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伏筆與展望:同心望長安,壯誌繪宏圖_穿越唐朝當財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唐朝當財子 > 第150章 伏筆與展望:同心望長安,壯誌繪宏圖

第150章 伏筆與展望:同心望長安,壯誌繪宏圖(1 / 1)

婚禮的喧囂漸漸散去,長安的夜色已濃。逸品軒的樓頂,晚風帶著正月的微涼,拂過李逸與蘇瑤的發梢。兩人並肩倚在欄杆上,手中各握著一杯溫熱的葡萄佳釀,目光望向遠處的長安城——街道上的燈籠仍在閃爍,像撒在夜幕中的星辰;大明宮的輪廓在夜色中隱約可見,透著皇家的莊重;更遠處的泉州港方向,偶爾還能看到零星的煙花,那是“逸品號”船員仍在為他們的婚禮慶賀。

“今天的婚禮,比我想象中還要熱鬨。”蘇瑤輕輕抿了一口酒,語氣中滿是感慨。她想起白天百姓們歡呼的笑臉、官員們真誠的祝福、學子們熱鬨的表演,心中滿是溫暖——這場婚禮,早已不隻是他們兩人的喜事,而是所有為民生努力的人的共同慶典。

李逸點點頭,目光落在手中的酒杯上,杯中的酒液映著遠處的燈火,像盛著一捧星光。“這熱鬨的背後,是百姓對‘務實利民’的認可。”他輕聲說道,“他們知道,我們成婚,意味著未來會有更多民生工程落地,會有更多改革惠及他們。這份期待,既是動力,也是責任。”

蘇瑤側頭看向李逸,眼中滿是堅定:“逸哥哥,我們成婚了,以後就是真正的並肩作戰。未來的路,無論遇到多少困難,我都會陪著你,一起為百姓辦事,一起推動大唐的繁榮。”

李逸握住蘇瑤的手,指尖傳來她的溫度,心中滿是力量。他抬頭望向深邃的夜空,緩緩說出了心中的規劃:“瑤兒,未來我們有三件事,要一起完成。”

“第一件,是繼續拓展海上貿易,讓‘逸品’品牌走向更遠的國家。”李逸的目光望向泉州港的方向,語氣中滿是憧憬,“如今‘逸品號’已打通真臘、天竺、波斯、大食的航線,但這還不夠——我聽說,大食的商人能通過紅海抵達非洲的桑給巴爾,那裡盛產黃金與象牙;還有拜占庭帝國,位於歐洲的東端,對大唐的絲綢與瓷器需求量極大。未來,我們要派‘逸品號’的船隊,跟著大食商人的航線,前往桑給巴爾與拜占庭,建立新的貿易據點。”

他頓了頓,補充道:“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還要做三件事:一是在泉州港擴建船廠,打造更堅固、更適合遠洋的商船,增加船隊規模,從現在的二十艘擴展到五十艘;二是讓逸品學院航海科的學子,跟著‘逸品號’的老船長實習,積累遠洋經驗,培養更多專業的航海人才;三是與大食的商會建立更深入的合作,讓他們為我們的船隊提供航線指引與物資補給,降低遠洋風險。”

蘇瑤眼中閃過驚喜:“這個計劃太好了!若能將‘逸品’的品牌賣到非洲與歐洲,不僅能充實國庫,還能讓大唐的文化與技術傳播到更遠的地方。我可以讓逸品女紅坊設計更具大唐特色的絲綢紋樣,比如將‘民生圖’繡在絲綢上,讓海外的人也能了解大唐的民生改革成果。”

“第二件事,是協助李治穩定皇位,推動更多民生改革。”李逸的語氣變得沉穩起來,目光轉向大明宮的方向。他知道,唐太宗的身體日漸衰弱,魏王李泰與世家官員絕不會輕易放棄爭奪皇位,未來的朝堂,定會有一場激烈的較量。“李治仁厚,卻不夠果決,需要我們在旁輔佐——一方麵,我們要幫他收集李泰與世家勾結的證據,在合適的時機呈給太宗,讓太宗看清李泰的真麵目;另一方麵,我們要幫他做出更多民生實績,比如在河北推廣新的棉花種植技術,在江南修繕水利工程,讓百姓更認可他的治理能力。”

他握住蘇瑤的手,加重了語氣:“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守住逸品學院與市舶司分司這兩個‘民生支柱’——這是我們推動改革的根基,絕不能讓李泰與世家勢力滲透。若未來李治登基,我們要以這兩個機構為依托,推動更多改革: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技藝科科舉,讓更多實用人才入朝;完善鹽鐵監管製度,徹底杜絕私鹽販賣;擴大‘平價商品’的範圍,除了婚慶係列,還要推出平價的農具、布匹、藥品,讓百姓能買到實惠的生活必需品。”

