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平四年正月初八,烏雲沉沉地籠罩著整座皇宮,似一塊巨大的黑布,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寒風在宮牆間呼嘯而過,發出陣陣嗚咽之聲,仿佛是在為逝者哀泣。宮殿之內,燭火搖曳不定,那微弱的光亮在黑暗中掙紮著,似隨時都會被黑暗吞噬,映照出滿室悲涼。
三天後,福寧殿正門轟然洞開!樞密院承旨張茂則,身著素服,手持明黃詔書,步履沉凝地踏出殿門,立於高階之上。
他深吸一口氣,聲音帶著難以抑製的顫抖與穿透宮牆的肅穆莊嚴!響徹在死寂的皇城上空:
“大行皇帝”
“龍馭上賓!”
“謹遵遺詔!”
“上尊諡曰英!”
“廟號英宗!”
“英宗!”二字,如同重錘,狠狠砸在每個人心頭!英!明睿果決曰英!出類拔萃曰英!克定禍亂曰英!這個諡號,是對這位在位雖短、卻以雷霆手段破除積弊、為大宋鑿開一線生機的帝王最精準!最公允!也最令人扼腕歎息的蓋棺定論!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階下肅立的文武百官、宗室勳貴,齊刷刷跪倒!山呼海嘯般的哀慟與對新君的效忠之聲!響徹雲霄!震落了宮簷上堆積的皚皚白雪!
哀聲稍歇。首相韓琦,須發皆白,身著紫色蟒袍國喪期間,重臣可著常服色),手持白玉圭,排眾而出。
他步履蹣跚,卻異常堅定地踏上高階,走到那身著玄色十二章紋袞冕、肅立於殿門前的新帝趙頊麵前。這位即將曆經三朝、輔佐英宗推行新政、耗儘心血的老臣。此刻犀利的雙眼中,充滿淚光。
他雙手捧起白玉圭,深深一揖,聲音嘶啞卻字字千鈞,如同金鐵交鳴:
“陛下”
“大行皇帝……勵精圖治!披荊斬棘!”
“定宗親!裁佛道!革鹽政!築橫山!定西夏!”
“已為大宋劈開百年積弊!”
“今神器付托!天命在躬!”
“臣等……”
他猛地撩袍跪倒!將白玉圭高舉過頂!聲音帶著一種破釜沉舟的決絕與對新君的期待!
“願隨陛下承大行皇帝遺誌!”
“開萬世新天!”
“臣等願隨陛下!開萬世新天!”
階下,富弼、文彥博、曾公亮、歐陽修、呂公弼等所有重臣!無論宗親和軍士!齊刷刷跪倒!聲音洪亮!響徹宮闕!這是對大宋新君毫無保留的效忠!與對帝國未來的新君共同期許!
就在此時!一道玄色的身影,在宮女的攙扶下,緩緩自殿內步出!正是太皇太後曹氏!她一身深玄色鳳紋常服,外罩素色狐裘,麵容沉靜,目光深邃如古井。
她無視階下跪拜的群臣,徑直走到新帝趙頊身側。她伸出手,緩緩抬起。掌中,赫然托著那方象征著至高皇權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傳國玉璽!
玉璽在慘淡的冬日下,散發著溫潤而沉重無比的光芒!她抬起眼,目光平靜地注視著趙頊年輕而沉靜的臉龐。那目光中,有審視,有期許,更有一絲塵埃落定的釋然與托付!她將玉璽,緩緩地、卻異常堅定地按在了趙頊攤開的掌心之中!
玉璽入手!冰冷!沉重!帶著曆史的韻味與千鈞重擔!曹太後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送入趙頊耳中,也送入階下每一位重臣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