繁重的勞作。

“父親,這曲轅犁用起來,好像還是很費力啊。”李逸忍不住問道。

李父歎了口氣,順著他的目光看去:“是啊,曲轅犁雖然比以前的直轅犁改進了不少,可依舊需要人和牛都使出大力氣。關中平原的土地還算平坦,要是到了丘陵地帶,耕地就更難了。每年秋收後,都有農民因為過度勞累,病倒在田埂上。”

說話間,馬車停在了一片田埂旁。李父下車,走向正在耕地的農民,李逸也跟著下車,快步跟了上去。

“老丈,辛苦了。”李父對著一位滿頭大汗的老農拱手行禮。

老農抬起頭,看到李父穿著官袍,連忙放下手中的犁柄,躬身回禮:“大人客氣了,種地哪有不辛苦的。”

李逸注意到,老農的雙手布滿了老繭,虎口處還裂著幾道血口子,顯然是長期扶犁柄造成的;他的腰也有些佝僂,每推動一次犁,都要發出一聲沉重的喘息。

“老丈,這曲轅犁用著,最大的難處是什麼?”李逸問道。

老農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苦笑著說:“難處可多了!這犁頭太沉,插入泥土深了推不動,淺了又耕不勻;而且隻能靠雙手使勁,耕不了半畝地,胳膊就酸得抬不起來;牛也累,有時候耕著耕著,牛就沒力氣了,還得歇半天才能繼續。”

旁邊另一位農民也附和道:“是啊,要是遇到硬一點的土地,還得兩個人一起推犁,一天下來,渾身骨頭都像散了架一樣。要是能有更省力的犁就好了。”

李逸蹲下身,仔細觀察那曲轅犁——犁身是木製的,犁頭是扁平的梯形鐵片,犁柄筆直,沒有任何輔助發力的裝置。他伸手摸了摸犁頭,又試著推動了一下犁身,果然感覺阻力很大,尤其是犁頭插入泥土時,需要用很大的力氣才能往前推。

“要是能把犁頭改一改,再加個省力的裝置,說不定就能輕鬆不少。”李逸心裡默默想道。他想起現代物理學中的“力學原理”——扁平的犁頭插入泥土時,與土壤的接觸麵積大,阻力也大;如果把犁頭改成弧形,接觸麵積變小,阻力就能減小;另外,人在推犁時,主要靠手臂發力,要是能加一個腳踏板,借助腿部的力量,就能節省不少體力。

這個想法一冒出來,就再也壓不下去。李逸站起身,興奮地對李父說:“父親,我有個想法!或許可以把曲轅犁改良一下,讓農民耕地更省力!”

李父愣了一下,隨即笑著說:“你一個開商鋪的,還懂改良農具?彆異想天開了。這曲轅犁是前朝能工巧匠改進的,已經用了幾十年,哪那麼容易再改?”

不僅李父不信,連旁邊的農民也搖著頭說:“公子,您就彆開玩笑了。這曲轅犁已經是最好用的犁了,改不了的。”

李逸卻很堅定:“父親,老丈,我不是開玩笑。我覺得可以把犁頭改成弧形,這樣插入泥土時阻力小;再在犁身上加個腳踏板,農民耕地時可以用腳踩踏板,借助腿部的力氣,這樣就能省力不少。我之前在商鋪裡改良過不少商品,都很成功,這次改良犁,肯定也能行!”

李父看著李逸認真的樣子,想起他之前改良肥皂、香囊、賬本的成功,心裡漸漸動搖了。他知道,李逸雖然年輕,卻總有一些奇思妙想,而且往往能付諸實踐,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好吧,你要是真有想法,可以試試。”李父點了點頭,“不過改良農具可不是小事,需要找專業的鐵匠和木匠,還需要反複試驗,你可得有耐心。”

“謝謝父親!”李逸興奮地說,“我這就回長安,找鐵匠師傅商量改良方案!”

