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洞察稅製弊端,李逸深思改革路_穿越唐朝當財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唐朝當財子 > 第96章 洞察稅製弊端,李逸深思改革路

第96章 洞察稅製弊端,李逸深思改革路(1 / 2)

春日的長安,總帶著幾分慵懶的繁華。朱雀大街上,商販的叫賣聲此起彼伏,綢緞莊的夥計站在門口招攬客人,香料鋪的香氣飄出半條街,往來的行人穿著春衫,臉上帶著閒適的笑容。可李逸漫步在這熱鬨的街市中,眉頭卻始終緊鎖,目光掠過眼前的繁華,落在那些藏在街角、略顯局促的身影上——他要找的,不是錦衣玉食的貴族,而是被現行稅製壓得喘不過氣的平民百姓。

走到西市南側的小巷口,李逸看到了賣菜的王二。王二推著一輛破舊的獨輪車,車上擺著幾捆青菜、蘿卜,他正一邊給客人稱菜,一邊低聲歎氣。李逸走上前,假裝買菜,隨口問道:“王大哥,看您愁眉苦臉的,是生意不好做?”

王二稱好菜,接過銅錢,無奈地搖了搖頭:“生意還行,就是這稅太重了。咱們按戶繳稅,不管賺多賺少,每月都得交五十文。我這菜攤,好的時候一天能賺三十文,差的時候才十幾文,除去成本,每月能剩下一百文就不錯了,一半都得繳稅,日子緊巴巴的。”

他指了指不遠處的一家酒樓,聲音壓低了幾分:“你看那家‘醉仙樓’,老板是吏部李尚書的遠親,說是按戶繳稅,可人家一年繳的稅,還沒我半年多!咱們小老百姓,沒靠山,隻能老實交錢,哪敢跟他們比?”

李逸心中一沉,又走到巷尾的一家裁縫鋪。鋪主是位姓陳的老漢,正戴著老花鏡縫補衣裳,鋪子裡冷冷清清。“陳老漢,您這鋪子怎麼沒客人?”李逸問道。

陳老漢放下針線,歎了口氣:“客人少,繳完稅更沒剩多少了。我這鋪子,每月營業額也就五百文,除去布料成本,利潤不到兩百文,可按戶繳稅,每月得交八十文,再加上房租,能不虧就不錯了。前陣子隔壁的鐵匠鋪,就是因為繳不起稅,關門了。”

離開西市,李逸又騎馬去了長安城外的村落。農戶張老漢的家,低矮的土坯房,院牆多處開裂,院子裡曬著少量的穀子。張老漢正坐在門檻上,拿著算籌計算今年的收成,看到李逸,連忙起身迎接。

“李郎君,您怎麼來了?快進屋坐。”張老漢熱情地招呼,卻難掩臉上的愁容。

“張大叔,今年收成怎麼樣?”李逸坐下,看著桌上的算籌。

“收成還行,一畝地收了兩石穀子,可稅也重啊!”張老漢拿起算籌,算了起來,“我家有三畝地,按戶繳稅,每年得交兩石穀子。今年收成六石,除去稅,再留兩石當種子,剩下的兩石,夠全家四口人吃半年,下半年還得靠種些雜糧度日。要是遇上災年,收成都不夠繳稅,隻能借錢,利滾利,更難還了。”

他指著村東頭的一片田地:“那是戶部王侍郎家的田,有一百多畝,說是按戶繳稅,可人家年年都以‘災年減產’為由,申請減稅,實際繳的稅,還沒我這三畝地多。咱們小農戶,沒文化,沒靠山,隻能眼睜睜看著他們避稅,自己苦熬。”

接連幾日,李逸走遍了長安的市集、村落,還去了幾家世家經營的產業——尚書府的綢緞莊,賬本上寫著“月營業額五千文”,實際卻能賣到兩萬文;將軍府的糧鋪,靠著“軍糧儲備”的名義,常年免稅;甚至有世家將商鋪掛靠在“寺廟產業”名下,借著“寺廟免稅”的政策,一分錢稅都不用交。

