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鐵具核驗消疑慮,儒法共護農桑基_青史照山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青史照山河 > 第47章 鐵具核驗消疑慮,儒法共護農桑基

第47章 鐵具核驗消疑慮,儒法共護農桑基(1 / 1)

霜降的寒風吹過涇陽農具坊,剛分發的冬耕鐵犁卻讓農人們犯了愁。按《商君法?工律》“官造農具需‘鐵質精純、刃口鋒利,每具刻工匠名’,核驗不合格者‘返工重造’”,可張伯捧著新領的鐵犁,指尖蹭到一片鏽跡:“這犁刃咋有豁口?去年的舊犁都比這結實!”

圍攏的農戶紛紛舉起鐵具:有的耒耜木柄鬆動,有的鐮刀刃口卷邊。負責分發的吏員李甲急得滿頭汗:“這是新造的批次,工匠說趕工期沒來得及細磨,可不是偷工減料!”

爭執聲中,趙承騎著青驪馬趕來,馬背上的牛皮袋裡裝著兩樣關鍵物:一是《工律?農具篇》抄本,朱筆圈著“官造農具需‘三驗合格方許分發’——驗鐵質、驗刃口、驗木柄”;二是“農具核驗工具”——銅質量規測刃口厚度)、鐵製試刃片測鋒利度)、麻繩拉力器測木柄牢固度)。

他沒急著追責,先讓老工匠公孫墨現場核驗:新犁的鏽跡是“回火時遇潮所致,打磨後可除”,豁口是“搬運時磕碰造成”,木柄鬆動是“榫卯未塗膠加固”——均屬工序疏漏,而非刻意劣質。“《工律》載‘疏漏者需返工補救,無需重罰’”,趙承轉向李甲,“你需協調工匠三日內上門修補,再給農戶補送磨石與膠料。”

這時,監造農具的貴族公孫徹趕來,身後跟著四名工匠:“是我監造不嚴!這些磨石是我私藏的細砂岩,補膠用的魚鰾膠也是上等貨,現在就給大家修農具!”公孫墨當即蹲下身打磨犁刃,火星濺在他的麻布圍裙上,張伯湊過去遞上水壺:“公孫大夫肯擔責,俺們就放心了!”

一、支線?孟姬:魏隴修具缺物料,官民攜手解困局

同日午後,魏國曲沃縣的農具修補點,孟姬正幫阿大捆紮鬆動的耒耜。按李悝“儘地力之教”,“冬耕前官府需提供‘修補鐵料、膠料’,農藝吏指導修具”,可農藝吏鄭五卻蹲在草堆旁發愁:“縣府撥的鐵料被暴雨淋濕生鏽,膠料也不夠用了!”

“這可咋整?再過五日就要冬耕了!”張伯看著斷了刃的鐮刀歎氣。孟姬忽然瞥見場邊的廢鐵堆:“咱們把廢鐵熔了重打小零件,膠料不夠就用桑樹皮熬膠——去年我娘教過這法子!”

她這話一出口,農人們立刻行動:壯丁壘起簡易熔爐熔廢鐵,婦人們剝桑樹皮熬膠,孟姬則跟著鄭五學習鍛打小刃片。鄭五看著熬得黏稠的桑皮膠,撓著頭笑道:“我隻知官發膠料好用,沒想到農人的法子更實在!”他轉身跑回公倉,抱來自己儲備的乾燥鐵屑:“摻點這東西,鍛打的刃片更結實!”

傍晚時分,三十多件農具全修補妥當。孟姬給鄭五遞過一碗熱粟粥:“您看,咱們湊湊手,再難的事也能成。以後缺物料,咱們先找替代的,彆等縣府撥款誤了農時!”鄭五喝著粥點頭:“下次我提前跟大家學農諺、備物料,再也不犯難了!”

二、支線?淳於越:鹹陽議工製,儒法互補定新規

暮色中的鹹陽議堂,燭火映著兩卷策論。衛鞅的《工律嚴管策》主張“派專員駐坊監造,不合格者罰工匠貲二甲”,淳於越卻搖著《孟子?公孫醜上》:“‘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若隻罰工匠,監造者卻脫責,農具質量難保證。不如設‘雙監造製’——工匠刻名、監造者蓋章,農戶發現問題可憑印記找監造者,先修補再追責,合格後工匠免罰。”

“農戶不懂造具,誤判了誰擔責?”衛鞅皺起眉頭。趙承這時推門而入,將涇陽驗具、魏隴修具的事細細說來:“公孫徹的疏漏是監造失察,孟姬眾人修具是因齊心補過。可定‘三級核驗製’:工匠自檢、監造抽檢、農戶簽收,簽收後三日內發現問題,監造者協調返工;工匠主動改進工藝的,記‘精工功’。”

衛鞅盯著《工律》抄本上的批注沉默片刻,終於點頭:“再加一條——監造者與工匠勾結造劣質具,雙方均削職;監造者主動補救的,減罰。”淳於越起身作揖:“此法既守了工律的嚴,又留了補過的暖,才算真的‘護農桑’。”

三、鐵具見匠心,變法重協同

深夜的縣寺,趙承在《變法實錄》上寫下:“農具之爭,不在質劣,在監造疏、溝通少。監造者若能儘心,工匠若能用心,農戶自會安心。”他想起公孫徹送磨石的舉動,又想起孟姬熬桑皮膠時的笑容,筆尖頓了頓,再加一句:“變法不是要‘罰到底’,是要‘改到位’——讓規矩管得住質量,讓人心暖得了疏漏,才算真的護得農桑。”

窗外的月光灑在農具坊,守坊人點起了油燈。趙承摩挲著銅質量規——那刻度記著工律,也記著民心。農具要造得精,更要修得暖:讓每一把犁都能深耕,每一把鐮都能割麥,這樣才能讓每一戶農人都備得好冬耕,盼得來豐年。

喜歡青史照山河請大家收藏:()青史照山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