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思想碰撞_宋神宗的新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6章 思想碰撞(1 / 1)

熙寧元年三月初十,垂拱殿內。

爐煙筆直,一如殿中沉穩的氣氛。趙頊與太師韓琦對坐,年輕的皇帝眉宇間少了幾分平日的銳氣,多了幾分深思熟慮後的沉靜。

“韓師,”趙頊指尖輕叩案上一份名錄,語氣平和卻堅定,

“江南初定,國庫稍安。然欲行遠路,必先固其本。朝廷中樞,乃天下綱紀所係,當職責明晰,上下相安。朕思之,當下之要,不在驟變,而在梳理、安定、蓄力。”

韓琦微微頷首,眼中流露出讚許:“陛下能持重若此,實乃天下之福。老臣願聞其詳。”

趙頊將名錄推向韓琦,條分縷析地說出自己的構想,核心在於“平穩”二字:

“首在東西二府,此乃朝廷柱石,當以求穩為上。”

太師、同平章事首相):仍由韓琦公擔任,總攬全局,坐鎮朝堂。

同平章事次相):曾公亮公老成持重,繼續留任,協理政務。

樞密使:文彥博公宿望深沉,執掌軍機,穩固邊防。

樞密副使:呂公弼曉暢軍事,忠勤任事,輔佐文相公。

“至於歐陽公,”趙頊語氣轉為懇切,“永叔先生文章德業,海內共仰。然目疾纏身,三司事務繁劇,朕實不忍再以此勞煩老臣。朕意,加歐陽公觀文殿大學士銜,晉爵一等,使其可安心榮養,待身體康健,朕仍需時時請教。如此,可全君臣之恩誼,亦顯朝廷優渥老臣之體。”

“東南財賦,國之命脈,需重臣坐鎮,權責分明。”

擢升馮京為參知政事副宰相),彰顯其地位。

命其以參知政事身份,出任權發遣江南東路、兩浙路製置發運使,總攬東南財賦、漕運、鹽政全權,遇緊要事可直奏於朕。此非外放,乃是以中樞之尊,臨方麵之重。”

“三司總邦計,乃新政之基,需穩步過渡,培植乾才。”

“韓絳剛履新權三司副使,此職甚為關鍵,正好可借此熟悉三司事務,厘清積弊。暫且不動,以觀後效。”

“然三司諸案,需注入新血。可將曾布、呂惠卿、章惇等一眾年輕才俊,安置於韓絳麾下辦事。彼等皆銳意進取、通曉實務之輩,正可在三司磨練,亦可助韓絳一臂之力。”

“江南之蔡確,此次差事辦得妥當,精明強乾,可令馮京量才器使,留在東南任事。”

趙頊總結道:“如此,東西二府安穩如山,東南重地有大臣鎮守,三司之內,有老成之韓絳坐鎮,有乾練之才俊效力。朝廷內外,各司其職,既不至人心浮動,亦可為將來徐徐圖之,打下根基。韓師以為如何?”

韓琦聽完,臉上露出欣慰之色,深深一揖:“陛下思慮周詳,老成謀國,莫過於此!優撫歐陽修,乃仁君之舉;穩住韓絳,是用人之智;

擢升馮京而委以方麵之任,是馭下之明;聚攏英才於三司,是培元固本之遠見。如此安排,朝局必安,天下必服。老臣,並無異議!”

趙頊的臉上也露出了輕鬆的笑容。他知道,這套以“穩定過渡、明確權責、蓄養人才”為核心的布局,如同一盤穩紮穩打的棋,既尊重了現有格局,又悄然為未來布好了棋子。一個清晰而穩固的權力結構,就此確立。

熙寧年間的故事,將從這裡,真正拉開序幕。

熙寧元年三月十五,汴京春意漸濃,而比春意更熾熱的,是一場在最高學府——太學之內驟然引爆的思想交鋒。

這一日,太學講堂內,名士雲集,生徒畢至。案上焚香,氣氛卻無半分清修之靜,反有種山雨欲來的緊繃。主講席上,對坐著兩位風格迥然卻同樣名動天下的學者:新任翰林學士王安石與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司馬光。

此番辯論,由太學博士有意促成,本意是探討經典,啟迪後學。然所擇議題,卻微妙至極——《周禮·地官》中之“泉府”職能。

王安石率先開講,他目光炯炯,言語清晰而富有力量,直指核心:

“《周禮》雲:‘泉府掌以市之征布、斂市之不售、貨之滯於民用者,以其賈買之……凡賒者,祭祀無過旬日,喪紀無過三月。’凡民之貸者,與其有司辨而授之,以國服為之息。”

他環視眾人,聲音提高:“此非虛文!乃先王聖治之良法也!其意在於:官府當調節市場,平抑物價;更當於青黃不接之時,賒貸錢穀於民,以助其周轉,待秋熟後,收取微量利息歸還。如此,可防豪強富戶趁民之危,重利盤剝!此乃恤民、惠民之仁政,焉能視而不見?”

他雖未直言“青苗法”,然其意已昭然若揭,堂下多有聽出弦外之音者,皆屏息凝神。

喜歡宋神宗的新宋請大家收藏:()宋神宗的新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錯位法則 黑洞小子傳奇之二虎蛙大戰吞天狼 逆天開局!我在遊戲裡歐瘋了!! 晚熟櫻桃 誘她情陷 帶狗修仙:從海島世界開始 陰律判:無間歸墟錄 詭庭從玩家開始 寒門逆襲:我用科技平天下 割據勢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