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熙寧二年風向_宋神宗的新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宋神宗的新宋 > 第122章 熙寧二年風向

第122章 熙寧二年風向(1 / 1)

輪到高麗使臣金悌時,賞賜的規格表麵上略低於遼國,以示對遼國“上國”地位的尊重。然而,當禮單宣讀時,內行人都能品出其中的深意。

“賜高麗國王:”

“一、《資治通鑒》精選刻本二十卷,側重漢唐盛世及禮樂教化篇章。”

“二、禦筆親題‘海東文獻’匾額一方。”

“三、朱子《四書章句集注》初印本、最新勘印《大唐開元禮》一部。”

“四、浙東路進貢的越窯青瓷秘色茶具一套。”

“海東文獻”四字,可謂極高的讚譽,精準地搔到了高麗士大夫階層內心最自豪的癢處。

所贈書籍,也極具針對性,《開元禮》更是涉及國家禮製根本。

這分明是將高麗置於一個“知書達理”、“堪承華夏衣冠”的高度上來對待,與對待北方“戎狄”的遼國,隱然有彆。

金悌激動得幾乎難以自持,伏地謝恩的聲音都有些顫抖:

“小邦蒙陛下如此看重,賜以經典,譽以‘文獻’,此恩此德,沒齒難忘!”

他感受到的,是一種文化上的認同和尊重,這遠比金銀更能打動高麗君臣的心。趙頊這一手,正是在大遼這個宗主國的陰影下,巧妙地播下了一顆親近宋朝的種子。離間之計,不在刀劍,而在文翰之間。

對於安南、大理等國,賞賜同樣精心設計。賜安南的禮單中,多了《南方草木狀》、《嶺表錄異》等涉及嶺南地理物產的書籍,以及精美的廣南棉錦;

賜大理的禮物中,則有《華嚴經》精裝本和鎏金佛像,契合其佛國傳統。

每一份禮物,都顯示出宋朝對周邊國家的深入了解和尊重,不是泛泛的賞賜,而是“量身定製”的文化禮包。這讓各國使臣倍感榮寵,覺得天朝皇帝真正關心他們的國情和喜好。

隆重的賞賜儀式結束後,殿內氣氛融洽異常。各國使臣臉上都洋溢著滿足和感激的笑容。趙頊在高台之上,將這一切儘收眼底,心中澄明如鏡。這局棋,已然初現勝勢。

大遼滿意:他們得到了最豐厚、最具政治象征意義的禮物,麵子十足,感受到宋朝的“兄弟”情誼和文明高度,短期內更難找到挑釁的借口。

高麗感激:他們獲得了夢寐以求的文化認同和頂級典籍,內心對宋朝的向心力悄然增強,與遼國的離心力暗自滋生。

諸國歸心:其他小國感受到被尊重,與宋朝的關係更加緊密。

而大宋是最大獲益方:

經濟上:用成本相對較低的書籍刻本和宮廷工藝品,替代了巨額的金銀賞賜,為國庫省下了大量真金白銀。這些書籍的雕版可重複使用,邊際成本極低。

政治上:成功進行了一次高水平的文化輸出和外交運作,鞏固了“天朝上國”的領導地位,並埋下了有利於自己的戰略棋子。

文化上:彰顯了宋朝的文化軟實力,使司馬光等文人士大夫的學術成果發揮了巨大的政治外交價值,極大地安撫和拉攏了複古派。

司馬光若知自己的著作被皇帝如此推崇,作為國禮賜予外邦,心中那份因政見不合而產生的芥蒂,必然化解大半。

戰略上:為皇城司“暗組”未來的文化奢侈品貿易,做了一次無比高端和權威的廣告。

當這些頂級典籍和工藝品在各國上層社會流傳時,其帶來的羨慕與需求,將轉化為巨大的商業潛力。

朝會結束,趙頊回到福寧殿,褪下沉重的冠冕。他站在窗前,望著汴京上空綻放的迎新煙火,嘴角泛起一絲深邃的笑意。

向皇後悄然走近,為他披上一件外袍,輕聲道:“官家今日,恩威並施,諸國賓服,真是辛苦了。”

趙頊握住她的手,搖了搖頭:“皇後,今日所賜,非為賓服,實為播種。”

他目光投向遙遠的北方,“播下文化的種子,利益的種子,也播下……時間的種子。”

“《資治通鑒》送入遼宮,蕭太後與群臣讀之,會作何想?是高宗中興,還是玄宗敗落?是心生警惕,還是意欲效仿?”

“高麗士子捧讀禦賜經典,心向汴京,遼主又該如何自處?”

這一場盛大的元日朝會,在歌舞升平之下,是一場不見刀光劍影的博弈。

趙頊用文化的魅力、外交的智慧和精明的算計,成功地實現了一次多方共贏的局麵,為他的熙寧新政,贏得了一個無比順暢的開局。

熙寧二年的序幕,就在這文化盛宴的餘韻中,悄然拉開。而真正的風雲變幻,還在後頭。

熙寧二年,正月初五,年節的氣氛依舊濃鬱,汴京城內依舊沉浸在節日的鬆弛與喜慶之中。

然而,在皇城大內,一場看似尋常的新年賞賜,卻蘊含著不同尋常的深意。

紫宸殿內,香氣氤氳。趙頊端坐於禦座之上,麵色溫和,接受著在京高級官員以及尚未離京的各路重臣、邊帥的新年朝賀。

禮儀過後,並未如常散朝,而是由內侍省官員高聲宣旨,對臣工進行例行的新年賞賜。

然而,當賞賜的清單由內侍唱出名目時,一些敏銳的大臣已然察覺到了異樣。

今年的賞賜,除了慣例的銀絹、茶藥、新曆等物之外,分量最重、也最引人注目的,赫然是一批精心準備的書籍。

“賜宰執、樞密、翰林學士、禦史中丞……《資治通鑒》稿本精選刻印版一套,歐陽文忠公《易童子問》、《詩本義》各一帙,最新勘印《春秋》三傳合集一部……”

“賜各部侍郎、給事中、諫議大夫以上……《資治通鑒》精選卷冊,司馬光《稽古錄》,孫複《春秋尊王發微》……”

“賜諸路轉運使、安撫使、邊帥……《武經總要》增補本,《孫子兵法》禦批注疏,及前述經史典籍若乾……”

伴隨著書籍的,還有汴京新近推廣的“蜂窩煤”樣品百斤,以及上等青鹽十石,諭令可分發下屬僚佐乃至軍中。這份賞賜,實用與文教並重,充滿了務實的色彩。

群臣手捧這些墨香猶新的典籍,心情各異,但大多麵露感激之色。

尤其是得到《資治通鑒》稿本的人,更是感到殊榮。此書由司馬光主持編修,雖未成書,但其名已震動士林,得賜此書,無疑是皇帝對其學問地位的認可。

喜歡宋神宗的新宋請大家收藏:()宋神宗的新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迷案追緝:靈蹤異事簿 諸天大佬,看我整活彆笑!求放過 讓你寫公益歌,沒讓你寫哭全網啊 葉胎 炮灰女配自救:薅禿天道當充電寶 詭異克星:從破廟求生開始 雙修暴擊十萬次,仙子倒貼求放過 這個仙尊路子有點野 異世戰魂:從特種兵到玄幻戰神 太平三千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