蘇瑤點點頭,眼中滿是認同:“我會幫你——逸品學院的事務,我可以多分擔一些,定期去學院視察,了解學子們的學習情況;市舶司分司的貿易報表,我也可以幫你審核,確保稅收公平,沒有官員從中舞弊。我們要讓李治知道,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有我們,有百姓,有所有支持改革的人,他一定能穩定皇位,推動大唐的民生更上一層樓。”

“第三件事,是培養學院的學生,為大唐儲備更多實用人才。”李逸的目光轉向逸品學院的方向,那裡的燈火雖已熄滅,卻承載著大唐未來的希望。“如今逸品學院已培養出一批優秀的畢業生,他們在戶部、工部、地方官府、‘逸品號’船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這還不夠——大唐的民生改革,需要更多懂農、懂工、懂商、懂醫的人才,需要更多能紮根基層、切實解決百姓難題的人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詳細規劃道:“未來,我們要擴大逸品學院的規模,在江南、蜀地、涼州設立分院,讓更多偏遠地區的學子能有機會入學;要增設更多實用學科,比如‘水利科’,培養能修繕水渠、治理洪澇的人才;‘製糖科’,培養能改良製糖技術、提高蔗糖產量的人才;‘畜牧科’,培養能改良牲畜品種、提高畜牧業產量的人才。同時,我們還要與地方官府合作,為學院的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農科學子去農田實習,工科學子去工坊實習,醫科學子去鄉村醫療站實習,讓他們在實踐中積累經驗,畢業後能更快地投入到民生改革中。”

蘇瑤笑著說:“我還可以讓逸品女紅坊與學院的工科合作,共同改良紡織技術——比如研發更高效的織布機,設計更舒適的布料,讓百姓能穿上更實惠、更耐用的衣服。學院的學生有知識,女紅坊的繡娘有經驗,兩者結合,定能研發出更多惠及民生的技術。”

兩人靜靜地站在樓頂,晚風拂過,帶著遠處傳來的隱約歡聲笑語。李逸看著蘇瑤的側臉,在燈火的映照下,她的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像蘊藏著一整個春天的生機。他知道,未來的路不會一帆風順——魏王李泰的阻撓、世家官員的反對、遠洋貿易的風險、改革推進的困難,都是他們需要麵對的挑戰。但隻要他們同心同德,堅守“務實利民”的初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瑤兒,你還記得太宗賜給我的那把玉尺嗎?”李逸突然說道,“玉尺上刻著‘丈量民生,不失分毫’,這不僅是太宗的囑托,也是我們未來的準則。無論我們推動多少改革,拓展多少貿易,培養多少人才,都要以‘民生’為標尺,確保每一項舉措都能真正惠及百姓,確保每一分錢都能用到實處。”

蘇瑤點點頭,握住李逸的手更緊了:“我記得。未來,我們要一起用這把玉尺,丈量出大唐更廣闊的民生天地,丈量出百姓更幸福的生活。”

夜色漸深,長安的燈火漸漸稀疏,唯有逸品軒樓頂的兩人,仍在望著遠方,規劃著未來。他們的對話,像一顆種子,播撒在大唐的土地上,未來終將長成參天大樹;他們的約定,像一盞明燈,照亮了大唐的民生之路,未來終將指引更多人為繁榮與幸福而努力。

李逸知道,這場婚禮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未來,他將與蘇瑤攜手,在朝堂的風雨中守護改革成果,在遠洋的波濤中開拓貿易新篇,在學院的講堂上培育未來希望。他們的故事,將繼續在大唐的土地上書寫,而大唐的民生,也將在他們的努力下,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遠處的夜空,一顆流星劃過,拖著長長的尾巴,像為他們的未來送上祝福。李逸與蘇瑤相視而笑,眼中滿是對未來的堅定與期待——同心望長安,壯誌繪宏圖,他們的未來,大唐的未來,都將在“務實利民”的初心下,走向更廣闊、更繁榮的明天。

喜歡穿越唐朝當財子請大家收藏:()穿越唐朝當財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精靈:關於我擁有波導之力這件事 我是支教老師 盜墓:我的古樓超級護短 倒影錯層 鋼鐵時代:從洪武開始 黃天當道之黃巾風雲 我在大周是天子 紅樓夢現代文完全版 都陸地神仙了,還搶我奶茶? 狩獵82:從做彈弓開始養姐妹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