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這搭配多妙,”隔壁的老太太坐在埂上撿穀粒,銀白的頭發被風吹得亂蓬蓬,“割稈的是秦國的老漢子,遞桶的是楚國的大姑娘,推機器的是魯國的半大孩,忙著忙著就忘了誰是哪國的,倒像一家子收自家的糧。”
收到列國合種的“同心田”時,田裡更熱鬨了。秦國的農夫數著捆數,楚國的農婦記著粒重,魯國的田夫算著產量。指尖碰過的糧食,都透著股子沉實,連飛過的麻雀都落下來,在埂上啄著散落的穀粒,好像也在分享豐收的喜。
“這混著收割,收的不光是糧食,更是咱心裡的滿,”李掌櫃蹲在埂上喝茶,粗瓷碗沿沾著泥點,“就像去年修的糧倉,秦國的木匠做架,楚國的瓦匠抹縫,魯國的石匠壘基,倉牢了,糧多了,冬天才踏實。”
歇晌時,小石頭拉著公孫矩去看自己割的小捆穀子,捆得歪歪扭扭卻透著認真。剛走到劍旁邊,打穀機裡濺出的穀粒突然順著風飄過來,和劍鞘上的收紋在陽光下融成一片,像給田壟蓋了層發亮的金毯。
“這劍和小石頭,怕是一夥的吧?”有人在埂上大著嗓門笑。
四、應對小霜的妙法子
午後突然降溫,田埂上結了層薄霜,剛割的莊稼有點發脆。列國的農夫趕緊行動:秦國的漢子把割好的莊稼往草席上挪,楚國的農婦用稻繩捆得更緊,魯國的田夫把打穀機往背風處推。
“這霜天得護好糧,”王二愣子往穀堆上蓋草簾,褲腳濺得全是霜花,“去年這時候也下過霜,就是這麼護的,沒讓糧食凍著。”
公孫矩抱著劍站在棚簷下,劍鞘上的霜花順著紋路化成小水珠,滴在地上暈出個圓,把所有的收具和人影都圈在裡麵。
“你看這齊心勁,”教書先生用拐杖指著田裡的人,霜花掛在他的白胡子上,“《農桑輯要》裡說‘霜後收糧,快捆快藏’,隻要大夥心齊,啥降溫都不怕。”
霜越結越厚,有幾捆穀子的粒開始往下掉。眾人趕緊圍過去救場:秦國的漢子用穀叉輕輕挑開捆,魯國的田夫用稻篩接住落粒,楚國的農婦重新捆緊繩。折騰了小半個時辰,落粒都收了回來,穀子捆比原來還緊實。
“這麼一救,倒比沒下霜還整齊,”王二愣子拍著手上的霜笑,“這就跟過日子似的,遇著難處互相幫,再大的坎都能邁過去。”
霜化的時候,夕陽從雲縫裡鑽出來,田邊的泥地上印著個歪歪扭扭的“滿”字——是用秦國的穀粒撒的筆畫,楚國的稻穗擺的撇捺,正好落在劍的影子裡。
“這劍成精了?”李掌櫃用袖子擦著臉笑,眼角堆著褶子,“知道咱盼著糧倉滿呢。”
公孫矩摸著劍上潤潤的收紋,突然明白過來:哪是劍成精了,是大夥的心湊在一塊兒,連霜花都幫著提醒護糧。
五、歲月裡的滿倉情
立冬的時候,雜院要新做一批收割具,列國的巧匠又聚到了一起。秦國的鐵匠打鐮刀,火星濺得像煙花;趙國的木匠做穀叉,木刨“沙沙”地削著木片;楚國的竹匠編稻篩,篾條轉得像綠旋風。連小石頭都拿著把小刀,蹲在旁邊給鐮刀刻花紋,刻得歪歪扭扭倒也熱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批家夥得叫‘共滿具’,”王二愣子媳婦給新做好的鐮刀係紅繩,繩結打得又大又圓,“不管是秦國的穀子,楚國的稻子,還是魯國的麥子,用這些家夥收,糧倉都能裝得滿當當。”
新家夥做好那天,列國的人都來試手:秦國的農夫割穀像掃地,楚國的農婦接穗如捧金,魯國的田夫脫粒似淌銀。號子聲順著風飄出老遠,引得四鄰八鄉的人都來看新鮮,連縣太爺都騎著毛驢來了,摸著新做的打穀機直點頭。
“這就叫‘收得一分糧,多添一分暖’,”教書先生捋著胡子笑,陽光照得他滿臉紅光,“就像養娃得攢糧,收莊稼也得細心,日子才能滿實。”
孩子們在田邊玩“收割”遊戲,秦國的娃用樹枝當鐮,楚國的娃用竹籃當桶,燕國的小石頭用木盒當打穀機,嘻嘻哈哈的笑聲比穀粒落地還響亮。
傍晚收拾家夥時,王二愣子發現老柿子樹下多了道刻痕,把列國的收具都刻在上麵:秦國的月牙鐮、楚國的竹稻桶、魯國的打穀機,湊成個圓,倒跟劍鞘上的新紋一模一樣。“準是哪個老匠人刻的,”他用袖子擦了擦刻痕,“這是想讓大夥記著這份情呢。”
公孫矩看著劍上的收紋,旁邊又多了道“滿”字紋,摸上去潮乎乎的,像剛從糧堆裡撈出來似的。“師父,這劍上的紋,咋越來越像咱這糧倉了?”阿柴蹲在旁邊,手指輕輕劃著劍鞘。
公孫矩望著田裡來來往往的人影:有人在扛莊稼,有人在收工具,有人在往糧倉運糧。列國的糧香混在風裡,像股用不完的勁兒。“因為這日子啊,就是用手收滿的,”他說,“你割你的稈,我接你的穗,你脫你的粒,我裝我的倉,收著收著就忘了誰是哪國的,隻記得要讓這糧倉滿下去,讓這日子暖起來。”
後來,這收割場成了全縣的寶貝地,每年都有新法子加進來:秦國的鐮刀加了防滑柄,楚國的稻桶裝了接粒板,魯國的打穀機安了輪子。老柿子樹下的刻痕被摸得鋥亮,像塊油光的墨玉。
有個史官路過,蹲在樹下看了半天,在《春秋會要》續卷裡寫道:“所謂滿倉,不過是把各家的力氣用在一塊地裡,你割一壟,我收一片,年深日久,就成了誰也離不開誰的暖冬。”
那柄“華夏”劍,依舊靠在老柿子樹上,劍鞘上的紋路越來越密,像幅活的收割圖。有人說這劍沾了糧香的氣,摸著總帶著點沉實;隻有公孫矩知道,那沉實哪是劍上的,是千萬雙手收過的糧食在歸倉,是千家萬戶的日子在滿實,在木頭裡生了根,開了花。
喜歡青史照山河請大家收藏:()青史照山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