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農具改良,初遇阻力_穿越唐朝當財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唐朝當財子 > 第69章 農具改良,初遇阻力

第69章 農具改良,初遇阻力(1 / 2)

正月二十的禦書房,晨光透過雕花窗欞,在案頭鋪展開一片暖金色的光斑。李治手中捧著李逸的奏折,逐字逐句地仔細閱讀,眉頭隨著內容的推進漸漸舒展——奏折中不僅詳細描述了工匠坊的困境,還附上了改良工具的圖紙與試驗數據,從雙動風箱的鼓風效率,到細齒鋸的人力節省,每一項都標注得清清楚楚,甚至還附上了十幾位工匠的簽名證詞,字裡行間滿是務實與真誠。

“工匠是大唐的根基,這話一點不假。”李治放下奏折,對侍立在旁的內侍說道,“傳戶部尚書王大人即刻覲見。”

半個時辰後,戶部尚書王克己匆匆趕來。他身著紫色官服,步履匆匆,卻在踏入禦書房時刻意放緩了腳步,眼神中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忐忑——昨日他已收到消息,李逸向陛下申請五萬貫專款,用於更換工匠工具、提高工匠工錢,而他早已暗中答應張柬之,要儘可能拖延撥款。

“臣王克己,參見陛下。”王克己躬身行禮,頭埋得極低。

“王卿免禮。”李治將李逸的奏折遞給他,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李逸的奏折你看了嗎?工匠坊的工具老舊不堪,工匠們待遇低下,連基本的生計都難以維持,這樣下去,如何能造出好的農具、好的軍需?五萬貫專款,戶部儘快撥付,不得拖延。”

王克己接過奏折,快速掃了幾眼,心中早已想好說辭。他抬起頭,麵露難色,語氣帶著幾分為難:“陛下,臣並非不願撥款。隻是五萬貫並非小數目,如今國庫雖充盈,卻需預留款項應對邊防軍需——突厥近日在邊境蠢蠢欲動,兵部已申請三萬貫用於加固城防;江南地區又因去年暴雨,需兩萬貫用於賑災。若是將五萬貫撥給工部,恐怕會影響邊防與賑災,還請陛下三思。”

他這番話,看似句句在理,實則是在故意誇大困難——邊防的三萬貫早已撥付,江南賑災的兩萬貫也已籌備妥當,他不過是想以此為借口,拖延給李逸的撥款。

李治皺起眉頭,手指輕輕敲擊著案麵。他自然知道國庫的情況,王克己的話顯然有誇大之嫌。“王卿,邊防與賑災重要,工匠的生計就不重要了?”李治的語氣沉了下來,“去年臘月,若不是李逸的防疫方案,長安城南不知要多死多少百姓;如今他要改良工具、提高工匠待遇,也是為了讓工匠能造出更好的農具,讓百姓能有更好的收成。這筆錢,不僅是給工匠的,更是給百姓的,必須撥!”

王克己心中一慌,沒想到陛下態度如此堅決。他還想再辯解,卻對上李治銳利的目光,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是,臣……臣這就安排,儘快將專款撥到工部。”他躬身應道,聲音中帶著幾分不情願。

離開禦書房後,王克己立刻讓人給張柬之送信,告知陛下已下令撥款,無法拖延。張柬之接到消息時,正在與趙德昌商議如何阻撓李逸,看完信後,他冷笑一聲:“撥款可以,但咱們可以在‘時間’上做文章。讓戶部以‘賬目核對’‘庫銀盤點’為由,拖延幾日再撥款,就算李逸拿到錢,也會錯過最佳的工具製作時間。”

王克己心領神會,立刻吩咐戶部的官員,故意放慢撥款流程——先是以“賬目需層層核對”為由,拖延了五日;接著又說“庫銀需重新盤點,避免短缺”,再拖延五日。直到正月三十,這筆五萬貫的專款才遲遲撥到工部的賬戶上。

此時的工匠坊內,工匠們早已按捺不住期待。老鐵匠王大爺每天都會去工部衙門詢問撥款情況,得知專款終於到賬時,他激動地拉著身邊的工匠們歡呼:“錢到了!錢終於到了!咱們很快就能用上新工具了!”

李逸拿到專款後,沒有絲毫耽擱,立刻安排工匠坊采購優質鐵料、木材,組織工匠們按照改良圖紙,製作雙動風箱、細齒鋸和改良織布機。鐵工坊內,工匠們圍著新采購的鐵料,興奮地討論著:“這鐵料真好,比之前庫房裡的那些強十倍!”“有了好鐵料,咱們一定能造出最好的風箱!”

