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山洞的縫隙照進來,落在滿地的彈殼和鉛塊上,泛起淡淡的光澤。孫小虎拿著改進後的彈頭模具,興奮地跑到李錚麵前:“李乾事,您看!俺把模具改了,彈頭的尾部加了個小凸起,能更好地卡進彈殼,還把彈頭做得更尖了,這樣射程能遠一點!”
李錚接過模具,仔細看了看——模具是用硬木做的,分成兩半,合起來後,彈頭的形狀確實更規整,尾部的小凸起正好能和彈殼的卡槽匹配。“很好!這樣裝彈的時候更牢固,不容易掉出來,也能減少發射時的漏氣,提高射程。”他拿起一塊鉛塊,“現在就試試,看看改進後的彈頭效果怎麼樣。”
王鐵錘已經把熔鉛爐燒得很旺,鐵勺裡的鉛液泛著銀白色的光,冒著細小的氣泡。孫小虎把鉛液倒進改進後的模具裡,等了幾分鐘,打開模具,一個帶著小凸起的尖彈頭就做好了,表麵光滑,形狀規整,比之前的彈頭好看多了。“俺再做幾個,然後測試一下射程!”孫小虎說著,又往模具裡倒鉛液。
陳婉兒則在旁邊調配新的火藥配方——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5的硫磺,還加了少量磨碎的木炭粉,提高燃燒速度。她用天平精確稱量,每個紙包裡都裝1.6克火藥比之前多0.1克),再用蠟封好,防止受潮。“我計算過了,增加硫磺和火藥量後,燃燒速度能提高10,應該能彌補彈頭重量不足的問題,射程能接近正規子彈的80。”
學徒們則在清理新撿回來的彈殼——這次撿了五百多個,比上次多了不少,但很多彈殼都有變形,有的口部被壓癟了,有的底部有裂紋。“李乾事,這些變形的彈殼咋弄啊?沒法裝彈頭啊!”一個學徒拿著個變形的彈殼,皺著眉頭問。
李錚接過彈殼,看了看變形的部位:“讓老錘用小錘慢慢敲,把變形的地方敲回來,隻要不是裂紋太大,都能修複。底部有裂紋的就彆用了,容易炸膛,危險。”
王鐵錘聞言,立刻找了塊平整的青石當砧子,拿起小錘,小心翼翼地敲打著變形的彈殼——他的手很穩,每一下都敲在變形的部位,沒一會兒,一個壓癟的彈殼就被敲得恢複了形狀。“俺再把彈殼口部打磨一下,讓彈頭更容易壓進去。”他說著,用砂紙把彈殼口部打磨光滑。
中午時分,改進後的彈頭、新配方的火藥和修複好的彈殼都準備好了,李錚決定先測試十發複裝子彈,看看射程和精度怎麼樣。測試地點選在山洞附近的一片開闊地,遠處的樹乾上綁了塊白布當靶子,距離一百米——這是步槍的有效射程,雖然複裝子彈的射程可能達不到,但先試試。
李錚拿起一把漢陽造步槍,裝上複裝子彈,瞄準白布靶子,扣動扳機——“砰”的一聲,子彈飛出槍口,落在靶子旁邊的樹乾上,雖然沒中靶,但距離靶子隻有一米遠。“射程夠了!一百米能打到!”李錚興奮地喊,又連續開了九槍,有三槍命中了靶子,雖然精度不如正規子彈,但在近距離戰鬥中完全夠用。
陳婉兒拿著記錄本,把測試數據記下來:“十發子彈,八發正常擊發,兩發啞彈底火問題),平均射程95米,命中精度30,比之前的改進很大,尤其是射程,提高了20。”她抬頭看向李錚,“隻要解決啞彈問題,這複裝子彈就能大規模生產。”
“啞彈問題咋解決?”劉滿倉湊過來問,“要是在戰場上遇到啞彈,太危險了,說不定會炸膛傷了自己人。”
陳婉兒想了想:“啞彈主要是底火的問題,咱們自製的底火發火率不夠。我有個辦法,在底火裡加少量氯酸鉀,能提高發火率,咱們帶的試劑裡有氯酸鉀,就是不多了,得省著用。另外,裝底火的時候,用小錘輕輕敲一下,讓底火和彈殼底部貼得更緊,也能減少啞彈。”
眾人立刻按陳婉兒的辦法改進——在底火裡加少量氯酸鉀,裝底火時用小錘輕輕敲實。再次測試時,十發子彈全部正常擊發,沒有啞彈,命中精度也提高到了40,眾人都露出了笑容。
“現在可以大規模生產了!”李錚立刻安排分工,“滿倉,你負責管理彈殼和鉛塊,登記數量,防止浪費;老錘,你負責熔鉛和修複變形的彈殼,保證每天能提供三百個合格的彈殼和彈頭;婉兒,你負責調配火藥和底火,確保每一份火藥的劑量都準確,底火的發火率達標;小虎,你負責維護彈頭模具,要是模具壞了,及時修複,另外,你教學徒們如何裝彈,讓他們也能獨立生產;學徒們,你們的主要任務是裝彈——先裝火藥,再裝底火,最後壓彈頭,每裝完一顆,都要檢查一遍,確保沒有漏裝或多裝的情況。”
