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有限的收獲_逆流60年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逆流60年代 > 第311章 有限的收獲

第311章 有限的收獲(1 / 1)

離開了那片帶給他巨大文化衝擊和挫敗感的喧囂墟市,廖奎並沒有立刻返回藏身點。手中的幾份舊報紙是信息收獲,但遠不足以構建一個完整的“人設”。他需要更具體的、能體現“香港普通居民”日常生活的實物,尤其是能為母親蕭雅姿未來身份提供佐證的物品。

他沿著墟市外圍較冷清的街道行走,目光銳利地掃視著兩旁的店鋪。那些招牌鮮豔、貨物琳琅滿目的大鋪麵他不敢進,那裡人多眼雜,店員也更可能具備一定的警惕性。他的目標,是那些看起來不起眼、甚至有些破敗的小店,這種地方的交易往往更隨意,對顧客的盤問也更少。

很快,他鎖定了一家舊衣店。店鋪門麵狹窄,一塊飽經風雨的木板上用墨汁寫著“xx故衣”字樣,字跡已有些模糊。門口掛著一串串密密麻麻的舊衣物,男女老幼的都有,在微風中輕輕晃蕩,散發出淡淡的樟腦丸和歲月混合的氣味。店內光線昏暗,隻能隱約看到一個佝僂的身影坐在櫃台後。

廖奎在門口稍作停留,仔細觀察。進出的人很少,偶爾有一兩個穿著樸素的老人進去,很快又出來,交易過程安靜而迅速。這符合他的需求。他深吸一口氣,將剛剛兌換來的港幣分出一部分,放在最容易取用的褲袋裡,然後低頭走了進去。

店內比外麵看起來更擁擠,四壁都掛滿了衣服,按性彆和大致品類分開,中間還有幾個大竹筐,堆放著更廉價或品相更差的衣物。空氣中彌漫著更濃的舊布料和防蟲劑的味道。櫃台後的老板是個滿頭白發、戴著老花鏡的老伯,正就著窗口的光線修補一件舊襯衫,聽到有人進來,隻是抬了抬眼皮。

廖奎沒有出聲,他直接走向懸掛女裝的那片區域。他的目標明確:一套符合香港本地普通中年女性身份的、半新左右的日常衣物。他快速而仔細地瀏覽著。這裡的衣服麵料明顯比內地豐富,除了棉布,還有很多化纖材質如的確良、尼龍),顏色和花色也更繁多,雖然大多也是過時的款式。

他需要一套看起來穿了幾年,但保養尚可,不至於太破舊,也不能太新潮以免與“獨身、思鄉歸僑”的人設不符)的衣物。他用手指輕輕撥動衣架,感受著布料的質地,觀察著細節:領口、袖口的磨損程度,紐扣是否齊全,有沒有明顯的汙漬或補丁。

最終,他選中了一套:一件藏青色帶細小白點的確良短袖上衣,款式簡單,小翻領;一條與之搭配的、同樣材質的深藍色長褲,褲腿是直筒的,而非喇叭褲。他想象著母親蕭雅姿穿上它們的樣子——應該會顯得樸素而整潔,符合一個普通香港女工的日常穿著。他又在旁邊的鞋筐裡,找到一雙黑色的、半舊的塑料平底女式皮鞋,鞋底磨損均勻,擦去灰塵後皮質尚可。

他抱著這套衣物和鞋子,走到櫃台前。

老伯放下手中的針線,透過厚厚的鏡片看著他,沒有說話,等待他開口。

廖奎知道考驗來了。他不能暴露自己的普通話口音。他指了指手中的衣物,然後伸出兩根手指,用儘可能中性的、不帶口音的語氣,含糊地發出一個音:“呢個……”這個……),同時用探詢的目光看著老伯。

老伯看了看他選的衣服,又看了看他,臉上沒什麼表情,似乎對這種沉默或語言不通的顧客習以為常。他拿起那件上衣看了看標簽和磨損處,又看了看褲子和鞋,然後拿起一個舊算盤,枯瘦的手指劈裡啪啦地撥動了幾下,最後伸出五個手指,又翻了翻手掌。

“十五蚊。”十五塊。)

廖奎聽懂了數字。這個價格在他看來不算貴,甚至可以說便宜,但他不能表現得太爽快。他微微皺起眉頭,也伸出兩隻手,先比了個“十”,然後又指了指那雙鞋,搖了搖頭,示意鞋子太舊。

老伯“哼”了一聲,又撥了下算盤,堅持道:“十四蚊,最平了。”十四塊,最便宜了。)

廖奎知道適可而止。他點了點頭,從褲袋裡掏出那張十元港幣和四個一元的硬幣,小心翼翼地放在櫃台上。老伯收錢,拿出一張舊報紙,三兩下將衣物和鞋子包好,用紙繩草草捆了一下,推給廖奎。整個過程,除了報價,再無他言。

廖奎拿起包裹,微微頷首示意,迅速離開了舊衣店。第一步,成功。他得到了一套未來可以為母親準備的“行頭”。

接下來,他需要一些更零碎、但更能體現日常生活痕跡的“信物”。他繼續在相對冷清的街巷尋找,找到了一家看起來同樣古舊的雜貨鋪,招牌上寫著“xx士多”,玻璃櫃台裡擺放著香煙、糖果、電池、肥皂等小商品,貨架上堆著各種日用品。

