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敵後烽火_明末穿越,闖王一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3章 敵後烽火(1 / 2)

凜冽的寒風如無形的刀鋒,呼嘯著刮過南京城外的廣袤田野,卷起地上枯黃的草屑和塵土,在空中打著淒厲的旋兒。昔日稻浪翻滾、孕育繁華的沃土,如今在清軍鐵蹄的反複踐踏下,隻餘下荒蕪與死寂,偶有幾根焦黑的木樁矗立,訴說著曾經村莊的慘劇。

遠處,那座承載了明朝兩百年榮光的帝都,城牆斑駁,箭樓殘破,如同一位垂暮的老人,在冬日的蕭瑟中沉默地佝偂著身軀,每一塊牆磚都仿佛刻滿了山河破碎的滄桑。

城內,八旗兵丁整齊而沉重的巡邏腳步聲,夾雜著戰馬不耐煩的響鼻和鐵蹄敲擊青石路麵的脆響,透過高聳的城門隱隱傳來,為這片天地增添了一種無處可逃的壓抑。而城外,通往紫金山、棲霞山等製高點的各條道路上,清軍設立的崗哨林立,旌旗在寒風中獵獵作響,持戈佩刀的兵丁眼神警惕或許更帶著一絲征服者的驕橫)地盤查著稀稀拉拉的行人,氣氛森嚴,恍若鐵桶。

李大坤,如今化名“玄坤道人”,正站在棲霞山半山腰一處被枯藤和嶙峋怪石巧妙遮掩的坳口。他身著一件洗得發白、邊緣已有些磨損的青布道袍,手中一柄拂塵隨風輕揚,雪白的麈尾與他清減了許多的麵容相映,更添幾分出塵之氣。

他那張原本因宮廷禦廚生涯而略顯圓潤和藹的臉龐,在這數月來的顛沛流離、殫精竭慮之下,已然褪去了往日的富態,顴骨微凸,臉頰凹陷,刻上了風霜的痕跡,唯有那雙眼睛,依舊清澈而堅定,此刻正銳利地俯瞰著山下如絲帶般蜿蜒的官道,不放過任何一絲不尋常的動靜。

他並非孤身一人。身側並肩而立的,正是那位曾因聽聞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清廷暴政,悲憤交加以至幾近瘋癲的才子——金聖歎。此時的佯狂早已褪去,那曾經布滿血絲、渙散迷離的眼神,如今雖仍可見疲憊的紅絲,卻更多了一種沉澱下來的、如同淬火寒鐵般的銳利與堅定。山風拂動他略顯淩亂的衣襟,他卻渾不在意,目光同樣緊緊鎖定著山下的清軍崗哨。

“聖歎兄,你看這山下清虜,”李大坤的聲音低沉而平穩,仿佛山間流淌的暗泉,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冷意,“哨卡遍布,旌旗招展,看似戒備森嚴,無懈可擊。然而觀其兵丁神態,懈怠者多,警惕者少;聽其盤查呼喝,驕橫之氣溢於言表,早已浸透骨髓。他們以為占了這南京城,便可高枕無憂,視我江南百姓為砧板魚肉,可隨意宰割了。”

金聖歎微微頷首,瘦削的臉上掠過一抹深刻的譏誚,接口道:“雲璣道長慧眼如炬,所言極是。這些關外來的韃子,隻識得弓馬強橫,哪裡真懂得這江南水鄉的人心向背?他們以為屠刀之下,萬馬齊喑,便是太平景象。卻不知,這死寂般的沉默之下,地火早已奔湧,隻待一個噴薄的契機。”他頓了頓,嘴角扯起一絲近乎刻薄的弧度,那是屬於文學批評家的犀利,也是屬於亡國遺民的痛切,“他們讀不懂《水滸》裡逼上梁山的無奈與決絕,更讀不懂這天下洶洶,兆民之憂。匹夫之怒,固然可能血濺五步,然萬千匹夫之怒彙聚,足以……掀翻這所謂的‘盛世’筵席。”

他們身後,這片原本人跡罕至、隻有野獸出沒的深山老林,在短短數月間,已然換了人間。依著險峻的山勢和茂密林木的天然掩蔽,能工巧匠們其中不乏被清廷盤剝失業的匠戶)搭建起了數十座簡陋卻異常結實的茅屋、木棚,結構巧妙,充分利用地形,甚至有些就依托著巨大的樹冠或岩石懸挑而建,從空中極難發現。更有許多天然的岩洞被改造,洞口用藤蔓和移栽的灌木偽裝,內部則進行了加固和分隔,成了冬暖夏涼、隱蔽性極佳的居所和倉庫。這裡,便是李大坤、金聖歎等人嘔心瀝血,一手創建起來的敵後遊擊隊,在紫金山棲霞山區域最重要的營地之一——“棲霞營”。

