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報聲還在回蕩,三短一長,精準得像心跳。陳默的手指貼在鋼筆尾端,皮膚下傳來細微的電流震顫。他沒動,目光死死鎖住半空中那團懸浮的能量結構——它不再靜止,而是以克萊因瓶為核心,向外延展出一張不斷增殖的網。
蛛絲般的光脈在虛空中交織,每一次跳動都伴隨著低頻嗡鳴。這不是單純的能量流動,而是某種規則的具象化。
“星軌。”他在意識中喚道。
【正在解析】
聲音從顱骨深處響起,帶著金屬與宇宙背景輻射混合的質感。數據流瞬間灌入神經,視野被分割成十一層重疊平麵。蛛網的形態在高維投影中展開,呈現出驚人的規律性——每一條分支都在重複自身,卻又在末端發生微小變異,如同無限遞歸的公式。
“分形結構。”陳默低聲說,“曼德博集。”
他將鋼筆插入冰麵,筆尖劃出一道弧線,靜滯環殘餘的能量順著符文陣列擴散。蛛網擴張的速度驟然放緩,節點生成的節奏出現短暫卡頓。
就是現在。
星軌捕捉到了那一瞬的靜止窗口,0.3秒內完成拓撲建模。畫麵重組,蛛網的初始原點浮現出來——一個嵌套著遠古符文的幾何奇點,位於整個結構的中心軸下方三分之二處。
陳默抬起手,掌心凝聚起一團旋轉的微光。雙螺旋透鏡在他指尖成型,緩緩展開。這是“編織解析器”,由星軌根據分形函數逆向推導而出,能映射出能量網絡的生成邏輯。
透鏡投射出一道藍白色光束,直指奇點位置。蛛網微微震顫,仿佛察覺到了窺視。
林小滿靠在冰壁上,呼吸淺而急促。她的手指貼在頸動脈,感受著血脈深處殘留的波動。剛才那次共鳴幾乎抽空了她,但現在,她知道不能停下。
“準備好了嗎?”陳默沒有回頭。
她點頭,聲音很輕:“開始吧。”
陳默引導編織解析器鎖定奇點,同時將能量通道對準她的方向。林小滿閉眼,指尖微微發燙。她不再壓製那種源自血脈的共振,而是讓它以極低頻率釋放,像潮汐一樣緩慢推進。
項鏈殘骸亮了起來,微弱卻穩定。
當第一縷能量觸碰到蛛網節點時,整張網猛然收縮,局部區域塌陷成黑洞般的漩渦。引力陷阱形成,冰屑被吸入其中,瞬間消失。
“頻率再降。”陳默迅速調整參數,“用七度音階節律輸出。”
林小滿咬住下唇,重新引導能量流。這一次,脈衝變得柔和,如同呼吸同步。蛛網邊緣的扭曲逐漸平複,奇點開始吸收她的能量,沒有觸發警戒。
光紋沿著符文路徑蔓延,六邊形陣列自中心展開。一道透明的光橋貫穿蛛網核心,通向另一側浮動的數據流。那些字符閃爍不定,像是某種設計藍圖的片段,隱約能看到“反應堆腔體”“磁約束環”等術語。
“是月球實驗室的參數。”李維蹲在終端前,手指快速敲擊鍵盤。他的機械義眼仍處於關閉狀態,隻能依靠外接設備分析信號強度。“數據流未加密,但傳輸方式異常——它不是在發送信息,更像是在……等待回應。”
陳默盯著安全通道儘頭:“它在確認我們是否具備解讀能力。”
“那就讓它知道。”李維按下回車鍵,啟動數據抓取協議。
就在接入瞬間,蛛網劇烈震顫。
所有節點同時亮起,光芒由白轉深藍,結構重組。原本鬆散的分形網絡迅速收攏,邊界擴展至極限,最終呈現出完整的曼德博集合形態——一個無限複雜的數學圖形,邊緣鋸齒如刀鋒般銳利。
空間開始扭曲。
一道高頻波掃過冰窟,空氣像玻璃一樣產生裂紋。陳默立刻舉起鋼筆,防禦屏障升起,林小滿同步催動幾何魔法場,兩人合力撐起防護罩。衝擊波撞上屏障,發出刺耳的摩擦聲。
“這不是物理攻擊。”李維盯著屏幕,瞳孔驟縮,“是數學演算——複雜數列直接作用於現實法則!”
他調出攻擊波形圖,逐幀拆解。第一段是黎曼ζ函數的非平凡零點序列,第二段嵌套了拓撲群變換矩陣,第三段……竟是一串手寫體推導過程。
“這不可能。”他喃喃道。
陳默湊近屏幕:“怎麼了?”
“這段推導……是林小滿昨天寫的。”李維指著其中一行,“她在草稿紙上嘗試簡化黎曼猜想的中間步驟,犯了個錯誤——把Γ函數的收斂域弄反了。這個錯誤,隻有她自己知道。”
林小滿睜大眼:“誰會看到那個本子?”
“不隻是看到。”李維的聲音沉下去,“是複製。攻擊波的運算邏輯完全遵循她的思維習慣,甚至包括她停頓的位置、修改的順序。這不是模擬,是實時演算。”
空氣凝固了一瞬。
陳默猛地轉向張建國:“你剛才說了句話。”
張建國站在原地,眉頭緊鎖:“我說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