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的長安,暮色四合。東市的喧囂隨著夕陽西下漸漸淡去,唯有“逸品軒”東市店的燈籠早早亮起,暖黃的光暈透過雕花窗欞,映在青石板路上,與遠處宮城的剪影相映成趣。
李逸身著月白色錦袍,站在“逸品軒”東市店的樓頂。晚風拂過,吹動他衣擺的褶皺,也吹散了白日的燥熱。兩年前的這個時節,他還穿著沾滿酒漬的舊衫,在賭坊裡被債主追得四處逃竄;而如今,他腳下踩著的是自己一手創辦的商鋪樓頂,眼前是長安的萬家燈火,身後是足以支撐起一條產業鏈的事業——這兩年的蛻變,如同一場漫長的夢,卻比夢境更真實、更滾燙。
“在想什麼?”蘇瑤提著裙擺,輕輕走上樓頂。她今日穿了件藕荷色襦裙,發間簪著一支珍珠步搖,隨著腳步輕輕晃動,與樓頂的晚風相映成趣。她手中捧著一個食盒,裡麵是剛做好的桂花糕,還冒著淡淡的熱氣。
李逸回頭,接過食盒,笑著掀開蓋子:“在想兩年前的自己。那時候我大概還在西街的賭坊裡,為了幾貫錢和人爭得麵紅耳赤,哪能想到今日能站在這裡,看著長安的夜景。”
蘇瑤在他身邊站定,順著他的目光看向遠方。東市的商鋪漸漸收攤,街上的行人卻未減少,有提著燈籠回家的百姓,有結伴而行的學子,還有叫賣夜宵的小販,處處透著煙火氣。“我聽父親說過,你剛回長安時,確實……有些荒唐。”蘇瑤輕聲說道,語氣中沒有絲毫嘲諷,隻有溫柔,“但人總會成長的,你現在所做的一切,比長安城裡任何一個世家子弟都更有意義。”
李逸拿起一塊桂花糕,放入口中,清甜的香氣在舌尖散開。他想起兩年前剛穿越到唐朝時的狼狽:原主嗜賭成性,欠下三百貫賭債,家裡的祖宅被抵押,母親終日以淚洗麵,父親氣得臥病在床。那時候的他,連活下去都成問題,更彆說談什麼理想。
是“逸品軒”的第一塊玻璃鏡,讓他看到了希望。他用僅有的積蓄,改良玻璃製作工藝,做出比銅鏡清晰百倍的玻璃鏡,一經推出便轟動長安;接著,他又改良農具、製作肥皂,讓“逸品軒”的名聲越來越大,不僅還清了賭債,還贖回了祖宅。
後來,他創辦逸品學院,打破“唯有讀書高”的舊例,教平民子弟學算賬、種棉花、做工匠。如今學院已有三批學生畢業,種植班的學生讓關中的棉花畝產提高三成,工匠班的學生改良的紡織機讓長安的紡織效率翻倍,商業班的學生幫“逸品軒”打理著十家分店——這些成果,比任何財富都更讓他心安。
再到組建“逸品號”商船隊,從改良商船的尾舵,到獲得李治的許可,再到兩次前往東南亞貿易,帶回十倍利潤的貨物。如今“逸品號”已有三十艘商船,每年能為大唐帶來上萬貫的稅收,連東南亞的蕃商都知道,大唐有一支“逸品號”商船隊,載著最好的商品,也載著大唐的威名。
“兩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李逸輕聲感慨,“從賭債纏身的紈絝,到現在擁有‘逸品軒’產業鏈、逸品學院、‘逸品號’商船隊,我自己都沒想到,能走這麼遠。”
蘇瑤看著他,眼中滿是欣賞:“這不是運氣,是你應得的。你為百姓做的事,大家都看在眼裡。上次我去西市買布,布莊的老板還說,多虧了你教的種植技術,他家今年的棉花收成好,布的質量也提高了,生意比往年好了不少。還有逸品學院的學生,每次在街上遇到,都會主動和我打招呼,說要好好學本事,將來像你一樣,為大唐做實事。”
李逸心中一暖。他最在意的,從來不是財富和官位,而是百姓的認可。當初創辦學院、組建商船隊,初衷便是讓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如今聽到這些話,便覺得所有的辛苦都沒有白費。
兩人並肩站在樓頂,靜靜地看著長安的夜景。遠處的宮城燈火通明,像是鑲嵌在夜色中的寶石;東市的商鋪雖已收攤,卻仍有零星的燈籠亮著,如同夜空中的星辰;街上的行人漸漸稀少,偶爾傳來幾聲小販的吆喝,卻不顯得嘈雜,反而增添了幾分安寧。
“你看,這就是長安。”李逸指著遠方,語氣中滿是憧憬,“繁華、熱鬨,卻也藏著無數百姓的期盼。他們想要更好的生活,想要更便捷的工具,想要更廣闊的天地。而我,想讓‘逸品’成為承載這些期盼的載體。”
