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歲那年的夏天,外公病重了。
消息是郵電所郵差帶來的。那天傍晚,我剛從河裡摸魚回來,褲腿還濕漉漉地貼著腳踝,就看到母親站在院門口,手裡捏著一張薄薄的信紙,眼圈紅得嚇人。
她什麼也沒說,隻是摸了摸我的頭,然後轉身進屋開始打包行李。
“滿崽,明天一早我們去楊家橋。”父親從地裡回來時,母親已經收拾好了兩個大包袱,“你外公不太好。”
楊家橋是母親的娘家,離我們村有三十多裡山路,要翻過兩座山才能到。我隻在五歲那年去過一次,對外公的印象已經模糊,隻記得一個瘦高的老人把我架在肩上,去看橋下的溪流。
第二天天沒亮,我們就出發了。山路崎嶇,林深葉茂,陽光隻能從枝葉的縫隙中漏下些許斑駁的光點。母親一路無話,腳步匆忙得讓我幾乎跟不上。父親偶爾會停下來等我,然後指著路邊的野果或鳥窩,試圖分散我的注意力,但沉重的氣氛始終籠罩著我們。
走到日頭偏西,終於看到了楊家橋村口那座標誌性的石拱橋。橋下溪水潺潺,幾個婦人正在石板上捶打衣服。見到我們,她們停下了手中的活計,交頭接耳起來,眼神裡有一種說不清的複雜情緒。
外公家是村頭一棟灰瓦木屋,比記憶中的更加破舊。院牆上爬滿了青苔,木門上的春聯已經褪色,在微風中嘩嘩作響。我們剛走近,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太太就迎了出來,是外婆。她一把抱住母親,聲音哽咽:“桂英,你爹他…怕是撐不過這幾天了。”
屋裡很暗,即使是在白天,也點著一盞煤油燈。外公躺在裡屋的床上,瘦得隻剩下一把骨頭,眼睛深陷,呼吸微弱得像隨時會斷線的風箏。床邊坐著一位穿著藏青色布衣的老者,正在慢慢地卷著一根煙卷。
“這是村裡的陳伯。”外婆輕聲介紹,“懂些醫術,這些天多虧他照應。”
陳伯朝我們點點頭,目光在我臉上停留了片刻,眉頭微微皺起,但什麼也沒說。
晚飯後,大人們開始商量守夜的事。外公的情況很不好,按照鄉俗,老人臨終前需要親人輪流守夜,以免孤身上路。
“滿崽還小,今晚跟我睡吧。”外婆摟著我的肩膀說。
“十歲的男娃不小了,”陳伯突然開口,聲音沙啞,“讓他也守一夜吧,儘儘孝心,有些事情得親自麵對,做個了斷,不然以後更麻煩。”
母親想說什麼,但父親拉了她的衣袖一下:“陳伯說得對,讓滿崽也儘份心。”
於是守夜的安排就這麼定了下來:父親守上半夜,我和母親守子時到寅時,舅舅天亮後來接班。
我被安排在晚飯後先睡一會。外婆給我在堂屋鋪了張簡易床,我躺上去,很快就睡著了。
不知過了多久,有人輕輕推醒我。是母親,她臉色蒼白,眼裡布滿血絲。“滿崽,該我們了。”
堂屋的鐘指向十一點半。夜深人靜,村子裡連狗吠聲都聽不見。母親給我披了件外套,領著我走向外公的房間。
油燈如豆,在牆角的小桌上搖曳。外公的呼吸聲更加沉重了,每一次吸氣都像是拉風箱,呼氣時帶著輕微的哨音。母親坐在床邊的椅子上,示意我坐在旁邊的小凳上。
“要是困了,就靠著我睡會。”母親柔聲說。
起初,我並不覺得害怕。外公是我的親人,儘管印象模糊,但血脈相連的感覺讓我隻覺得悲傷而非恐懼。我端詳著外公的臉,那張布滿皺紋的麵孔在跳動的燈光下明明暗暗,深陷的眼窩像是兩個黑洞。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牆上的老鐘滴答作響,敲響了十二點。母親開始打盹,頭一點一點的。我卻沒有睡意,睜大眼睛觀察著房間裡的一切。
就在這時,我注意到外公的呼吸聲變了。
不再是那種沉重拉長的聲音,而是變得短促、輕快,甚至帶著一種奇怪的節奏感。更讓我脊背發涼的是,隨著這呼吸聲,牆上的影子也開始變化。
油燈在牆角,我們的影子本該投射在對麵牆上。可是此刻,牆上除了我和母親的影子外,還有第三個影子——一個細長、扭曲的陰影,正隨著外公的呼吸節奏微微晃動。
我揉了揉眼睛,確信不是自己眼花了。那影子像是一根被拉長的人形,脖子出奇地長,頭部呈現出一種不自然的傾斜。它就在外公床頭的牆上,隨著油燈的跳動而輕輕搖擺。
我的心跳加快了,下意識地抓緊了母親的衣角。母親驚醒過來,看了看外公,然後溫柔地拍拍我的手:“怕了嗎?要不你先回去睡,媽一個人守著也行。”
我張了張嘴,想告訴她牆上的影子,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十歲的男孩已經懂得羞恥,不願被人當成膽小鬼。我搖搖頭,強迫自己不再看那麵牆。
然而,恐懼一旦生根,就會迅速發芽蔓延。我開始注意到房間裡其他的不對勁。
首先是溫度。盛夏的夜晚本該悶熱,但這房間卻透著一種陰冷,不是普通的涼爽,而是一種滲入骨頭的寒意。我的手臂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其次是氣味。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難以名狀的氣味,不是藥味,也不是病人房間常有的濁氣,而是一種陳舊、腐朽的氣息,像是多年未開啟的老櫃子深處的味道。
最後是聲音。除了外公那詭異的呼吸聲和鐘表的滴答聲,我隱約聽到另一種聲音——極其細微的摩擦聲,像是有人在用指甲輕輕刮擦木頭。
刮、刮、刮……
有節奏地,持續不斷地,從床的方向傳來。
我死死地盯著外公的手。他的雙手平放在身體兩側,手指靜止不動。那麼這聲音從哪裡來?
