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半山定鹽政_宋神宗的新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宋神宗的新宋 > 第17章 半山定鹽政

第17章 半山定鹽政(2 / 2)

“千裡轉運!”王安石語速加快,字字如刀,“鹽自鹽場入倉,自倉裝船,船行運河,逢閘過卡,遇州入倉!層層盤剝!倉場胥吏索‘垛地錢’、‘看倉錢’!漕船綱首索‘帶私錢’、‘壓艙錢’!沿途稅卡、巡檢司索‘過路錢’、‘查驗錢’!更有地方豪強勾結漕吏,強征‘腳力’、‘損耗’!鹽未抵市,十斤已去其三!”

他指尖重重敲在圖上汴河入京的節點:“及至京師鹽倉,鹽吏再刮一層‘倉耗’!鹽商領鹽,需納‘引錢’、‘鋪底錢’!運至市鋪,鋪主再抽‘牙錢’、‘坐櫃錢’!如此層層加碼,官鹽抵市,其價焉能不昂如金?而私鹽呢?”

王安石冷笑一聲,“輕舟快馬,避關繞卡,無此層層剝皮!其價自然廉如土!民非愚鈍,價昂質劣之官鹽,價廉物美之私鹽,民何以擇?!”

韓絳倒吸一口涼氣!王安石這番剖析,如快刀斬亂麻,瞬間將鹽政崩潰的另一半真相——腐敗低效、成本畸高的運輸體係——赤裸裸地剖開在他麵前!這運輸環節的糜爛,絲毫不亞於鹽場本身的積弊!甚至因其涉及更龐大的官僚網絡、更複雜的利益鏈條,更難觸動!

“介甫所言,切中要害!”

韓絳沉聲道,眼中憂色更深,“然此弊根深蒂固,牽涉漕司、倉場、稅關、地方胥吏乃至禁軍巡檢盤根錯節!欲動此弊,無異於撼山!韓某雖得陛下專權,然恐力有未逮啊!”

他道出了最現實的困境。王安石聞言,眼中銳光一閃!他猛地抬起頭,直視韓絳,那目光如同淬火的寒冰,帶著一種斬斷一切荊棘的決絕:

“既知爪牙盤踞,腐肉叢生!何不斷其爪牙!剜其腐肉!”“斷?如何斷?”韓絳追問。“罷冗程!撤中轉!廢虛耗!”

王安石一字一頓,斬釘截鐵!他手指在《漕運耗損圖》上狠狠一劃,仿佛要將那些密密麻麻的節點儘數抹去!

“朝廷!當從此等糜爛泥潭中抽身!”

他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開創性的魄力,“朝廷隻需牢牢掌控兩端!”

“其一,控鹽源!”他指尖點向地圖上的沿海鹽場,“設場監,嚴核產,清吏治,增鹽出!鹽之根本,在於鹽場!此乃韓公革新之核心!務必以雷霆手段,滌蕩鹽場積弊,確保鹽源充足、鹽質可靠!此乃根基!”

“其二,握錢喉!”王安石目光如電,轉向韓絳,“行‘鈔引鹽法’!”

“鈔引鹽法?”

韓絳瞳孔微縮,這個名詞他並非首次聽聞,但此刻從王安石口中說出,卻帶著一種全新的、極具衝擊力的內涵!

“正是!”

王安石語速極快,思路清晰如電,

“罷除現行官運官銷之陳規!朝廷不再組織千裡轉運,不再設層層倉場!隻做兩件事:”

“一,計鹽直!核算各鹽場鹽斤成本及合理利潤,核定統一之‘鹽本價’!”

“二,發鹽券!以此‘鹽本價’為基礎,印製‘鹽引’!此引,非實物鹽斤,乃特許運銷之憑證!其上注明鹽斤數量、指定銷區如京畿、京東、京西等)、有效期限、防偽印記!”

他目光灼灼,繼續道:

“商賈欲販鹽,須先至京師榷貨務或指定州軍,以現錢或朝廷急需之糧秣、絹帛、軍需等實物)購買鹽引!憑此鹽引,商人可直赴指定鹽場,按引支鹽!”

王安石的聲音帶著一種冷酷的務實:

“鹽場隻認引,不認人!憑引支鹽,過時不候!商人支鹽後,如何運輸?走何路線?如何售賣?售價幾何需在朝廷限定之‘官價’範圍內)?一切風險、損耗、費用,皆由商人自負!朝廷……概不負責!”

他猛地一拍棋坪邊緣,發出清脆一響:

“如此!”

“朝廷甩掉了千裡轉運的沉重包袱!省去了無數倉場胥吏的開支盤剝!斬斷了沿途關卡稅吏的勒索之手!”

“朝廷坐收鹽引之錢!此乃實打實的現錢或急需物資)!無折薄虛估之弊!直接充盈國庫!”

“商人自負盈虧!為求利,必擇最便捷之路,用最省儉之法!運輸效率倍增!成本大降!縱有損耗,亦由其自擔,不再轉嫁朝廷!”

