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賽前摸底,暗藏機鋒_逆流60年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逆流60年代 > 第60章 賽前摸底,暗藏機鋒

第60章 賽前摸底,暗藏機鋒(1 / 2)

第二天一大早,天色灰蒙蒙的,像是要下雨。東北初夏的天氣就是這樣,說變就變。招待所食堂裡彌漫著玉米糊糊和鹹菜疙瘩的味道,選手們圍坐在長條桌邊,默默地吃著早飯,氣氛比昨天更添了幾分緊張。今天上午是賽前技術交流會,算是正式比賽前的開胃菜,也是互相摸底、亮肌肉的好機會。

廖奎喝完了自己碗裡最後一口糊糊,又掰了小半個窩頭,把碗沿擦得乾乾淨淨。糧食不能浪費,這是刻在骨子裡的習慣。他瞥了一眼鄰桌的孫建國,對方正小口喝著糊糊,麵前還攤開一本厚厚的《養豬學》,嘴裡念念有詞,似乎在最後溫習。而馬向東則呼嚕呼嚕吃得山響,吃完一個窩頭又伸手拿第二個,被他旁邊一個看起來稍顯文靜的同伴輕輕拉了下袖子,才訕訕地縮回手,低聲嘟囔:“怕啥,吃飽了才有力氣乾活!”

李主任匆匆吃完,對廖奎低聲道:“一會兒交流會,我在下麵聽著。記住我的話,穩住。”

廖奎點點頭。

交流會的地點就在招待所旁邊地區農業局的禮堂。一座老式蘇式建築,屋頂很高,牆上掛著馬恩列斯毛的畫像,主席台上方拉著紅色橫幅——“全區畜牧獸醫技術交流暨選拔大會”。台下已經坐了不少人,除了各地來的選手,還有地區農業局的一些乾部、技術員,以及本地相關單位的觀摩人員。空氣裡混雜著煙草、舊桌椅和一股類似福爾馬林消毒水的氣味。

廖奎跟著隊伍在後排找了個位置坐下。他注意到那位“林同誌”也來了,坐在禮堂側後方一個不顯眼的角落,依舊是那身筆挺的中山裝,手裡拿著個筆記本,像是普通的記錄人員,但廖奎總覺得他那平靜的目光掃過全場時,帶著一種審視的意味。

會議由地區農業局的一位副科長主持,講了些套話,鼓勵大家暢所欲言,互相學習。然後便進入自由發言和技術討論環節。

起初還有些冷場,畢竟誰都不想第一個出頭。很快,孫建國就按捺不住,扶了扶眼鏡,第一個舉手站了起來。

“各位領導,各位同誌,我是省農校的孫建國。我認為,當前我區養豬業發展的關鍵,在於科學飼養管理的普及和精細化……”他聲音洪亮,帶著學生乾部特有的那種自信,引經據典,從巴甫洛夫條件反射談到蛋白質氨基酸平衡,又從蘇聯的集約化養殖模式談到如何利用數據統計優化飼料配比。理論一套一套,聽得台下不少來自基層的選手直眨巴眼,有些名詞甚至都沒聽說過。

孫建國講完,得意地掃視了一圈,尤其在廖奎這個方向稍微停頓了一下,似乎想從他臉上找到欽佩或者茫然的表情。可惜廖奎隻是平靜地看著他,臉上沒什麼波瀾。

“孫同學講得很好嘛,理論水平很高。”主持會議的副科長點頭稱讚。

這時,馬向東憋不住了,謔地站起來,嗓門震得禮堂有點回音:“領導,我說兩句!”

“好,撫遠縣的馬向東同誌,請講。”

“孫同學講的那些,書本上的東西,俺聽著是挺好!”馬向東大手一揮,“可咱下麵實際乾活,不能光看書本啊!就說這豬病防治,你跟他講啥氨基酸,它不懂!你得看它眼神,摸它耳朵熱不熱,聽它咳嗽帶不帶痰音!咱老百姓有啥?就有點土方子,經驗!比如豬拉稀,你用石榴皮熬水,比啥西藥來得慢?便宜!豬不吃食,你給它弄點山楂樹葉子拌料,開胃!這些玩意兒,書本上它不寫啊!”

他這話糙理不糙,引得台下不少來自農村基層的選手暗暗點頭。

孫建國臉上有些掛不住,反駁道:“馬向東同誌,經驗固然重要,但缺乏科學理論指導的經驗是盲目的,甚至可能是錯誤的!比如你說的山楂葉,其有效成分和劑量如何控製?過量是否會引起其他問題?這些都需要科學分析……”

“分析個蛋!”馬向東性子直,有點急了,“豬吃了好就是好!俺們場裡用了多少年了,沒見吃死過豬!你們那套,又是儀器又是數據的,咱基層哪有那條件?”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竟在台上爭辯起來。一個堅持“科學至上”,一個強調“實踐出真知”,誰也說服不了誰。會場氣氛變得有些微妙,隱隱形成了兩種觀念的碰撞。

廖奎默默聽著,心裡卻在快速思考。孫建國的理論確實紮實,但有些脫離實際;馬向東的經驗寶貴,但缺乏係統性和提升空間。他自己呢?他有係統這個逆天外掛,有老李頭傳承的土法精髓,有陳衛紅灌輸的科學理論,還有張小花用心記錄的本地實踐……他似乎站在一個獨特的位置上。