母親似乎完全沒有察覺到這些異常,她隻是偶爾探身查看外公的情況,或用棉簽蘸水濕潤他乾裂的嘴唇。她的平靜讓我稍感安心,也許一切都是我的想象。
直到那件事情發生。
大約淩晨兩點左右,外公的呼吸突然停止了。不是那種平穩的過渡,而是戛然而止,仿佛有人按下了暫停鍵。連牆上的影子也凝固了。
母親立刻站起來,俯身靠近外公,臉上寫滿擔憂。
就在這一刹那,外公的眼睛猛地睜開了。
那不是將死之人的渾濁目光,而是異常清亮、銳利的眼神。更可怕的是,他的瞳孔在油燈下似乎變成了兩條細縫,像是貓科動物的眼睛。
母親嚇了一跳,後退半步,但很快鎮定下來,輕聲喚道:“爹?您醒了?”
外公沒有回應,隻是直勾勾地看著天花板。然後,他的頭開始極其緩慢地轉向我這邊。脖子轉動時發出細微的“哢噠”聲,像是老舊的木門軸。
當他的目光落在我身上時,我感到一股寒意從腳底直衝頭頂。那眼神裡沒有任何親情溫暖,隻有一種冰冷的、審視般的陌生感。
“滿崽,過來讓外公看看你。”一個聲音從外公嘴裡發出,但那不是他原本虛弱的聲音,而是更加年輕、有力的嗓音,帶著一種奇怪的腔調。
母親鼓勵地推了推我:“去吧,外公叫你。”
我僵在原地,渾身冰涼。因為就在外公說話的同時,我看到那個牆上的影子發生了變化——它不再隻是隨著燈光搖曳,而是做出了一個獨立的動作:一條細長的手臂狀的影子緩緩抬起,指向我的方向。
“快去啊。”母親又催促道。
我強迫自己邁開腳步,慢慢挪到床邊。越靠近床,那股陰冷的氣息就越重,那種腐朽的氣味也越發濃烈。
外公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我,嘴角微微上揚,形成一個詭異的微笑。他的牙齒在燈光下顯得特彆白,特彆尖。
“好孩子……”他伸出手,那隻手乾瘦得如同骷髏,指甲又長又黃,“陪外公說說話……”
就在他的手即將碰到我的臉頰時,門外突然傳來一聲咳嗽。是陳伯的聲音:“桂英,給孩子熱點粥吧,守夜容易餓。”
這聲音打破了房間內詭異的氣氛。母親應了一聲,對我說:“滿崽,你陪外公,媽去去就來。”
我驚恐地看著母親離開房間,內心瘋狂地呐喊著不要留下我一個人。但話卡在喉嚨裡,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房門輕輕合上,房間裡隻剩下我和外公——還有那個牆上的影子。
油燈突然閃爍起來,明暗不定。在跳動的光影中,我看到牆上的影子在慢慢擴大、變形,它的頭部越來越長,身體越來越細,像是一條準備發動攻擊的毒蛇。
外公依然保持著那個詭異的微笑,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我。他的手懸在半空,手指微微蜷曲。
“過來,孩子……”那個聲音再次從他嘴裡發出,但這一次,我清楚地看到他的嘴唇動作和聲音不完全同步。
最讓我毛骨悚然的是,我感覺到有一雙眼睛在盯著我的後背。不是來自床的方向,而是來自房間的角落,那個最黑暗的角落。
我不敢回頭,全身的血液仿佛都凝固了。童年聽過的所有關於鬼怪附身的故事一瞬間湧入腦海。在我們鄉下的傳說中,將死之人身體虛弱,容易被不乾淨的東西乘虛而入。
外公的手又向前伸了一點,幾乎要碰到我的鼻子。我能聞到一股難以形容的氣味——像是泥土、朽木和陳舊血液混合的味道。
“怕了嗎?”那個聲音輕輕地問,帶著一絲嘲弄。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門吱呀一聲開了。陳伯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粥走了進來,他的步伐穩健,似乎完全沒注意到房間裡的詭異氣氛。
“孩子,吃點東西吧。”他平靜地說,把粥碗遞給我。在交接的瞬間,他的手有意無意地在我手背上按了一下,我感到一個硬硬的小東西被塞進了我的掌心。
“拿好了,彆鬆開。”陳伯低聲說,聲音低得幾乎聽不見。
我低頭一看,那是一麵小小的銅鏡,隻有硬幣大小,邊緣已經磨得光滑,顯然有些年頭了。
“陳老哥,這麼晚了還麻煩你。”外公突然開口,聲音又變回了那個虛弱的老人的聲音,眼神也恢複了渾濁。
陳伯點點頭:“應該的。楊叔感覺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