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改造隊撤離後留下的短暫真空,很快就被新的喧囂填滿。隻是這喧囂,不再帶著令人窒息的政治高壓,而是裹挾著一種更為複雜、難以言明的暗湧。
七月底的畜牧科辦公室,比往日更添了幾分悶熱。張振山站在屋子中央,古銅色的臉上沒什麼多餘的表情,但眼神掃過眾人時,自帶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廖奎正和韓誌剛、秦大山等人交代著夏季豬群防疫的注意事項,見科長召集,便停下話頭,和其他人一樣,將目光投了過去。
“剛接到場部通知,”張振山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中,“為慶祝八一建軍節,加強軍民團結,場部決定,在大禮堂舉行軍民聯歡晚會。”
消息一出,辦公室裡起了一陣小小的騷動。不同於之前開大會的壓抑,聯歡會總歸是帶著些喜慶色彩的,尤其是在經曆了改造隊數月的精神緊繃之後,人們潛意識裡都渴望一點放鬆和宣泄。
“要求各科室,必須至少出一個節目。”張振山繼續說道,語氣沒什麼波瀾,仿佛在布置一項普通的生產任務,“形式不限,唱歌、朗誦、快板都行,內容要積極向上,體現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軍民魚水情。”他頓了頓,目光在眾人臉上掃過,“另外,場部需要抽調部分人手,協助聯歡會的後勤準備工作,主要是布置禮堂、準備道具這些。咱們科,廖奎,你算一個。”
廖奎心中微微一凜,但麵上不動聲色,隻是沉穩地點了點頭:“是,科長。”
他旁邊的韓誌剛已經按捺不住興奮,年輕人對熱鬨的天性讓他立刻舉起了手,臉上洋溢著熱情:“科長!出節目算我一個!咱們科組織個合唱吧!《團結就是力量》、《打靶歸來》,大家都會唱,氣勢也足!”
張振山看了他一眼,沒反對,算是默認了:“行,這事你牽頭,找幾個嗓門亮的,抓緊時間練練,彆到時候上台丟人。”
韓誌剛歡天喜地地應下,已經開始摩拳擦掌,盤算著找哪些人組隊了。
然而,這看似正常的任務分配和節目籌備,卻很快被注入了一絲不和諧的暗流。
通知下達後不久,聯歡會的籌備工作便緊鑼密鼓地開展起來。籌備組由場部工會的幾名乾部和軍人連隊派出的一名宣傳乾事共同負責。就在廖奎接到後勤協助任務的當天下午,一個消息便在有意無意的傳播中,傳到了畜牧科。
周子強,那個在改造隊撤離大會上表演了一番“深情挽留”的知青,再次展現了他異乎尋常的“積極性”。他不知何時,已經向籌備組提交了一份詳儘的舞台設計草圖。
據看到草圖的人說,那圖紙畫得相當專業,不僅標明了主席台、觀眾席的區域劃分,還細致地設計了背景板的樣式——用紅紙剪出“慶祝八一建軍節”和“軍民團結如一人”的大字,周圍裝飾著麥穗、齒輪和五角星的圖案,確實緊扣主題,“體現了軍民魚水情”。
但令人玩味的是,周子強對舞台本身的結構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關注。他的圖紙上,對舞台的木板接縫、幕布懸掛點、後台堆放雜物的角落,甚至燈光可能照不到的陰影區域,都做了清晰的標注。他主動向籌備組請纓,希望能負責舞台布置的核心工作,聲稱自己“有美術功底”,“一定能將舞台效果做到最好”,並且“充分保障領導與軍人同誌的安全與觀感”。
