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科技改變生活(上)—— 農具革新的落地_穿越唐朝當財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唐朝當財子 > 第153章 科技改變生活(上)—— 農具革新的落地

第153章 科技改變生活(上)—— 農具革新的落地(1 / 1)

八月的長安,驕陽似火,熱氣騰騰的空氣中彌漫著一絲焦灼。皇家科學院的工坊內,爐火熊熊,打鐵聲、錘擊聲交織成一曲激昂的樂章。李逸身著素袍,頭戴方巾,手持圖紙,穿梭在工坊之間,眼神中滿是專注與期待。

“陛下已經正式批準皇家科學院成立,這是大唐科技發展的重要契機。我們肩負著改良農具、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重任,切不可有絲毫懈怠。”李逸對圍在身邊的工匠、學者們說道,聲音堅定而有力。

此前,李逸深入民間調研,親眼目睹了農民們在土地上辛勤勞作的艱辛。傳統的直轅犁耕地費力,效率低下;筒車取水不穩定,難以滿足農田灌溉的需求。“民以食為天,若能改良農具,讓百姓輕鬆種地,多打糧食,大唐何愁不繁榮昌盛?”李逸暗下決心。

在逸品學院工科畢業生陳舟、王杏等人的協助下,李逸帶領團隊開啟了農具改良的征程。他們日夜鑽研古籍,從《齊民要術》《耒耜經》中尋找靈感;又走訪各地工匠,收集民間智慧。經過無數次的討論、試驗,“曲轅犁3.0”的雛形逐漸在圖紙上呈現。

曲轅犁3.0:自動除草,效率飆升

曲轅犁自唐代出現以來,已成為農耕的重要工具,但李逸團隊並不滿足於此。他們在曲轅犁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創新。

“陳舟,這自動除草裝置的設計,關鍵在於鐵齒的間距和角度。既要保證能有效除草,又不能損傷莊稼。”李逸指著圖紙,對陳舟說道。

陳舟點頭應道:“李大人放心,我們已經反複測算,將鐵齒安裝在犁頭兩側,呈45度角傾斜,間距根據常見農作物的行距設定為6寸。這樣,犁地時鐵齒就能順勢將雜草連根拔起。”

工匠們按照設計,打造出了自動除草裝置的樣品——一排小巧而鋒利的鐵齒,安裝在特製的支架上,與犁頭完美銜接。為了測試效果,李逸帶領眾人來到長安郊外的農田。

農夫老吳牽著黃牛,駕著曲轅犁3.0緩緩前行。隨著犁鏵入土,鐵齒快速轉動,所到之處,雜草紛紛被清除,土地被翻得鬆軟平整。“這玩意兒可太神了!以前犁完地還得彎腰除草,一天下來,腰酸背痛。現在可好,犁地除草一次搞定,效率起碼提高了三成!”老吳興奮地說道,臉上洋溢著喜悅。

經過多次田間試驗和改進,曲轅犁3.0正式定型。它不僅保留了曲轅犁操作靈活、省力的優點,還通過自動除草裝置,大大提高了耕地效率,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

改良筒車:木質齒輪,晝夜灌溉

解決了耕地問題,灌溉難題也擺在了李逸麵前。傳統筒車多采用竹製齒輪,容易磨損,使用壽命短,且隻能依靠水流自然推動,在水流較緩時,灌溉效果大打折扣。

“竹子雖輕巧,但質地不夠堅硬。我們能否用木材製作齒輪,提高筒車的耐用性?”李逸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王杏思考片刻後說:“李大人,用木材製作齒輪可行,但需選用優質硬木,經過特殊處理,增強其耐磨性。另外,我們可以在筒車上加裝一個蓄力裝置,利用水流的衝擊力帶動齒輪轉動,將多餘的能量儲存起來,這樣即使在水流較小時,也能保證筒車持續運轉,實現晝夜灌溉。”

說乾就乾,團隊成員四處尋找合適的木材,最終選定了產自西域的胡楊木。這種木材質地堅硬,耐腐蝕,經過蒸煮、晾曬、上漆等多道工序處理後,製成的齒輪堅固耐用。

在工坊裡,工匠們小心翼翼地將一個個木質齒輪安裝在筒車上,調整好齒輪的咬合度和傳動比。為了測試改良筒車的性能,他們在工坊旁挖了一條人工水渠,模擬不同的水流條件。

當水流衝擊筒車時,木質齒輪平穩轉動,帶動竹筒將水提升到高處,再倒入灌溉渠道。即使水流變緩,蓄力裝置開始發揮作用,筒車依然運轉不停。“太好了!這樣一來,江南地區的水田灌溉問題就能得到有效解決。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都能保證農田有充足的水源。”李逸看著運轉的筒車,欣慰地笑了。

試點推廣:成效顯著,民心所向

農具改良成功後,如何讓它們真正走進千家萬戶,發揮作用,成為李逸麵臨的下一個挑戰。他聯合戶部,製定了詳細的試點推廣計劃,選取了長安周邊10個縣作為試點區域,免費為農戶提供改良後的農具,並派專人進行技術指導。

然而,推廣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一開始,許多農戶對新式農具心存疑慮。“這新玩意兒看著怪模怪樣的,能好用嗎?彆到時候地沒種好,還把牛累壞了。”一位老農擔憂地說。

為了消除農戶的顧慮,李逸和團隊成員親自到田間地頭,為農戶示範操作新式農具。他們耐心講解農具的使用方法、優點以及維護要點,讓農戶們親眼看到新式農具的高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長安縣的一片農田裡,李逸親自駕駛著曲轅犁3.0,為圍觀的農戶展示耕地效果。“大家看,這曲轅犁3.0操作簡單,一個人就能輕鬆駕馭。而且,它的自動除草裝置能把雜草清理得乾乾淨淨,為莊稼生長創造良好環境。用了它,不僅能節省時間和人力,還能提高糧食產量。”李逸邊演示邊說道。

農戶們看著平整的土地和被清除的雜草,漸漸心動了。一些膽大的農戶率先嘗試使用新式農具,結果發現效果確實如李逸所說。消息傳開後,越來越多的農戶主動要求使用改良農具。

隨著秋收季節的臨近,試點縣的農田裡一片金黃。經過統計,使用改良農具的農戶,糧食畝產平均提升了25。原本貧瘠的土地,如今也收獲了沉甸甸的果實。

“多虧了李大人的好主意,讓我們用上了這麼好的農具。今年這收成,比往年多了好幾鬥糧食!”一位農戶激動地說。

為了表達對李逸的感激之情,農戶們自發在村口立起了“惠民碑”,上麵刻著“李公農聖,恩澤萬民”八個大字。民間也開始流傳起“李公農聖”的美譽,李逸的聲望在百姓中如日中天。

李逸深知,農具革新隻是科技改變生活的第一步。未來,他將繼續帶領皇家科學院的團隊,在水利、種植、養殖等領域深入研究,為大唐的農業發展、百姓的幸福生活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皇家科學院的工坊上,映照著李逸忙碌的身影。他望著遠方的農田,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在他的努力下,大唐的科技之花正悄然綻放,為這個古老的帝國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喜歡穿越唐朝當財子請大家收藏:()穿越唐朝當財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龍軀 拜金獵手:開局反殺成首富 帶貨大唐:開局請李世民嗦泡麵 缺錢的我,隻好練武 蓮花樓:異世生存手劄 放肆!我是世間唯一的女帝尊! 獨自升級從變身少女開始 廢柴師姐,劍斬萬界氣運劫 反派:合歡聖子,女主跪求我放過 喵仙宗主:從貓薄荷開始證道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