回到府中,李逸將調研的情況整理成筆記,又從戶部借來近五年的稅收卷宗,在書房裡翻看到深夜。卷宗上的數據,更直觀地暴露了稅製的弊端:

平民稅負占比高:長安城內,占總戶數80的平民小商販、農戶),繳納的稅收占總稅收的60,而他們的總收入,僅占全城總收入的30;

世家稅負占比低:占總戶數20的世家、富商,繳納的稅收僅占總稅收的40,他們的總收入卻占全城總收入的70;

避稅漏洞多:世家常用的避稅手段有“虛報營業額”“掛靠免稅名義”“申請虛假減免”等,僅去年一年,因避稅流失的稅收,就達五十萬貫。

“按戶征稅,看似公平,實則最不公平。”李逸合上卷宗,揉了揉疲憊的眼睛,心中滿是憂慮。他想起之前推動的製糖改革、科舉改革,都是為了“實用利民”,而稅製改革,關乎每一個百姓的生計,更是刻不容緩。

接下來的幾日,李逸閉門不出,反複琢磨改革方案。他想起在天竺考察時,當地有“按收入征稅”的做法;也想起蘇瑤女紅坊的賬本管理,清晰記錄營業額,便於核算。結合大唐的實際情況,他漸漸有了思路:推行“按資產征稅”,根據商戶、農戶的實際資產與收入,製定不同的稅率,兼顧公平與民生。

為了讓方案更可行,李逸還特意找來老張商議。老張跟隨李逸多年,熟悉商業與民生,聽完李逸的想法,他有些擔憂:“郎君,按資產征稅是好,可世家肯定反對——他們的產業多,按資產征稅,得繳不少錢,肯定會找借口阻撓。而且如何核算資產,如何防止虛報,也是個難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些我都考慮過。”李逸點頭道,“核算資產方麵,商戶需建立詳細賬本,記錄每日營業額,官府定期抽查,若發現虛報,加倍處罰;農戶則按‘土地畝數’與‘收成’核算,土地分等級上等田、中等田、下等田),收成按當年實際情況統計,由村裡的裡正與農戶共同簽字確認,確保真實。”

他頓了頓,補充道:“為了照顧貧困農戶,還可以推行‘以工抵稅’——農戶若繳不起稅,可申請去官府的工程項目如修水渠、鋪路、維護驛站)做工,按做工天數抵稅,一天抵五文錢,既減輕農戶經濟壓力,又能為國家基礎建設出力。”

老張聽後,點頭讚同:“這樣一來,既公平,又照顧了平民,還能增加官府的工程人力,確實可行。隻是逸品軒作為大商戶,按營業額征稅,得繳不少錢,會不會影響利潤?”

“逸品軒要率先垂範。”李逸堅定地說,“我已讓賬房整理逸品軒的營業額,按5的稅率核算,每月主動繳稅,公開賬本,讓其他商戶看到,按資產征稅並非苛政,而是公平合理的製度。隻有我們帶頭,才能讓改革推行得更順利。”

又經過三日的完善,李逸終於完成了《稅製改革建議書》,詳細闡述了現行稅製的弊端與改革方案:

一、現行稅製三大弊端

稅負不均:按戶征稅,不考慮收入差異,平民稅負占比過高,世家稅負占比過低,違背公平原則;

避稅漏洞多:世家利用人脈、政策,通過虛報、掛靠、虛假減免等手段避稅,導致國家稅收流失;


最新小说: 家族反哺,我即巔峰! 彆找了皇帝被我帶去修仙了 極拳暴君之從橫壓一世到征伐萬界 玄黃衛道錄 幼崽超凶噠,皇帝太後她都打 洪荒:女媧造人,我證道混元 輪回百世,開局無限白粥! 我在大奉加點成道祖 源心宇宙 修仙,所有人都以為她背景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