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熙寧罪己詔_宋神宗的新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宋神宗的新宋 > 第96章 熙寧罪己詔

第96章 熙寧罪己詔(2 / 2)

“宰輔之職,上理陰陽,下撫黎元。然京師震動,民心惶惶,臣恐燮理之功有虧,致乾天和。乞陛下明察……”

這些奏章,像一根根浸了毒的芒刺,雖未直斥皇帝,卻巧妙地將天災與“政令”、“用人”、“燮理”掛鉤,將壓力層層傳遞至中樞,尤其是具體負責政務的韓琦、文彥博等人身上。

一股要求追責、反思政策的暗流,開始在朝堂之下洶湧澎湃。若任其發展,不僅救災效率將大打折扣,更可能引發新一輪的黨爭內耗,將朝廷的精力徹底拖入無休止的互相攻訐之中。

趙頊身居九重,但通過皇城司無孔不入的密報,對這一切洞若觀火。他年輕的臉龐上,雙眉緊鎖,充滿了與年齡不符的沉重和壓抑憤怒。

他清楚地意識到,此刻,需要有人站出來,以最無可挑剔的方式,扛下這“天譴”的名義,才能穩住即將失控的局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七月三十,傍晚時分,殘陽如血。

趙頊屏退左右,獨自在福寧殿後室沐浴更衣,換上了一身沒有任何紋飾的素白冠服。他未乘鑾駕,隻帶著李憲等少數絕對心腹內侍,悄然出了宮門,穿過暮色籠罩的禦街,直往太廟而去。

皇帝素服前往太廟!這一舉動本身,就是一個極其強烈的政治信號,迅速在敏感的汴京官場傳開。

莊嚴肅穆的太廟內,列祖列宗的牌位在燭光映照下肅然無聲。趙頊在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的神位前,逐一焚香,行最莊重的三跪九叩大禮。

香煙繚繞中,他的神情無比凝重。禮畢,他揮手屏退了所有隨從,隻身一人,直挺挺地跪在了冰冷堅硬的青磚地上,背影在巨大的殿柱映襯下,顯得格外孤獨。

夜色漸深,太廟內唯有長明燈閃爍。當向皇後與曹太皇太後聞訊,心中憂急如焚,急忙乘輿趕來時,隻見太廟宮門緊閉。

“陛下!夜深露重,您萬金之軀,豈可長跪於此?萬望保重龍體,以社稷為重啊!”

向皇後聲音哽咽,在殿外高聲勸諫。

曹太皇太後亦憂心忡忡:

“官家,天行有常,非儘是人力可拒。韓、文諸公已在竭力救災,官家切莫過於自責,徒傷聖體!”

然而,殿內隻傳出趙頊平靜卻不容置疑的聲音,透過厚重的宮門,清晰可聞:

“皇後、太皇太後請回。此乃朕一人之事,一人之過。上天降災,警示天子,朕當靜思己過,不累及他人。”

他拒絕見任何人。這一夜,他就在列祖列宗麵前,長跪不起。汗水浸濕了素服,膝蓋由刺痛變為麻木。

他在想什麼?或許在反思自己即位以來是否操之過急?或許在權衡舊製與新法的利弊?又或許,僅僅是以一種近乎自虐的苦行方式,向天下臣民昭示一位天子麵對“天譴”時應有的敬畏、痛苦與擔當。

次日清晨,東方既白。太廟的宮門才在晨曦中緩緩開啟。趙頊臉色慘白,由內侍攙扶著走了出來,一夜的跪拜讓他腳步虛浮,但那雙年輕的眼睛裡,卻閃爍著一種經過淬煉後的清明與決斷。

他即刻喚來李憲。

“李憲,於偏殿設案,研墨鋪紙。”

在太廟旁的齋宮偏殿中,趙頊拒絕了翰林學士的代筆,親執紫毫,一字一句地斟酌,寫下了一份後世所稱的《熙寧元年罪己詔》。詔書的核心,大意如下:

“朕以渺躬,嗣守不基,夙夜惕厲,期於治理。乃者京師地震,連日不止,災異頻仍;河北旱蝗,遺孽未息,複遭震蕩。

此皆上天垂戒,示以譴告,實由朕德不修、政事有缺所致。朕觀覽災變,震懼焦勞,若墜淵冰。

反思厥咎,蓋因朕未能敬天法祖,誠意未格;未能勵精圖治,因循苟且之習未除;於理財經國之道,或未得其要,以致民生困頓,上乾天和。

韓琦、文彥博等輔弼之臣,雖竭忠儘智,然朕不能推誠委任,明斷賞罰,致政事或有壅塞,此亦朕之過也。

今朕痛自克責,深省愆尤。減常膳,撤聲樂,避正殿,以示畏天憂民之誠。自今以往,惟當修德補過,信賞必罰,任用賢良,撫恤困窮,務使政事修明,天心和豫。爾中外臣僚,體朕至意,各揚乃職,共圖消弭,以答天戒。”

喜歡宋神宗的新宋請大家收藏:()宋神宗的新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大明衛 大明第一戰神 抗戰:神級狙擊手絕地反殺 詭神密語 讓你回高三奮鬥,你卻做空股市? 鬼吹燈之昆侖神宮新篇 抗戰:隊伍拉起來後,老李人麻了 大唐劍聖錄 變身傭兵以為佬,實則人妻當到老 廢柴覺醒:開局獻祭親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