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北城外的戰場上,硝煙漸漸散去。
曹操立馬於高坡之上,望著眼前密密麻麻的黃巾軍降卒,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經過三個多月的征戰,青州數十萬黃巾軍儘數被他平定。
其中願意歸降的士兵多達三十餘萬,隨行的百姓更是超過百萬。
“主公,降卒和百姓已經清點完畢,請主公示下。”
夏侯惇翻身下馬,來到曹操麵前拱手稟報。
曹操點了點頭,目光掃過下方的降卒。
這些人大多是流離失所的百姓,因生活所迫才加入黃巾軍,眼中雖有惶恐,卻也透著一絲對安穩生活的渴望。
“傳我命令,凡是願意歸降的士兵,一律編入軍中,不願從軍的,發放糧食和農具,遣返家鄉務農。”
“主公英明!”
夏侯惇高聲應諾,轉身去傳達命令。
接下來的數日,曹操開始對降卒進行篩選。
他命許褚、典韋等人負責挑選,將那些身強力壯、有戰鬥經驗的士兵挑選出來,組成一支新的軍隊,命名為“青州兵”。
這支軍隊人數多達五萬,皆是精銳之士,戰鬥力極強。
其餘的降卒則被遣返。
曹操還下令在青州境內開墾荒地,發放種子,幫助百姓恢複生產。
百姓們感激涕零,紛紛稱讚曹操的仁德。
一時間,曹操的聲望在青州境內達到了頂峰,不少有識之士也紛紛前來投奔。
這日,曹操正在府中處理政務,門外突然傳來通報:“主公,門外有兩人求見,自稱荀彧、荀攸,說是從潁川前來投奔。”
曹操聞言,猛地站起身,眼中滿是驚喜。
他早就聽聞潁川荀彧、荀攸叔侄二人素有才名。
荀彧更是有“王佐之才”的美譽,沒想到他們竟然主動前來投奔。
“快請!”
片刻後,兩名文士緩步走入府中。
為首一人身著白色長衫,麵容俊朗,氣質儒雅,正是荀彧。
身後那人身著青色長衫,身材略顯單薄,眼神中透著睿智,便是荀攸。
兩人見到曹操,拱手行禮:“在下荀彧荀攸),拜見曹公。”
曹操連忙上前扶起兩人,笑道:“文若、公達能來投奔,真是如虎添翼啊!快請坐。”
三人落座後,曹操問道:“不知兩位先生為何選擇投奔我?”
荀彧微微一笑,說道:“如今天下大亂,諸侯割據,唯有曹公心懷天下,體恤百姓。
平定青州黃巾,安撫百姓,此等仁德之舉,天下諸侯無人能及。
我等願輔佐曹公,平定亂世,恢複漢室正統。”
曹操聞言,心中大喜,說道:“若能得兩位先生相助,何愁天下不定!
從今往後,文若便任司馬,掌管軍中政務。
公達任軍師,為我出謀劃策。”
荀彧、荀攸連忙起身道謝:“多謝曹公信任!”
自此,荀彧、荀攸成為曹操麾下的重要謀士,為曹操出謀劃策,深得曹操信任。
沒過幾日,又有一人前來投奔。
此人名為程昱,字仲德,東郡東阿人,素有謀略。
曹操聽聞程昱前來,親自出門迎接。
程昱見到曹操,拱手道:“聽聞曹公平定青州,招攬賢才,在下不才,願為曹公效力。”
曹操大喜,任命程昱為壽張令,負責地方政務。
隨著曹操的聲望日益提高,前來投奔的賢才越來越多。
這日,郭嘉、劉曄二人結伴而來。
郭嘉字奉孝,潁川陽翟人,自幼聰慧,善於謀略,被稱為“鬼才”。
劉曄字子揚,淮南成德人,出身名門,精通兵法韜略。
曹操見到二人,心中激動不已。
他早就見識過郭嘉的能力,深知其才能。
“奉孝、子揚能來,真是太好了!”
郭嘉笑道:“曹公雄才大略,日後必成大業,我等願追隨曹公,共創一番事業。”
曹操任命郭嘉為司空軍祭酒,劉曄為司空倉曹掾,讓他們參與軍機要務。
此後,滿寵、呂虔、毛玠、於禁等人也紛紛前來投奔。
滿寵字伯寧,山陽昌邑人,為人正直,善於斷案。
呂虔字子恪,任城人,武藝高強,且善於治理地方。
毛玠字孝先,陳留平丘人,善於理財。
於禁字文則,泰山钜平人,武藝高強,治軍嚴明,是難得的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