“官鹽成本大降!朝廷可限定各銷區最高鹽價!雖未必能立時與私鹽同價,但必遠低於現價!官鹽競爭力大增!私鹽空間自被擠壓!”

“更妙者!”

王安石眼中閃爍著洞悉人性的銳光,

“此法定銷區!商人購引時,便知鹽銷何處!若擅越界銷鹽,以私鹽論處!如此,可有效防止鹽商哄抬偏遠地區鹽價!亦可穩定各區域鹽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此法,名為‘鈔引’,實為‘特許專營’!朝廷掌握鹽源與定價權,坐收鹽利;商人承擔終端運輸與銷售風險,自負盈虧!雙方各取所需!而中間那些靠盤剝轉運、坐享其成的蠹蟲階層……其利源將被徹底斬斷!空間將被徹底壓縮!”

韓絳聽得心潮澎湃,眼中精光爆射!王安石此策,何止是“斷爪牙”?簡直是釜底抽薪!將朝廷從低效腐敗的運輸泥潭中徹底解放出來,專注於最核心的鹽源控製與財政汲取!同時利用商人的逐利天性,激活運輸效率,壓縮中間環節!更關鍵的是,直接收取現錢,解決了國庫燃眉之急!

“妙!妙極!”

韓絳撫掌長歎,

“介甫此策,化繁為簡,直指根本!朝廷抽身泥淖,坐收實利;商人自負其責,激活轉運;蠹蟲斷其利源,自然消亡!此乃……四兩撥千斤之絕妙手筋!”

他激動地站起身,在軒室內踱了兩步,忽地停下,轉身看向王安石,眼中閃爍著狡黠而興奮的光芒:

“介甫!你可知老夫此行東南,陛下所賜專權之中,便有‘便宜更革鹽法’之條?”

王安石神色不動,隻是靜靜地看著他。韓絳哈哈一笑,修長的手探入寬大的紫貂裘袖中,摸索片刻,竟拈出一張折疊整齊、墨跡簇新的紙券!他將紙券輕輕展開,平鋪在棋坪之上,推向王安石麵前。燭火映照下,那紙券質地堅韌,邊緣印有細密的纏枝蓮紋防偽印記。券首赫然是兩個醒目的朱砂大字——“鹽引”!

其下以小楷清晰注明:

“兩浙路杭州鹽場,支鹽壹萬斤。銷區:京畿路。引價:每斤折錢三十五文含鹽本、榷利)。限期:自發引之日起,六十日內支鹽有效。押印:三司鹽鐵司、東南鹽政革新司。”

這赫然是一張已經印製好、隻待填寫的空白鹽引樣本!王安石古井無波的臉上,終於掠過一絲真正的訝異!他抬起眼,銳利的目光直視韓絳:

“韓公你既然早已備下此物?”

韓絳撚須微笑,眼中滿是老謀深算的得意與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

“陛下既付老夫以重任,授以專權,老夫豈敢怠慢?東南鹽政,沉屙百年,非猛藥不可救!‘鈔引’之法,老夫亦思之久矣!隻是……”

他微微一頓,看向王安石的目光充滿激賞,

“其中關節,利弊權衡,遠不如介甫今日剖析得這般透徹!尤其這‘定銷區’、‘限鹽價’、‘收現錢’之策,更是畫龍點睛!解了老夫心中最後幾處猶疑!”

他指著那張鹽引樣本,聲音帶著一種破釜沉舟的決絕:

“此引,便是斬向百年沉屙的利刃!亦是撬動東南鹽政、乃至大宋財政困局的第一根杠杆!老夫離京前,已密令三司印造局試製此引!隻待……隻待尋得一個萬全之機,一個足以支撐此策推行的支點!”

韓絳的目光,灼灼地投向王安石:

“今日得介甫高論,此支點已現!此策當行!”

軒室內,燭火跳躍。爐火燃燒。那張墨跡簇新的“鹽引”,靜靜躺在棋坪之上,仿佛一枚即將投入死水、激起滔天巨浪的石子。

窗外,殘雪映著半山清冷的月光,預示著嚴冬將儘,而一場席卷東南乃至整個大宋財政體係的巨大風暴,已在這江寧半山園中,悄然定下了驚雷般的序章!王安石的目光,從鹽引上移開,再次投向壁上那個墨跡淋漓的“變”字。他的嘴角,緩緩勾起一絲極淡、卻鋒銳無匹的弧度。變局,已至!

喜歡宋神宗的新宋請大家收藏:()宋神宗的新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穿越變成ai,科技全靠挖墳 血色的春天 民間冤洗錄之天選打工人 特工穿成小農女:戰神王爺追妻忙 隔壁童養媳上岸日常 大明:我能複製戰略物資! 特種兵穿越劉備再造大漢 不當官了,逃荒保命要緊! 長生不老印象日記 八零惡婆婆:我靠發瘋治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