分工明確後,山洞裡立刻忙碌起來——熔鉛爐的“劈啪”聲、小錘敲打彈殼的“叮叮”聲、裝彈的“沙沙”聲交織在一起,成了最動聽的聲音。王鐵錘坐在熔鉛爐旁,不停地往鐵勺裡加鉛塊,熔化成鉛液後遞給孫小虎,孫小虎則快速把鉛液倒進模具,冷卻後取出彈頭,放在旁邊的竹籃裡;陳婉兒戴著自製的手套用粗布縫的),小心翼翼地調配火藥和底火,每一份都用天平稱量,生怕出錯;學徒們圍坐在鋪著粗布的地上,麵前擺著彈殼、火藥、底火和彈頭,按步驟一步步裝彈,裝完一顆就放在身後的木箱裡,木箱很快就滿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錚穿梭在眾人之間,時不時停下來指導——看到學徒裝火藥時手抖,就教他如何穩住手腕;看到王鐵錘熔鉛時火太大,就提醒他減小火候,防止鉛液濺出來;看到陳婉兒調配底火時太專注,就遞過一塊紅薯,讓她先墊墊肚子。
傍晚時分,眾人一共生產了兩百發複裝子彈,都裝在木箱裡,用油紙蓋好,準備第二天送到前線。李錚看著滿滿的木箱,心裡滿是成就感——雖然這些子彈是複裝的,不如正規子彈好用,但每一顆都凝聚著眾人的心血,都能在戰場上幫戰士們多殺一個鬼子,多守一寸土地。
可就在這時,負責警戒的戰士跑了進來,臉色蒼白:“李乾事!鬼子來了!大概有一個小隊,往咱們的臨時據點來了,離這兒隻有三裡地了!”
眾人立刻緊張起來,王鐵錘拿起身邊的步槍,孫小虎把彈頭模具收進懷裡,陳婉兒則快速把火藥和底火裝進帆布包,學徒們也拿起了手榴彈。“彆慌!”李錚冷靜地說,“咱們的臨時據點很隱蔽,鬼子不一定能找到。滿倉,你帶兩名戰士去前麵的山口埋伏,放幾個土地雷,要是鬼子過來,就炸他們一下,拖延時間;老錘,你帶著學徒們,把子彈和工具搬到山洞深處的暗格裡,用石頭堵上,彆讓鬼子發現;婉兒,你跟我一起,在山洞門口布置幾個陷阱,用樹枝和石頭擋住,再放些乾草,要是鬼子進來,就點火燒他們;小虎,你負責觀察,一旦發現鬼子靠近,就給我們發信號。”
眾人立刻行動起來。劉滿倉帶著戰士,扛著土地雷往山口跑;王鐵錘和學徒們把子彈和工具搬到暗格裡,用石頭堵得嚴嚴實實,外麵再蓋些乾草,看起來和平時一樣;陳婉兒和李錚在山洞門口布置陷阱,用繩子綁著石頭,隻要鬼子一碰繩子,石頭就會掉下來砸他們,還在地上撒了些碎石子,讓鬼子不好走;孫小虎則爬上山洞旁邊的大樹,拿著自製的望遠鏡,盯著山口的方向。
沒過多久,孫小虎大喊:“鬼子來了!大概有二十個人,帶著步槍,沒有重武器!”
李錚和陳婉兒趕緊躲進山洞裡,隻留一條小縫觀察。鬼子慢慢走到山口,正好踩中了劉滿倉布置的土地雷——“嘭”的一聲,兩個鬼子被炸倒了,剩下的鬼子嚇得趴在地上,不敢往前走。過了一會兒,鬼子才慢慢站起來,小心翼翼地往前探,看到山洞門口的陷阱,以為裡麵有人埋伏,不敢靠近,對著山洞放了幾槍,就撤退了。
看著鬼子的身影消失在山口,眾人都鬆了口氣。劉滿倉跑回來,擦了擦臉上的汗:“鬼子被土地雷炸怕了,不敢再過來了。”
李錚點點頭,心裡卻很清楚——這次鬼子隻是試探,下次肯定會帶更多人來,咱們的臨時據點不安全,得儘快找到新的地方,繼續生產子彈和手榴彈,還要想辦法把機床重新組裝起來,隻有造出更先進的武器,才能真正安全。
他走到暗格旁,打開石頭,看著裡麵的複裝子彈和機床零件,堅定地說:“明天一早,咱們就轉移,去更深的山裡,找個更隱蔽的地方,繼續造武器!隻要咱們還在,就絕不會讓鬼子得逞!”
眾人齊聲應和,聲音在山洞裡回蕩,充滿了力量。雖然前路艱難,但每個人都充滿了信心——隻要大家團結一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打不垮的敵人!
喜歡烽火鍛山河請大家收藏:()烽火鍛山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