更耐人尋味的是,籌備組,尤其是那位軍人連隊的宣傳乾事,在審閱了周子強的草圖並聽取了他的陳述後,竟然點頭同意了,將舞台布置的協調工作交給了他。
廖奎在豬號聽到韓誌剛略帶羨慕地提起這事時,正在清理豬槽的手微微一頓。他直起身,望向場部大禮堂的方向,眼神深邃。
傍晚收工,回到那間作為掩護的土坯房,廖奎將白天聽到的消息告訴了謝薇。
幾乎是同時,倉庫保管員王大姐也找到了謝薇。王大姐依舊是那副嚴肅的表情,但語氣比平時緩和了些:“小謝,場部八一聯歡會,後勤缺人手,你心思細,做事穩妥,去幫著布置下禮堂,主要是清點、分發裝飾用品,記錄物資出入。”
謝薇和廖奎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了然。他們夫妻二人都被點名參與後勤,這巧合背後,恐怕未必全是偶然。
“看來,這場聯歡會,想躲清靜是不行了。”廖奎壓低聲音道。
謝薇蹙著秀眉,低語回應:“推是推不掉的,不如將計就計。我們正好可以借著這個機會,近距離看看那禮堂,也看看……都有哪些人在為這場聯歡會忙碌。”她頓了頓,語氣帶著一絲冰冷的銳利,“周子強對舞台結構那麼熱心,標注得那麼詳細,太不正常了。他到底是想‘布置’舞台,還是想‘利用’舞台?”
廖奎緩緩點頭。周子強此舉,絕不僅僅是為了出風頭那麼簡單。那個舞台,在聯歡會當晚,必將彙聚全場幾乎所有重要人物的目光——場部領導、軍人連隊的軍官士兵、乃至農場各個層麵的職工。在這樣一個焦點位置上,任何一點“精心設計”的“意外”或者“發現”,都可能掀起巨大的波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拿到舞台布置的權限,就等於掌控了在舞台上做手腳的便利。”廖奎冷靜地分析,“無論是藏匿什麼東西,還是製造某種事端,都變得容易很多。”
“我們必須盯緊他,”謝薇語氣堅定,“在後勤崗位上,我們有機會接觸到所有進出的物資,也能名正言順地在禮堂內外活動。這是我們防範他,也是觀察軍隊和場部其他人動態的機會。”
夫妻二人迅速達成了共識。無法置身事外,便主動融入,利用這層身份的掩護,將這看似喜慶的聯歡會,變成他們洞察危機、收集信息的戰場。
第二天,聯歡會的籌備工作全麵展開。大禮堂內外頓時變得熱鬨非凡。韓誌剛拉著幾個年輕知青,在禮堂角落扯著嗓子練習合唱,雖然偶有跑調,但熱情高漲。場部工會的人忙著寫標語、剪字花。軍人連隊也派來了幾個士兵,幫忙搬運桌椅、懸掛橫幅,他們動作麻利,沉默寡言,與農場職工保持著一種若有若無的距離感。
廖奎和謝薇按照分工,在後勤區域忙碌著。謝薇負責登記和分發紅紙、漿糊、繩索、釘子等物資,她細致地核對數目,記錄領取人,看似專注本職工作,眼角的餘光卻始終留意著舞台方向的動靜。廖奎則和幾個被抽調的男職工一起,負責體力活,搬運沉重的長條凳,架設臨時的照明線路。他動作利落,話語不多,但【基礎洞察人際)】和【微弱情緒感知被動)】卻全力開啟,捕捉著周圍每一個細微的表情和氣息。
他看到周子強拿著那張圖紙,意氣風發地指揮著幾個人在舞台上敲敲打打,懸掛幕布,調整背景板的位置。周子強的臉上帶著一種掌控局麵的自信,眼神偶爾會掠過舞台下方那些容易被人忽視的角落,或者幕布厚重的褶皺處,嘴角噙著一絲難以捉摸的笑意。
他也看到了那名軍人連隊的宣傳乾事,抱著雙臂站在台下,目光冷靜地審視著舞台的布置進程,偶爾會與周子強交流幾句,態度說不上熱絡,但也並非全然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