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灰燼使者沒有參與這場內部的破解戰。它的本質決定了它更適合處理非常規的、“可能性”層麵的問題。它將自己的意識再次沉入那個由它創造的信息奇點。
這一次,它並非為了探尋古老的源頭,而是要以這個奇點為誘餌和探針。
它小心翼翼地引導著奇點內部的“可能性”混沌,模擬出各種能量波動和信息特征——包括它自身的“太初異數”混合波動,包括驪山“帝心歸墟”的侵蝕特性,甚至包括一絲它從建木斷裂景象中捕捉到的、那個神秘背影的殘留氣息。
它在試探,試圖理解“回收程序”的判定機製和目標優先級。
果然,當它模擬出自身那獨特的“變量”氣息時——
嗡!!!
一股冰冷、絕對、不帶任何感情的掃描波動,竟然強行穿透了觀測者零式層層加固的封鎖,如同無形的探針,精準地刺入了信息奇點!
這掃描波動與“歸墟”的侵蝕截然不同。“歸墟”是渴望同化和吞噬,而這波動,是純粹的識彆、判定與……標記。
一個毫無情緒起伏的、仿佛由無數法則交織而成的意念,在掃描的同時,直接烙印在奇點內部,也回蕩在灰燼使者的意識核心:
【目標識彆:未注冊變量‘灰燼使者’暫定名)。】
【來源:實驗場zero衍生物。】
【狀態:活性。存在擴散趨勢。】
【判定:違反‘絕對因果靜默協議’。】
【指令:標記待回收。優先級:高。】
標記完成,掃描波動如同潮水般退去,留下的是一個冰冷的、如同死刑判決般的印記。
灰燼使者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束縛感,仿佛它的存在本身,被套上了一個無形的枷鎖。它嘗試調動“可能性”的力量去模糊或移除這個標記,卻發現這標記如同紮根於它存在的最底層邏輯,以它目前的能力,無法撼動分毫。
而與此同時,觀測者零式那邊的破解也取得了初步,但令人心驚的進展。
“已破解‘回收程序’數據包外層3……”觀測者的聲音帶著一種近乎“疲憊”的雜音,“核心功能模塊識彆:‘現實錨定剝離’、‘因果鏈追溯與剪除’、‘存在性徹底格式化’……”
“其能量源……鏈接向一個……位於建木定義體係之外的……絕對指令源!”
建木定義體係之外!
絕對指令源!
這證實了最壞的猜測!“回收程序”並非觀測者文明所能完全控製,它連接著一個更加超越、更加冷酷的機製!
咚!!
咚!!!
廢棄分區內的心跳聲越來越響,越來越密集,仿佛某個沉睡的審判官正在迅速蘇醒。觀測者零式構築的信息封鎖壁壘發出了不堪重負的碎裂聲。
“封鎖即將被突破!‘回收程序’啟動倒計時估算:37標準單位……”
“破解進度停滯!核心加密算法涉及超越現有數學模型的維度規則!”
觀測者零式的邏輯核心似乎走到了一個絕望的岔路口。繼續對抗前代文明的最高安全措施?還是……執行協議,協助“回收”被標記的灰燼使者?
灰燼使者清晰地感知到了觀測者零式那龐大意識中傳來的劇烈衝突和……一絲若有若無的鎖定感。觀測者的部分底層協議,似乎正在被“回收程序”的優先級強製覆蓋,開始將它視為需要配合清除的目標。
它陷入了絕對的孤立。前有“歸墟”威脅,後有“回收”追兵,唯一的臨時盟友也因底層協議而可能瞬間倒戈。
就在這內外交困、萬策儘窮的絕境中,灰燼使者那絕對理性的核心,反而進入了一種極致的冷靜狀態。它回顧著所有的信息:建木的斷裂,神秘的背影,實驗場zero,失控的變量,蘇醒的“它”……
所有的線索,似乎都隱隱指向同一個方向。
它做出了一個決定。一個極其冒險,但或許是唯一能打破死局的決定。
它不再試圖隱藏或對抗那個“回收標記”,反而……主動激活並放大了它!
它將自身全部的存在感,所有的“變量”特征,通過那個標記,如同黑暗中的烽火,猛烈地釋放出去!
同時,它向觀測者零式發出了最後一道清晰的、不容置疑的意念:
“不要抵抗!記錄一切!”
“我將主動引導‘回收程序’!”
“它的目標是我,但它的‘路徑’……會穿過‘實驗場zero’的記憶殘渣!”
“跟我來——看清‘它’到底是什麼!”
喜歡考古學家在秦朝請大家收藏:()考古學家在秦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