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敵占區縣城,街道上隨處可見穿著黃軍裝的日軍和偽軍,關卡比往常多了一倍,每個關卡前都有日軍拿著刺刀檢查過往行人,氣氛緊張得讓人喘不過氣。周青穿著一身商人的綢緞衣服,戴著瓜皮帽,手裡提著一個裝滿“藥材”的木箱——箱子裡其實裝的是作坊急需的小口徑鑽頭和扳手,他這次的任務是從地下商人手裡接貨,再悄悄運回根據地。
按照約定,周青在一家茶館的二樓包間等地下商人。他一邊假裝喝茶,一邊警惕地觀察著樓下的動靜,手指悄悄摸向腰間——那裡藏著一把防身的手槍。約定的時間已經過了十分鐘,地下商人還沒來,周青心裡隱隱有些不安。
就在這時,樓下突然傳來一陣嘈雜聲,夾雜著日軍的嗬斥和槍聲。周青趕緊走到窗邊,撩起窗簾一角往下看——隻見幾個日軍正押著一個熟悉的身影往茶館走來,正是他要等的地下商人!商人的臉上滿是血跡,手裡的箱子已經不見了,顯然是被日軍抓了。
“不好,暴露了!”周青心裡一沉,立刻收起茶杯,從包間後麵的窗戶爬了出去——這是他們事先約定的逃生路線,窗戶下麵有一條窄巷,能通往城外。
他剛跳進窄巷,就聽到身後傳來日軍的叫喊聲:“站住!彆跑!”回頭一看,三個日軍已經追了過來,手裡端著步槍,槍口對準了他。周青不敢回頭,拚命往巷子裡跑,巷子狹窄又曲折,堆滿了雜物,他隻能繞著障礙物跑,好幾次差點被絆倒。
“砰!”日軍開了一槍,子彈擦著他的肩膀飛過,打在旁邊的牆上,濺起一片塵土。周青顧不上疼痛,從腰間拔出手槍,回頭開了兩槍,雖然沒打中日軍,卻暫時擋住了他們的追擊。
跑出窄巷,城外的田野就在眼前。周青不敢停留,沿著田埂往根據地的方向跑,鞋子陷進泥裡也顧不上拔,隻知道一個勁地往前跑——他知道,隻要跑進根據地的範圍,就安全了。
跑了大約一個小時,身後的追兵終於不見了。周青停下來,靠在一棵大樹上大口喘氣,肩膀上的傷口還在流血,滲紅了綢緞衣服。他打開手裡的木箱,發現裡麵的鑽頭和扳手都還在,心裡稍微鬆了口氣——雖然沒接到更多物資,但至少沒讓這些工具落入日軍手裡。
可就在這時,遠處又傳來了狗叫聲和日軍的馬蹄聲。周青心裡一緊,趕緊把木箱藏在一堆乾草裡,用泥土蓋好,然後繼續往根據地跑——他必須儘快把消息帶回根據地,讓大家知道敵占區的情況變了,采購渠道可能要斷了。
又跑了三個小時,天色漸漸黑了下來,周青終於看到了根據地外圍的崗哨。守衛的戰士認出了他,趕緊扶著他往茅草屋走,還找來衛生員處理傷口。衛生員清理傷口時,發現子彈雖然沒打中,但肩膀被彈片劃傷了,需要縫合。
“周青同誌,你沒事吧?怎麼傷成這樣?”李錚接到消息,連夜趕到茅草屋,看到周青蒼白的臉和包紮的肩膀,心裡滿是擔憂。
周青躺在床上,虛弱地笑了笑:“沒事,皮外傷。李師傅,情況不好,敵占區的日軍加強了對物資的管控,還抓了不少地下商人,我要等的商人也被抓了,咱們訂的工具和零件都被日軍沒收了,以後從敵占區采購,恐怕很難了。”
李錚的心裡一沉,之前雖然知道日軍封鎖嚴,但沒想到已經到了這種地步——地下商人被抓,采購渠道中斷,意味著以後很難再從敵占區弄到精密工具和稀缺零件,作坊的生產又要麵臨新的困難。
“還有更糟的,”周青接著說,“我聽日軍的對話,他們好像知道了咱們根據地有軍工生產,正在到處搜捕和咱們有聯係的人,以後咱們的人再去敵占區,風險會更大。”
李錚沉默了片刻,握住周青的手,語氣堅定地說:“辛苦你了,周青同誌。你先好好養傷,采購的事不用急,咱們已經找到了鐵礦和煤礦,還能自己煉粗鋼,就算從敵占區弄不到物資,咱們也能靠自己解決。”
第二天,李錚就召集作坊的核心成員,把周青的情況和敵占區的封鎖情況告訴了大家。“日軍想通過封鎖困死咱們,但他們打錯了主意!”李錚站在眾人麵前,聲音洪亮,“咱們現在有鐵礦、有煤礦,能自己煉粗鋼;有銅材,能做子彈彈頭和機床配件;還有機床,能加工零件。隻要咱們再擴大鐵礦開采,改進冶煉工藝,就能生產出更多的鋼材,完全不用依賴敵占區的采購!”
“李師傅說得對!咱們不能被小鬼子難住!”王鐵錘第一個響應,“我明天就帶人去擴大鐵礦開采的規模,多雇幾個老鄉幫忙,保證每天能采出更多的鐵礦砂!”
孫小虎也站起來說:“我可以跟著王師傅去采礦,還能幫忙記錄開采量,另外,我還想試試改進冶煉爐,之前李師傅說過增加鼓風裝置能提高爐溫,咱們可以多做幾個風箱,讓爐溫再升一點,煉出的鋼質量更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錚點點頭,立刻製定了應對計劃:第一,擴大鐵礦開采規模,從根據地老鄉中招募工人,增加采礦設備,確保每天的鐵礦砂產量翻倍;第二,改進冶煉爐,增加鼓風裝置,用兩個風箱同時鼓風,提高爐溫,減少鋼材雜質;第三,研發替代品,比如用陶瓷做機床的非承重零件,用草木灰和油脂做潤滑劑,進一步減少對外部物資的依賴。
計劃製定好後,大家立刻行動起來。王鐵錘帶著孫小虎和十幾個老鄉,拿著鋤頭、鎬頭去了鐵礦開采點,在原來的礦坑旁邊又開挖了一個新礦坑,還搭建了簡易的運輸軌道,用木板車運輸鐵礦砂,比之前用扁擔挑快了不少。
周青在茅草屋裡養傷,聽說大家都在為應對封鎖努力,心裡很是感動。他讓戰士幫忙帶話給李錚,說等他傷好後,還會想辦法聯係其他地下商人,就算風險再大,也要為作坊爭取更多的物資支持。
李錚收到消息後,讓戰士轉告周青:“先安心養傷,物資的事咱們能自己解決,等抗戰勝利了,再一起慶祝。”
這天晚上,作坊裡的燈又亮到了深夜。李錚和孫小虎在畫冶煉爐改進的圖紙,王鐵錘在打磨新的采礦工具,工人們在加工陶瓷零件。雖然日軍的封鎖給作坊帶來了新的困難,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沒有絲毫退縮——他們知道,隻要齊心協力,自力更生,就沒有克服不了的難關,就能在這場艱苦的抗戰中,為前線的戰友們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物資防線。
喜歡烽火鍛山河請大家收藏:()烽火鍛山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