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陽光依舊透過教室的窗戶灑在廖奎的筆記本上。課堂的內容依舊充實,周圍同學的目光也依舊帶著昨日的餘溫,但廖奎的心境,卻與昨日那初公開關係的忐忑截然不同了。一種塵埃落定後的踏實與堅定充盈著他,讓他聽課的眼神更加專注,筆記做得更加沉穩。
謝薇在宣傳科忙碌的間隙,偶爾也會想起昨晚家中那溫馨又帶著些許緊張的晚餐,想起父親那句“往前看,好好處”的囑咐,嘴角便忍不住微微上揚。公開的關係像一道無形的屏障,隔絕了不必要的猜測與覬覦,也讓她和廖奎之間那份親密,有了在陽光下呼吸的自由。
他們當然還是會想對方。尤其是在各自忙碌的間隙,一個念頭,一個畫麵閃過腦海,便忍不住想要分享。於是,那神奇的伴侶空間,便成了兩人之間最隱秘而高效的情感驛站。
廖奎在課間休息時,感覺口袋微微一沉,伸手進去,便摸到一張折疊整齊的小紙條。他不動聲色地展開,上麵是謝薇清秀的字跡:“《母豬的產後護理》筆記借我看看晚?我爸昨晚好像多看了那特供煙兩眼。)”
廖奎會心一笑,趁人不注意,將相關的筆記本和一張回複的紙條一起送入空間,紙條上寫著:“筆記拿去。謝伯伯是行家,看來係統禮物送到點子上了。晚上見?”
不一會兒,筆記本出現在謝薇的抽屜裡,隨之而來的還有廖奎的回複。這種無聲的、即刻的交流,帶著一種隻有彼此才懂的默契與甜蜜,仿佛一條無形的絲線,始終牽連著兩人,讓這公開關係下的一天,充滿了安心與期待。
下班鈴聲響起,謝薇收拾好東西,先回了軍區大院一趟。她沒打算在家吃晚飯,得跟父母說一聲。
“爸,媽,我晚上單位有點事,要加班整理點材料,晚飯就不在家吃了。”謝薇儘量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自然平常。
蕭雅姿正在織毛衣,聞言頭也沒抬,隻是從鼻子裡輕輕“哼”了一聲,語氣帶著了然與一絲無奈:“又加班?你這丫頭,現在連個好點的理由都懶得想了是吧?”話雖如此,她手上織毛衣的動作卻沒停,顯然是默認了。
坐在沙發上看文件的謝廣安抬起眼皮,看了女兒一眼,沒什麼表情,隻淡淡說了一句:“注意安全,彆太晚。”算是默許。
謝薇吐了吐舌頭,知道父母心裡明鏡似的,隻是既然已經同意了他們處對象,有些事便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她應了一聲,便轉身出門。
按照這個時代未婚男女交往的“潛規則”,兩人沒有一同離開。廖奎先回了招待所,換了身輕便的舊衣服,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才獨自一人,沿著熟悉的路線,向著城南桂花胡同走去。
夕陽的餘暉將他的影子拉長,步伐輕快而堅定。那個曾經作為他們愛巢與秘密據點的小院,在關係公開後,似乎被賦予了新的意義——一個隻屬於他們兩人的、可以暫時拋開外界目光的溫馨港灣。
推開丙十七號小院的木門,熟悉的清幽氣息撲麵而來。謝薇已經到了,正在小廚房裡忙碌,鍋裡傳來“咕嘟咕嘟”的聲響,飯菜的香氣已經彌漫開來。
“回來啦?”謝薇係著圍裙,從廚房探出頭,臉上帶著居家的柔和笑意,“洗洗手,馬上吃飯了。我炒了個青菜,熱了昨天從食堂帶的饅頭,還煮了點小米粥。”
“好。”廖奎應著,心裡湧起一股暖流。這種尋常夫妻般的煙火氣息,是他曾經在紅星公社不敢奢望,如今卻真切切握在手中的幸福。
飯菜上桌,簡單卻溫馨。兩人相對而坐,邊吃邊聊起了正事。
“奎,”謝薇放下筷子,神情認真起來,“我爸那邊算是初步過關了,但他提的條件——結業前三,分配留在省城——我們必須做到。留在省城,就得有個長久的落腳地。這院子雖好,但畢竟是租的,總不是個辦法。我在想……我們能不能把它買下來?”
廖奎聞言,也鄭重地點了點頭。他早有此意,擁有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家,才能在這省城真正紮下根來。他環顧了一下這個小院,雖然不大,但獨門獨戶,位置僻靜,經過他們這段時間的打理,更是充滿了生活氣息。
“買下來當然好。”廖奎沉吟道,“但這年頭,房子都是公家的,私人買賣……恐怕不容易。這院子的產權,不知道是在鄭秀文舅舅個人手裡,還是屬於單位?”
六十年代,城鎮住房緊張,私有房產交易幾乎停滯,大部分住房都由單位或房管所分配。私人之間的房屋買賣,不僅手續繁雜,而且風險不小。
“我也擔心這個。”謝薇蹙起秀眉,“而且,就算她舅舅肯賣,這價格怎麼算?我們手裡的錢雖然多,但來路……總不能直接抱著一堆現金去談。”
巨額財富是他們最大的底氣,卻也成了最需要小心隱藏的秘密。
兩人商量了一會兒,覺得突破口還是在鄭秀文身上。
“這樣,”謝薇有了主意,“我明天找個機會,先私下問問秀文,探探她舅舅的口風。就說我們覺得這院子住著挺好,想長期租,或者問問有沒有可能……轉讓?看看她怎麼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廖奎表示同意:“對,先摸摸底。鄭秀文幫我們銷過貨避孕套),算是知根知底的盟友,通過她中間傳話,最穩妥不過。”
他們的目光又不約而同地投向了係統空間裡那堆積如山的飛天茅台。這是他們最容易變現,也相對不那麼紮眼的硬通貨。
“處理一些茅台吧。”謝薇果斷決定,“這東西價值高,消耗快,出手相對方便。李叔李逍遙)那邊路子廣,信譽也好。我明天就聯係他,先處理掉……五十瓶,你看怎麼樣?”
“可以。”廖奎盤算了一下,“五十瓶,按照之前和李叔談的價錢。先備著,等鄭秀文那邊有了準信,我們再看具體需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