營地的建立,絕非一蹴而就的易事。回溯數月前,李大坤尚在南明宮中擔任禦廚總管兼太醫,憑借超越時代的見識和醫術周旋,然而大廈將傾,非一木可支。南京城破前夕,他深知事不可為,毅然決然放棄了宮中的安逸,帶著少數誌同道合的內侍和侍衛,趁亂潛出城外。他牢記穿越之初與戚睿涵、張曉宇的分彆,戚睿涵遠在西北早已扭轉吳三桂和李自成的命運,而張曉宇……那個選擇了另一條道路的同學,其可能帶來的威脅如同陰影般籠罩在他心頭。他必須做點什麼,在敵人的心臟地帶點燃烽火。

機緣巧合,或者說是在他有意無意的引導下,他在吳縣一處看似普通的客棧“偶遇”了因悲憤而佯狂避世的金聖歎。一番試探,幾句暗語,兩位心懷抗清之誌、憂國憂民的智者便已心照不宣,一拍即合。金聖歎的“瘋癲”成了絕佳的掩護,而李大坤的沉穩與奇思,則給了金聖歎莫大的希望。

隨後,他們又通過極其隱秘的渠道,聯絡上了因不屈清廷剃發令而罷官在家的原明朝官員劉子壯,以及同樣心懷故國、文采斐然卻不願仕清的金堡等有誌之士。最初,他們隻是借著李大坤“雲璣道人”講道說法、金聖歎評點詩文、劉子壯和金堡召集舊友論學之名,在南京、揚州周邊的鄉村市鎮悄然聚集同道,試探人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大坤憑借他來自未來的、宏闊的曆史視野和理性分析,向這些最初的骨乾們剖析時局:“如今正麵戰場,我大明官軍與順軍餘部壓力巨大,清軍氣勢正盛,鋒芒難攖。唯有在其視為安穩的後方,我等如同芒刺,深入其肌膚之下,不斷襲擾,斷其糧道,殲其小股,使其寢食難安,日夜戒備,方能有效牽製其兵力,緩解前線壓力,此所謂‘以空間換時間,積小勝為大勝’。”他沒有空談忠義,而是從實際的戰略戰術角度,指出了敵後遊擊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金聖歎則以他縱橫捭闔的才情、嬉笑怒罵的筆鋒以及對世情人心深刻的洞察力,負責鼓動與串聯。他那些看似狂放不羈的言行,此刻化作了最犀利的武器,他能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清軍的暴行、民族的屈辱講述得淋漓儘致,更能將李大坤的戰略思想,轉化為“替天行道”、“保家衛田”等樸素而有力的口號,深入人心。

漸漸地,一些不堪清廷“剃發易服”之辱的底層書生,失去了田地流離失所的農民,被官府盤剝殆儘的工匠,甚至還有幾個對清廷統治深感憂慮、暗中資助義軍的小商人,陸續被吸納進來。人心齊,泰山移,但這“移山”的第一步,卻是無比艱難——他們幾乎手無寸鐵,糧餉匱乏,麵對的是武裝到牙齒的凶悍清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一日,在營地中央一片稍微平整的空地上,李大坤麵色凝重地對圍攏過來的數十名核心成員說道。這些人成分複雜,有麵龐黝黑如鐵、手掌粗糙布滿老繭的老農陳四,有眼神靈巧、指節粗大的木匠王四、鐵匠付鐵錘,也有幾個雖然穿著破舊長衫卻脊梁挺直、眉宇間帶著書卷氣與不屈之色的書生,如劉子壯帶來的族侄劉四維等。

“清虜有精良的鳥銃、紅衣大炮,有鋒利的腰刀長矛,有剽悍的戰馬。我們如今力量薄弱,不能與之硬拚,但我們可以,也必須造出我們自己的‘利器’。”李大坤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他彎腰從地上拿起幾段經過反複烤製、前端削得極其尖銳硬竹,“看,這便是最簡易的竹矛。選三年以上的老竹,火烤增硬,前端淬以烏頭、毒芹汁液,林中突襲,悄無聲息,見血封喉,效果不亞於鐵槍。”他手腕一抖,竹矛嗤的一聲輕響,深深紮入旁邊一棵樹的樹乾,尾部兀自顫抖。

他又指向一旁堆放的、用堅韌的老藤和彈性極佳的竹片精心製成的弩機,“這是毒弩,體積小,便於隱藏,弩箭同樣用毒藥浸泡。發射時聲音極小,適合暗殺哨兵、襲擾敵軍。”他示意鐵匠付鐵錘拿起一架,付鐵錘笨拙卻認真地比劃著,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接著,他走到一堆看似雜亂的物件前,拿起一個不起眼的陶罐,小心翼翼地打開封口,露出裡麵填充的黑色粉末以及混雜的鐵釘、碎瓷片。“此物,我稱之為‘土地雷’。”李大坤語氣嚴肅起來,“製作不算複雜,關鍵在於這罐中的黑火藥,以及引信的安置。可埋於清兵必經之路,或以長引線遙控引爆,一雷之威,足以讓一小隊人馬人仰馬翻,非死即傷。”他詳細講解著製作要領,如何密封防潮,如何安置引信保證可靠,如何利用枯葉浮土進行巧妙偽裝,並反複強調安全操作的要點。