當天下午,李逸就辭彆李父,獨自乘坐馬車返回長安。他沒有回李府,也沒有去“逸品軒”,而是直接前往西市的鐵匠鋪——西市有一家“王記鐵匠鋪”,鐵匠王師傅是長安有名的能工巧匠,之前“逸品軒”改良肥皂時用的鐵模具,就是出自他之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來到“王記鐵匠鋪”,李逸推開虛掩的店門,隻見王師傅正坐在火爐旁,揮舞著鐵錘,敲打一塊燒紅的鐵塊,火星四濺。

“王師傅,忙著呢?”李逸笑著打招呼。

王師傅抬起頭,看到是李逸,放下手中的鐵錘,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是李公子啊!今天怎麼有空來我這鐵匠鋪?是不是又要做什麼新模具?”

“這次不是做模具,是想請王師傅幫我改良一件農具。”李逸說著,從懷裡掏出一張紙,上麵畫著他設計的改良曲轅犁草圖——犁頭改成了弧形,犁身側麵加了一個小踏板,還標注了尺寸和細節。

王師傅接過草圖,仔細看了看,皺起了眉頭:“李公子,你這是想改良曲轅犁?這犁頭改成弧形,能行嗎?還有這腳踏板,加在犁身上,不是多此一舉嗎?”

“王師傅,這可不是多此一舉。”李逸解釋道,“你看,現在的犁頭是扁平的,插入泥土時,與土壤的接觸麵積大,阻力就大,農民推起來自然費力。要是改成弧形,接觸麵積變小,阻力就能減小,推起來就輕鬆多了——這就像咱們用刀砍木頭,鋒利的刀比鈍刀省力,因為鋒利的刀與木頭的接觸麵積小。”

他又指著草圖上的腳踏板:“現在農民耕地,隻能靠雙手和腰腹發力,時間長了容易累。加個腳踏板,農民可以用腳踩踏板,借助腿部的力氣推動犁身——咱們走路、跳躍,主要靠的就是腿部力量,比手臂力量大多了,這樣肯定能省力不少。”

王師傅聽得半信半疑——他打了一輩子鐵,做過無數農具,還是第一次聽說“接觸麵積”“借力”這些說法。他拿著草圖,反複琢磨著:“你說的這些道理,聽起來好像有點意思,可到底能不能行,誰也不知道。這曲轅犁用了幾十年,大家都習慣了,突然改了,農民不一定能接受。”

“王師傅,不試試怎麼知道不行呢?”李逸誠懇地說,“你想想,要是改良後的曲轅犁真的能省力,農民就能少受點累,多耕點地,來年的糧食收成也能提高不少。這不僅是為了農民,也是為了咱們大唐的糧食安全啊。”

他又補充道:“我知道改良需要成本,也需要時間。你放心,所有的材料費用、人工費用,都由我來出。要是改良成功了,以後農民都來買你做的改良犁,你這鐵匠鋪的生意也能更紅火;要是失敗了,損失也由我一個人承擔,不會讓你吃虧。”

王師傅看著李逸真誠的眼神,又想起之前李逸改良肥皂模具時的創新,心裡漸漸動了心。他知道,李逸是個說話算話的人,而且眼光獨到,說不定這次的改良,真能成。

“好吧,我就信你一次!”王師傅終於點頭,“不過我需要先做一個小模型,試試這弧形犁頭和腳踏板的效果,再做實際的犁。你給我三天時間,我先把模型做出來。”

“太好了!多謝王師傅!”李逸興奮地說,“需要什麼材料,你儘管說,我馬上讓人給你送來。”


最新小说: 誰家好人張嘴就是桀桀桀啊 關東藏寶錄 凡人吳普同 我可愛的妹妹怎麼可能是兄控? 逆神者:於黃昏的殘響 娛樂:退婚魔王後我火了 娛樂:楊蜜隱婚暗藏驚天秘密 重生都市之再生天地 紅警係統在都市的稱霸之路 江灣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