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思想碰撞下_宋神宗的新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宋神宗的新宋 > 第77章 思想碰撞下

第77章 思想碰撞下(2 / 2)

二人皆引經據典,皆是出於公心,為我大宋之國運民生而思辨。此乃士大夫之本分,亦是朝廷之福氣。”

他轉過身,目光掃過在場眾人,語氣加重了幾分,定下了調子:

“什麼時候,我大宋的士大夫連切磋學問、探討國策都不能暢所欲言了?隻要秉持公心,對事不對人,言之有物,那便說得好!”

“如今國用不足,強敵環伺,正是需要群策群力、共尋出路之時。或許王介甫說得對,或許司馬君實說得對,或許……二人之言兼而取之,方能找到一條穩妥之道?”

他最後總結道,語氣意味深長:

“朕的態度就是,讓大家都想,讓大家都說。道理不辯不明。朕,樂見其成。”

熙寧元年三月中,汴京的春意愈濃。太學辯論的餘波未平,市井間關於“開源”與“節流”、“王道”與“霸道”的爭論愈發火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一日,趙頊並未在垂拱殿處理政務,而是獨召王安石至禦花園賞春。園內百花初綻,蜂蝶紛飛,一派閒適景象。二人身著常服,屏退左右,仿佛隻是君臣二人偷閒漫步。

趙頊隨手拂過一枝含苞的海棠,看似隨意地開口,語氣輕鬆:

“介甫,近日汴京內外,因你與君實一場辯論,可謂是滿城爭說《周禮》、《孟子》,都在議論這國用匱乏之策,如何‘生財’,如何‘取義’。朕聞之,倒是覺得頗有意思。”

王安石微微躬身:“臣與司馬學士各執一見,惹得朝野議論,擾攘聖聽,是臣之過。”

“誒,何過之有?”趙頊笑著擺手,

“朕說過,士大夫暢所欲言,是朝廷之福。大家都在想‘錢從哪裡來’,這是好事,說明心係國事嘛。”

他話鋒輕輕一轉,如同閒聊般繼續說道:“不過啊,朕這幾日夜裡思忖,忽然另有所感。”

他停下腳步,望向一池剛解凍的春水,語氣變得深沉起來:“這‘財’之一字,固然緊要。然則,財由人理,事在人為。縱有良法美意,若無得力之臣去執行,終是畫餅充饑,甚至可能徒增擾攘,反成禍端。”

他轉過頭,目光溫和卻極具穿透力地看著王安石:“介甫,你說,是與不是?朕如今最深切的感受,不是缺錢,而是缺人啊。缺那等真正能明悉時務、勇於任事、能將朝廷良法落到實處的乾才。”

王安石是何等聰明之人,皇帝的話已點到這個份上,他心中瞬間如同電光石火,豁然開朗!他之前沉浸在如何設計“泉府”、“青苗”等具體法度,卻未曾從更根本的“人”的角度去通盤思考。

他立刻接口,語氣中帶著一絲激動和恍然:“陛下聖明!臣愚鈍,竟未思及此!陛下所言,實乃擎畫之本!確是如此!若所用非人,良法亦成苛政;若得人而治,弊政亦可徐徐圖之而革除!”

趙頊見他已明白,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繼續點撥道:“故而,朕以為,眼下之爭,重在‘術’;而國之長遠,重在‘本’。這‘本’在何處?朕思來想去,便在科舉之上,在育才、選才之道上。”

他仿佛自言自語,又似在與王安石探討:

“現行科考,詩賦華美,卻於世務何益?若能在科考中,更加看重經義策論,引導天下讀書人,不再隻知皓首窮經、雕琢詞句,而是去思考現實難題,去尋求解決之道……如此,十數年後,朝廷何愁無人可用?又何愁新政無繼?”

“陛下!”王安石此刻已是心潮澎湃,趙頊的話為他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一個比糾結於單一法令更宏大、更根本的戰略方向在他腦海中清晰起來。

他深深一揖:“陛下燭照萬裡,臣不及萬一!此方是正本清源之論!若欲求富國強兵,必先改革取士之法,使天下英才之所學,皆與國用之所需相合!如此,方能源源不斷為國家輸送棟梁之材,則何弊不可革,何難不可克?”

趙頊含笑點頭,知道火候已到,便不再多言,複又前行賞花:“朕不過偶有所感,隨口一說罷了。介甫乃經世之大才,於此道必有高論,可細細思之。”

“臣,遵旨!”王安石的回答鏗鏘有力。此刻,他心中的目標已不再僅僅是設計一兩項法令,而是如何從根本上重塑整個國家的人才選拔和培養體係。

喜歡宋神宗的新宋請大家收藏:()宋神宗的新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大明衛 大明第一戰神 抗戰:神級狙擊手絕地反殺 詭神密語 讓你回高三奮鬥,你卻做空股市? 鬼吹燈之昆侖神宮新篇 抗戰:隊伍拉起來後,老李人麻了 大唐劍聖錄 變身傭兵以為佬,實則人妻當到老 廢柴覺醒:開局獻祭親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