李逸親自在鐵工坊督工,指導工匠們按照圖紙製作雙動風箱——這種風箱有兩個木箱,通過連杆連接,拉動時兩個木箱交替鼓風,效率比傳統單動風箱高一倍。工匠們學得很快,不到三日,便造出了第一台雙動風箱。當李逸親自拉動風箱,看著爐中的炭火瞬間變得通紅時,工匠們紛紛鼓掌,眼中滿是喜悅。

“太好了!這風箱真好用!”王大爺激動地說道,“有了這風箱,咱們打鐵再也不用費力鼓風了,一天能多打十幾件農具!”

然而,就在工匠們熱火朝天地製作改良工具,進度已完成一半時,工部侍郎趙德昌卻帶著幾位老臣,突然來到工匠坊。他看著正在製作的雙動風箱和細齒鋸,臉色瞬間沉了下來。

“李郎中,你這是在做什麼?”趙德昌走到李逸麵前,語氣帶著幾分質問,“這雙動風箱的圖紙,從未經過工部的正式審議,你就貿然組織工匠製作,若是出了質量問題,誰來負責?還有這細齒鋸,我看了圖紙,耗費的鐵料比傳統鋸子多三成,這不是浪費公款是什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逸早已料到保守派會從中作梗,他平靜地從隨從手中接過一本厚厚的試驗記錄冊,遞給趙德昌:“趙大人,這是雙動風箱和細齒鋸的試驗記錄。雙動風箱我已在逸品學院的工匠班試驗了一個月,每日記錄鼓風效率和鐵器質量,結果顯示,它的效率比傳統風箱高一倍,打出的鐵器硬度也提高了三成;細齒鋸雖然鐵料多,但鋸木速度快三倍,原本兩人一天才能鋸完的木材,如今一人半日便可完成,長遠來看,反而能節省人力和時間成本。這些數據都有工匠和學院學生的簽名,大人可以仔細查看。”

趙德昌接過記錄冊,卻連翻都沒翻,便扔回給李逸,冷哼道:“哼,學院的試驗豈能當真?工部做事,講究的是穩妥,是遵循舊例!這些新奇玩意兒,從未在全國推廣過,誰知道會不會出問題?我看,這些改良工具還是先擱置,等上報朝廷,經過工部、戶部、禮部三部門聯合審議後再說。”

“三部門聯合審議?”李逸皺起眉頭,“趙大人,春耕在即,若是等三部門審議完,至少需要一個月,到時候春耕已過,工匠們就算有了新工具,也無法及時造出農具,會影響百姓的春耕!”

“那也不能冒失行事!”趙德昌語氣強硬,“舊例之所以能沿用多年,就是因為穩妥可靠。你這些改良工具若是出了問題,導致農具供應不足,這個責任你擔得起嗎?”

旁邊的幾位工部老臣也紛紛附和:“是啊,李郎中,穩妥為上。”“咱們還是按舊例來,先審議,再推廣,免得出問題。”

李逸看著眼前這些固執己見的保守派,心中滿是憤慨。他們口中的“穩妥”,不過是維護自身利益的借口;他們所謂的“舊例”,不過是阻礙改革的枷鎖。他知道,與他們爭辯毫無意義,唯一的辦法,就是再次向陛下求助。

“既然趙大人堅持要審議,那我便再寫奏折,向陛下稟報改良工具的試驗數據和春耕的緊迫性,請陛下定奪。”李逸語氣平靜,卻帶著幾分不容置疑的堅定。

趙德昌沒想到李逸會直接找陛下,臉色瞬間變了變。他原以為李逸會忌憚工部的“舊例”,乖乖擱置改良工具,卻沒想到李逸如此強硬,竟一點都不給他麵子。“你……你隨意!”趙德昌咬著牙說道,心中卻滿是不安——他知道,陛下對李逸信任有加,若是看到試驗數據,很可能會支持李逸。


最新小说: 八零通14年,從撿垃圾發家 告白指令請簽收 賽博:反派女高,在線被通緝 我的味道我作主 混沌幻靈珠:我執斧辟命 末日遊戲:我左手複製右手空間! 時燼:異獸囚籠 穿越星際:太後娘娘氪金養崽記事 網遊:我啟動了眾生平等器 七零嬌妻超會撩,禁欲大佬寵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