此時此刻,李大坤——這位前世的大學生理科生,將他超越時代數百年的知識,化為了生存與抗爭的利器,他成為了整個遊擊隊當之無愧的技術核心與精神支柱之一。他親自帶領一隊精乾人手,在紫金山、棲霞山更深處,披荊斬棘,風餐露宿,憑借著對礦物學的一點記憶和不斷的嘗試,終於找到了幾處露天的硝石礦脈和硫磺礦點。開采是極其艱苦的活兒,沒有機械,全靠人力用最簡陋的鎬、鍬,一鎬一鎬地挖掘,汗水浸透衣背,手上磨出血泡。隨後,他又指導眾人在背風的山穀裡搭建起數座土窯,砍伐特定的樹木燒製木炭。

硝石、硫磺、木炭,這三樣看似平凡的東西,在李大坤的手中,經過反複的提純、研磨、按比例混合,變成了足以讓清軍膽寒的黑火藥。

“記住,一硝二磺三木炭,這個口訣是基礎,但具體操作時,硝石的純度、硫磺的雜質、木炭的樹種和燒製火候,都會影響威力。必須反複試驗,找到最適合我們手中材料的最佳比例。”李大坤在特意開辟出的、遠離所有居住區和糧草囤積點的“火藥作坊”區,不厭其煩地演示、講解。每一次混合研磨,他都要求必須在濕潤的布幔下進行,嚴禁任何鐵器碰撞,嚴禁任何火星,參與操作的人員必須穿著浸水的棉衣,以防靜電。安全,被他提到了最高的位置,他深知,這原始的炸藥,在殺敵之前,首先可能吞噬自己人。

然而,意外還是險些發生。一次,一名年輕氣盛、名為李三狗的工匠,在研磨硫磺和硝石混合物時,求快心切,使用的石臼底部略有潮濕也未及時清理,導致摩擦熱量積聚,突然“噗”的一聲冒起一股刺鼻的白煙,火星一閃,引燃了少許粉末。雖然隻是瞬間燃燒,未造成爆炸,但那竄起的火苗還是燎傷了李三狗的手臂,灼熱的氣浪和刺鼻氣味讓周圍所有人驚出一身冷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大坤聞訊立刻趕到,臉色鐵青,下令全體停工整頓。他不僅嚴厲斥責了李三狗,更是借此機會,再次強調了安全規程的每一條細節,並宣布了更嚴格的懲罰措施。“我等性命,非為一己之私,乃係抗清大業,係營地數百兄弟之安危!一絲一毫的僥幸,都可能帶來滅頂之災!”他的話語擲地有聲,從此再無人敢在安全問題上掉以輕心。

除了這些“高科技”武器,他們還利用繳獲的以及偷偷從城裡通過各種渠道運出來的少量鐵料,在深夜於隔音效果較好的山洞裡,升起小小的鐵匠爐,由付鐵錘帶領幾個學徒,小心翼翼地打造刀、斧、槍頭。叮叮當當的敲打聲被嚴格控製,往往響不了多久便會停下,生怕聲音傳出山外。打造出的刀斧雖然粗糙,比不上清軍的製式武器,但經過反複鍛打和精心磨礪後,鋒刃閃著寒光,在白刃戰中同樣致命。

就在李大坤全力打造“硬件”的同時,金聖歎、劉子壯、金堡等人,則主要負責隊伍的“軟件”建設——組織、宣傳與情報。他們利用各種身份作掩護,時而扮作遊方道士、算命先生,時而扮作行商小販,甚至有人冒險混入南京城中,憑借舊日關係或金銀開路,與一些對清廷統治不滿的底層胥吏、不得誌的漢人綠營兵丁、乃至某些被嚴苛政策影響的商鋪夥計搭上關係,編織著一張隱秘的情報網絡,源源不斷地獲取關於清軍調動、巡邏路線、糧草囤積點、軍官脾氣秉性等重要信息。

機會,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一日,負責外圍情報聯絡的劉子壯,親自從山下潛回,帶來一個至關重要的消息:有一隊約二十人的清軍綠營兵,軍紀渙散,將於次日午後,押送一批剛從附近幾個村莊強行征繳實為劫掠)來的糧秣和少量財物,從紫金山北麓一條相對偏僻、但路程較近的小路返回南京城外大營。

李大坤與金聖歎、劉子壯、付鐵錘、陳四等骨乾緊急商議。眾人情緒激動,大多主張打,以振軍威,以繳獲急需的物資。李大坤沉吟片刻,目光掃過眾人:“打,是必然要打。這是我等的立威之戰,也是檢驗我等數月心血之戰。但,必須謀劃周全,務求全殲,不能放走一人,否則後患無窮!”


最新小说: 人生巔峰之重生先知,向邪惡亮劍 屌絲逆襲首富路 淩晨三點,收到解雇信和追殺令 都市傳奇之神醫祝十三 重生後我踹了舔狗劇本綁定了逆襲係統 僵屍之拜師九叔,開局先天道體 我的絕美芸姨 重生仕途之開始新的起點 執鋒:暗夜守護 神瞳至尊:從學霸到星河帝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