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紋纏上小腿的瞬間,陳默聽見了數字的呼吸。
倒計時在虛空中跳動:000429。他的身體被高維結構撕扯,火種能量像沙漏裡的細沙,不斷從星軌的縫隙中流失。左肩的傷口裂開,血順著指尖滴落,還沒觸地就蒸發成淡紅霧氣。他沒低頭看,隻是將鋼筆橫舉,筆尖對準胸口——那裡,星軌的運轉正變得遲滯,每一次推演都像是在泥沼中跋涉。
“項鏈是錨點。”李維的聲音從現實端傳來,穿透維度裂口的乾擾,“量子糾纏頻率正在上升,它能穩定你的意識場!”
陳默沒回應。他閉上眼,把林小滿項鏈的共振頻率反向注入星軌。這不是簡單的數據導入,而是強行扭轉腦波的運行軌跡。星軌劇烈震顫,發出低頻警報,仿佛在抗拒這違背邏輯的操作。但三秒後,延遲從0.7秒壓縮到0.3秒。
同步陷阱,破了。
他睜開眼,眼前的時空裂口已不再是斷裂的橋梁,而是一片由數學法則構築的戰場。空中浮現出無數符號——Σ、?、?、∮——它們排列成軍陣,如同列隊的士兵,表麵流轉著黎曼猜想的函數殘影。每一個符號都在震顫,釋放出無形的壓力波,直擊意識核心。
這不是外來的攻擊,是他的思維被複製、被重構後的反向壓製。
符號軍團的第一波衝擊來了。
一串積分方程在空中展開,路徑與他高中解題時的習慣完全一致——先拆項,再換元,最後補全微分形式。可就在他本能想要順著這條邏輯鏈推導時,整個空間猛地一沉。地麵浮現出錯題本上的紅叉,每一道都化作裂痕,朝他腳下蔓延。
自我認知攻擊——任何一次習慣性思維,都會觸發現實扭曲。
陳默咬牙,放棄慣用路徑,強行啟用星軌中存儲的“非慣性解題模式”。他故意用逆向歸納法處理一個本該用對稱性簡化的方程,邏輯鏈條瞬間錯位。符號軍團的動作遲了一拍,攻擊波出現微小斷層。
就是現在。
他將鋼筆插入地麵,以火種能量為引,啟動反方程發生器。一圈符文環自掌心擴散,與星軌共振,形成一道逆向數學場。那些原本壓製他的公式開始倒流,符號在空中扭曲、重組,暫時被壓製。
可勝利隻維持了七秒。
空中七道光柱落下,符號軍團進化為七維黎曼流形結構。表麵浮現出他高中三年所有數學試卷的殘影,每一道錯題都化作能量尖刺,直指精神核心。一道本該在考試中得分的導數題,因計算失誤被扣兩分,此刻化作一根銀色長矛,穿透空氣,直刺眉心。
這不是單純的懲罰,是記憶的武器化。
陳默側身閃避,長矛擦過臉頰,留下一道灼熱劃痕。他知道,這些錯題背後的意義已被篡改——它們不再是學習過程中的失誤,而是被定義為“思維缺陷”的證據,成為攻擊的合法依據。
不能再被動防禦。
他回憶起張建國觸碰坐標時引發的曆史重現。那不是簡單的影像回放,而是通過外部動作激活了時間節點的共振。現在,他要反過來用虛假記憶乾擾符號邏輯。
“星軌,釋放偽造數據流。”他下令,“標記為2010年11月期中考試,第18題,錯誤原因:筆誤。”
星軌執行指令,一段虛假記憶被投射進數學場。空中那道錯題的紅叉微微顫動,符號軍團的陣列出現短暫混亂。係統在判斷——這是能力不足,還是偶然失誤?邏輯悖論在高維場中擴散,尖刺停滯了一瞬。
就在這空檔,林小滿的項鏈突然微弱閃爍。
一道極細的光脈從現實端傳來,順著量子糾纏通道流入陳默體內。那是她殘存的血脈共鳴,雖不足以支撐躍遷,卻在意識邊緣構建出一條狹窄的數學魔法轉換通道。通道僅容思維通過,像一根細線,連接著真實與虛妄。
陳默抓住機會,將混沌算法反向注入符號軍團的核心節點。這不是求解,而是汙染。他輸入一段無法收斂的遞歸序列,迫使整個軍團重新校準運算規則。符號開始崩解、重組,最終凝聚成一個巨大的黎曼ζ函數圖像,虛部與實部在空中交織成網。
壓製仍在,但形式變了。
“攻擊波形分析完成。”李維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一絲凝重,“深層編碼裡有你2011年3月17日的思維軌跡——那天你根本沒參加物理競賽。”
陳默心頭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