這次,他的目標是能夠顯示香港本地聯係的東西。他走進店裡,依舊沉默。他先是指了指櫃台裡一種本地常見的、黃色塑料柄的梳子,又指了指貨架上一種印著簡單花紋的塑料漱口杯,然後目光在店內掃視,最終落在櫃台角落裡一疊印有“xx士多”地址和電話的舊記事本上——那是店家自己印來記錄訂貨或賒賬用的,紙張粗糙,格式簡單,但上麵清晰地印著店名、地址香港新界某區某街道門牌號)和一個七位數的電話號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簡直是意外之喜!這種帶有本地具體信息的物品,其說服力遠超那些泛泛的商品。

他拿起一個記事本,又指了指梳子和漱口杯,一起放到櫃台上。店主是個中年婦人,正一邊聽著收音機裡的粵曲,一邊打毛線。她看了看廖奎選的東西,懶洋洋地報了價:“梳子五毫,杯仔八毫,簿仔……算你三毫,一共一蚊六。”梳子五角,杯子八角,本子……算你三角,一共一塊六。)

廖奎同樣沒有還價,直接付了錢。在婦人找零的時候,他的目光不經意地掃過店鋪的牆壁,心臟猛地一跳。

在櫃台後方牆壁的顯眼位置,掛著一個略顯陳舊的木質相框,裡麵嵌著的,是一幅印刷精美的彩色肖像——頭戴王冠、麵容嚴肅的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肖像下方,還掛著一麵小小的、紅底,上有英女王皇冠和字母“er”徽章的香港旗當時俗稱“龍獅旗”)。

這幅景象,像一根冰冷的針,猝不及防地刺入他的眼簾,帶來一種混合著荒謬、警惕和強烈疏離感的衝擊。在內地,牆上懸掛的隻能是偉大領袖的畫像,而這裡……這是另一個主權、另一種製度的直接象征。他迅速移開目光,但那個影像已經深深烙印在腦海裡,無聲地提醒著他身處何地,以及他與這片土地之間那道看不見卻真實存在的鴻溝。

他拿起用一個小塑料袋裝好的梳子、杯子和那個至關重要的記事本,再次沉默地離開了店鋪。

回到相對安全的芭蕉林深處,廖奎靠著一棵大樹坐下,微微喘息。他將采購到的東西一一取出檢視:

1.一套半新的中年女性衣物鞋履:實物證據,未來母親“歸來”時可以穿著。

2.一個印有香港本地地址和電話的舊記事本:強有力的“身份關聯”信物,可以偽造成母親多年使用的物品。

3.一把普通的塑料梳子和一個漱口杯:日常用品,增加生活細節的真實性。

物資上的收獲,就這些了。它們靜靜地躺在地上,在斑駁的陽光下顯得平凡而廉價。然而,為了獲取這些,他耗費了巨大的心力,經曆了語言不通的尷尬,承受了被審視的壓力,並且冒著暴露的風險。

他清楚地知道,這次采購最大的收獲,並非這些實物,而是切身體會到的那堵“信息壁壘”的厚度。這堵牆由語言、文化、生活習慣、社會規則共同砌成,堅硬而無形。他可以通過空間跨越物理距離,可以憑借身手規避巡邏,可以用黃金和謊言打開偷渡的門,卻難以在短時間內穿透這堵牆,真正理解並模仿一個在此地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人應有的所有細節。

那個英女王的肖像,店鋪裡聽到的英文歌,人們使用的港幣,年輕人時髦的喇叭褲,茶餐廳裡飄出的奶茶香……所有這些碎片化的印象,都在告訴他,為一個內地知識分子偽造完美的“香港歸僑”身份,是一項何其複雜和艱巨的工程。遠不是幾件衣服、幾個舊本子就能解決的。

強烈的危機感促使他不敢在此地久留。每一次停留,都增加一分風險。他將采購來的物品仔細包好,收入係統空間。這些“戰利品”將被妥善存放,作為未來計劃中的一環。

他最後看了一眼這片既熟悉又陌生、既充滿誘惑又遍布陷阱的土地,眼神複雜。然後,他集中精神,溝通了那個連接著兩個世界的錨點。

身影從芭蕉林的陰影中悄然消失。

下一刻,他已然回到了係統空間【幸福小屋】那絕對安全、溫暖如春的環境中。外界香港的潮濕悶熱、市集的喧囂、內心的緊張與孤立感,瞬間被隔絕。

他站在空間裡,緩緩呼出一口濁氣。這次短暫的香港日間潛入結束了,帶回了有限的物資,和無比沉重的思考。前路,依舊迷霧重重。他需要消化今天的見聞,需要和謝薇一起,重新評估他們的計劃,尤其是,如何攻克那最難的關卡——語言與文化的融入。

而此刻,北大荒的土坯房裡,或許正需要他回去,扮演那個剛剛“砍柴”歸來的普通職工。兩個世界,兩種身份,在他身上交織,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

喜歡逆流60年代請大家收藏:()逆流60年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奪回家產,資本家大小姐下鄉邊疆 死亡遊戲:失敗者的逆襲 大魏風雲之千秋帝業 七零下鄉知青挖我前任牆角 快穿:反派都得給我跪著叫爸爸 在彈道儘頭吻你 惟見南星 讀動物心聲的小師妹,竟是沈家真千金 逆蝶緬北囚籠 穿書星際,炮灰竟是SSS級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