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的紅色字符尚未消散,李維的手指已經按在機械鍵盤的第三排側鍵上。電流順著金屬導軌湧入地下符文陣,整套係統發出低沉的嗡鳴。那行字像是活物般扭曲了一下,隨即被切斷信號反向吞噬,終端恢複成一片漆黑。
“誘餌清除了。”他低聲說,“但它的路徑殘留了半秒延遲,說明對方在測試我們的響應速度。”
陳默站在符文陣中央,鋼筆握得極穩。他的呼吸沒有亂,可指尖微微發涼——星軌剛剛傳來的警告還在耳邊回響:威脅等級將在二十七分鐘後升至臨界值。時間不多了。
“準備最終咒語試驗。”他說。
林小滿靠牆坐著,手仍貼在項鏈上。剛才那一波數據衝擊讓她太陽穴突突跳動,但她沒出聲。她知道現在不是停下的時候。她抬起眼,看著陳默的背影,忽然開口:“你要念的是什麼?”
“不是語言。”陳默低頭翻開筆記本,新的一頁上畫滿了交錯的弧線與節點,“是維度折疊的指令序列。三十七個音節,每一個都對應一次空間曲率的微調。差一絲,就會反彈回來。”
李維啟動電磁屏蔽艙,四麵合金板從地麵升起,將整個區域封閉。外界信號徹底隔絕,連空氣流動都變得滯重。他回頭看了眼陳默:“你隻有一次機會。星軌現在隻能提供靜態支持,沒法中途修正。”
“我知道。”陳默把鋼筆插入主陣核心凹槽。金光沿著符文蔓延,像是一條條蘇醒的神經。他閉上眼,意識沉入錨定通道。
林小滿站起身,走到陣邊,將項鏈輕輕按進能量耦合口。銀光一閃,低頻共振開始擴散。這頻率她熟悉——是當初星軌第一次連接時的背景波動。她咬住下唇,集中意念,引導體內能量緩緩輸出。
李維盯著終端,手指懸在備用電源切換鍵上方。他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過去十二次嘗試,每一次都在第三音節失敗。偏差不過千分之一赫茲,可就是這一點點錯位,讓整個結構崩塌。
陳默睜開眼,嘴唇微動。
第一個音節吐出,空氣中泛起細微漣漪。符文陣亮起淡藍光暈,能量流平穩注入。
第二個音節緊隨其後,節奏精準。
第三個——
“偏移!”李維猛地抬頭。
波形圖上,諧波曲線輕微上揚,超出閾值0.001hz。陳默眉頭一皺,立刻中斷吟誦。鋼筆劇烈震顫,筆身浮現一道細裂紋。他喘了口氣,額角滲出汗珠。
“還是不行。”林小滿扶著陣邊緣,聲音有些發虛,“第三音節的能量折疊角度太陡,你的發聲肌肉控製不住。”
陳默沒說話,從口袋裡取出一支葡萄糖凝膠,擠入口中。甜膩的味道在舌尖化開,生物電能緩慢回升。他翻到筆記本另一頁,上麵是用紅筆圈出的符文共振模型。那是他用拓撲學推演出來的視覺輔助工具,能把抽象的頻率變化轉化為可視軌跡。
“我需要再看一遍。”他說。
林小滿點頭,激活項鏈中的共鳴器,重新構建引導場。李維同步開啟低頻激勵模塊,維持環境穩定。陳默盯著那組符號,一遍遍在腦海中模擬發音路徑。他的手指無意識地在空中劃動,仿佛在描摹看不見的波形。
十分鐘過去。
他再次閉眼。
這一次,他不再急於開口,而是讓意識沉得更深。通過錨定通道,他觸碰到星軌殘存的一絲意識片段。那不是完整的對話,而是一種感知——關於“間隙”的感知。高維信息並非連續傳輸,而是在音節之間存在一種近乎靜止的停頓,像是呼吸之間的換氣,又像是宇宙膨脹中的短暫凝滯。
他捕捉到了。
睜眼瞬間,他深吸一口氣,唇齒輕啟。
第一音節落下,精準如刀切。
第二音節接續,毫無遲滯。
第三音節來臨前,他微微一頓——不是猶豫,而是順應那種“間隙節奏”。音節出口時,能量流竟奇跡般貼合了理論曲線。
“對了!”李維盯著屏幕,語氣罕見地帶上震動,“這次完全匹配!”
陳默沒有回應。他已經進入狀態,整個人如同與符文陣融為一體。第四個、第五個……第七個音節接連釋放,每一拍都踩在精確的頻率點上。林小滿感受到項鏈的震動越來越強,但她沒有退縮,反而加大了血脈能量的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