就在這時,主持人大概是想緩和一下氣氛,也可能是想看看這個在縣裡集訓表現出色、卻一直沉默的公社青年有什麼能耐,目光掃過台下,落在了廖奎身上。

“哦,這位是紅星公社的廖奎同誌吧?你在縣裡的成績很突出啊。對於剛才孫建國同誌和馬向東同誌的討論,你有什麼看法?或者,結合你們紅星公社的實際,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經驗?”主持人和顏悅色地點了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瞬間,禮堂裡大部分目光都集中到了廖奎身上。有好奇,有審視,有不屑,也有鼓勵比如馬向東投來的目光)。李主任在台下微微蹙眉,似乎覺得這點名來得有點早,容易成為靶子。

廖奎深吸一口氣,站了起來。他記著老王頭“多看少說”和李主任“藏鋒”的囑咐,但此刻被點名,不說也不行。

“各位領導,各位同誌。”廖奎的聲音不算洪亮,但很平穩,“孫建國同誌和馬向東同誌講得都有道理。科學理論能指明方向,實踐經驗能解決具體問題。”

他先各打五十大板,定了調子,然後話鋒一轉:“我們紅星公社,條件有限,很多高大上的辦法用不上。我們就琢磨,怎麼用身邊有的東西,解決實際遇到的問題。”

他頓了頓,從隨身帶著的舊帆布包裡掩飾從係統空間取出),拿出了那本張小花繪製的、用舊畫報紙包著的筆記本。這個舉動讓台下有些人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比如,我們那邊春天小豬容易得一種瀉痢,拉起來沒完,用了好些藥效果都不太好。”廖奎翻開筆記本,找到其中一頁,上麵畫著一隻萎靡不振、屁股後麵畫著幾道波浪線和點的小豬,旁邊用稚嫩卻工整的字跡寫著症狀和幾個土方。“後來我們根據老輩傳下來的辦法,結合實際觀察發現,用馬齒莧和車前草一起熬水,趁溫給豬灌服,效果就很好。成本幾乎為零,漫山遍野都是。”

他展示著那幅畫,雖然筆法幼稚,但症狀描繪得生動形象,土方也寫得清清楚楚。

“當然,我們也在學習。”廖奎合上筆記本,繼續道,“陳衛紅同誌,就是我們小組的知青,她幫我們查了資料,說馬齒莧含有鞣質,有收斂止瀉的作用,車前草利水通淋。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這個土方有效。我們現在做的,就是試著把這種有效的土方,和能查到的科學道理結合起來,記錄下來,方便以後再用,也方便改進。”

他沒有高深的理論,也沒有誇大土方的神奇,隻是平實地講述了一個結合實踐與初步理論探索的例子。用的還是那本看起來頗為“另類”的圖示筆記。

會場裡安靜了片刻。

“嘩——”一陣不算熱烈但持續了一會兒的掌聲響起。主要是來自基層的選手和一些年紀稍大的技術員。廖奎這番話,說到了他們的心坎裡。他們沒那麼多高深理論,就需要這種看得見、摸得著、學得會、用得上的法子。

孫建國微微撇了撇嘴,似乎覺得廖奎舉的例子太過簡單,上不了台麵。但也沒再出言反駁。

馬向東則衝廖奎豎了個大拇指,咧著嘴笑,顯然覺得廖奎幫他“報了仇”。

廖奎注意到,那個一直沒什麼存在感的周小河,此刻也抬起頭,目光落在廖奎手中的筆記本上,似乎對那圖文並茂的形式很感興趣。而坐在角落的林同誌,則在本子上快速記錄著什麼,嘴角似乎還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李衛紅則主動轉過頭,對廖奎點了點頭,眼神裡帶著讚許和一絲探究,似乎在說:“這個方法很務實,有機會交流一下。”

主持人見狀,滿意地點點頭:“很好!廖奎同誌這個例子舉得很生動,很結合實際嘛!說明了土法不一定就落後,科學理論也要結合實際才能發揮作用。大家都要有這種學習和探索的精神!”

第一輪無形的交鋒,廖奎憑借其獨特的“理論聯係土法”的定位,算是平穩度過,甚至還小露了一把鋒芒,引起了不同陣營的注意。

交流會結束後,已是中午。外麵的天陰沉得更厲害了,悶雷聲隱隱從遠處傳來。眾人魚貫走出禮堂。

馬向東幾步追上廖奎,摟住他肩膀:“行啊!廖奎兄弟!說得好!聽著就解氣!不像某些人,就知道掉書袋!”

廖奎被他摟得一個趔趄,苦笑道:“馬大哥,我就是說了點實際情況。”

“實際情況才是最管用的!”馬向東用力拍拍他,“走,吃飯去!哥哥請你吃個好的!聽說招待所小灶今天有肉菜!”

廖奎婉拒道:“不了,馬大哥,我帶了乾糧,回去隨便吃點就行,下午還想看看資料。”他惦記著找個機會去探探黑市,不想過多應酬。


最新小说: 小師妹在修真界裡教反派做人 我能賦予美女師尊係統 囚禁女帝後,女帝玩爽了 全族嫌她廢?魔尊竟為她折腰 無敵大帝:從贅婿開始橫推諸天 乾元天命 年代:邪本是道,我有仇必報 快穿炮灰:苟住!彆浪!活著萬歲 八零小廚娘的紅火日子 星際戰艦赤壁號劉關張天團曆險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