他頓了頓,轉頭看向蘇瑤,眼神堅定:“未來,我還要讓‘逸品軒’的分店開遍大唐的每一個州縣,讓百姓在任何地方都能買到咱們的商品;讓逸品學院培養更多的實用人才,不僅教種植、工匠、商業,還要教醫術、算術、律法,讓更多人有機會改變命運;讓‘逸品號’的商船走遍海外的每一個港口,把大唐的好東西帶出去,也把海外的特產帶回來,讓大唐的海上絲綢之路,比陸上絲綢之路更繁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蘇瑤看著他眼中的光芒,輕輕點頭,臉上露出溫柔的笑容:“我會陪你一起。無論是‘逸品軒’的擴張,還是學院的發展,或是商船隊的遠航,我都會在你身邊,幫你一起推動大唐的商業和民生發展。就像你說的,讓‘逸品’走向更多地方,讓更多百姓過上好日子。”
李逸心中一動,伸手握住蘇瑤的手。蘇瑤的手柔軟溫暖,輕輕回握住他。兩人相視一笑,無需更多言語,彼此的心意早已在晚風中共通。
就在這時,遠處的西街方向,一輛黑色的馬車緩緩駛過。馬車的窗簾被輕輕掀開,露出一張陰鷙的臉——正是被禁足三月剛解禁的張柬之。他看著“逸品軒”東市店樓頂的兩道身影,眼中閃過一絲怨毒。禁足的三個月裡,他每日都在想著如何報複李逸。如今他雖暫時失去了禦史大夫的職位,卻仍在暗中聯絡張氏家族的舊部,等待著再次扳倒李逸的機會。
“李逸,你等著。”張柬之低聲自語,眼中滿是狠厲,“今日你有多風光,他日我就讓你有多狼狽。張氏家族的榮耀,絕不能毀在你手裡!”
馬車漸漸遠去,消失在夜色中。樓頂的李逸和蘇瑤並未察覺這暗中的注視,仍在暢想著未來。但李逸心中清楚,前路絕不會一帆風順。
“逸品號”的海上貿易雖順利,卻已引起了其他蕃商的忌憚。上次從真臘國返航時,周海便曾提及,有幾艘不明身份的蕃商船隻,一直在暗中跟蹤“逸品號”,似乎在打探商船的航線和貨物情況。而且南海海域常有海盜出沒,雖暫無大規模襲擊,但隨著“逸品號”的商船越來越多,難保不會遭遇海盜的覬覦。
逸品學院的發展,也並非毫無阻礙。朝中的保守派官員,一直認為“百姓隻需種田織布,無需學習太多技藝”,多次在朝堂上暗示李逸“辦學過濫,恐亂了綱常”。隻是因李治的支持和學院的顯著成果,才暫時沒有公開反對。但隨著學院規模的擴大,保守派的反對聲音,恐怕會越來越強烈。
這些潛在的衝突,李逸早已看在眼裡。他知道,第一卷的結束,隻是一個新的開始。未來,他不僅要應對張柬之的報複,還要解決海上貿易的危機和學院發展的阻礙。但他並不畏懼,因為他身邊有蘇瑤的陪伴,有周海、阿福等忠誠的下屬,有逸品學院學生的支持,更有千千萬萬期待他的百姓。
夜色漸深,長安的燈火漸漸稀疏。李逸和蘇瑤並肩走下樓頂,回到“逸品軒”店內。店內的夥計們正在整理賬目,看到李逸和蘇瑤,紛紛笑著打招呼。
“李公子,蘇姑娘,今日東市店的營業額又破了紀錄,比昨日多了兩成!”賬房先生拿著賬本,興奮地說道。
“好!”李逸點點頭,“大家辛苦了,今日早點下班,明日咱們再繼續努力。”
夥計們齊聲應道,臉上滿是乾勁。他們知道,跟著李逸,不僅能賺到更多的錢,還能做有意義的事,讓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
李逸看著店內忙碌的夥計,又看了看身邊的蘇瑤,心中滿是感慨。兩年前,他還是個無人待見的紈絝;如今,他卻成了無數人信賴的“李公子”。這蛻變的背後,是汗水,是堅持,是對百姓的責任,也是對大唐的熱愛。
“走吧,我們回家。”李逸輕聲說道。
“好。”蘇瑤點頭,與他並肩走出“逸品軒”。
街上的晚風依舊溫柔,燈籠的光暈在地上投下長長的影子。兩人並肩走在青石板路上,腳步聲輕輕回蕩在夜色中。他們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會有風雨,會有挑戰,但隻要他們攜手同行,就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難,讓“逸品”的名字,響徹大唐的每一個角落,讓大唐的百姓,過上更幸福、更富足的生活。
第一卷,終。
伏筆待續:張柬之的暗中籌謀、南海海盜的覬覦、蕃商的貿易競爭、保守派官員的反對,將在第二卷中逐步展開,開啟李逸在大唐的全新征程。)
喜歡穿越唐朝當財子請大家收藏:()穿越唐朝當財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