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風鳥翔陣_數學易聖:我在春秋當國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章 風鳥翔陣(1 / 2)

臨淄郊外,齊軍大營。

初秋的晨風已帶肅殺之氣,卷動營中如林的旌旗,獵獵作響。空氣中彌漫著皮革、金屬、馬匹以及新伐木料的混合氣息。一座座營帳如同灰褐色的巨蘑,整齊地排列在規劃嚴整的營區網格中。金鼓之聲時而低沉,時而激越,伴隨著士卒操演的呼喝與兵刃交擊的鏗鏘,彙成一股令人血脈賁張的鐵血洪流。

中軍大帳內,氣氛凝重如鐵。巨大的沙盤幾乎占據了大半個營帳,其上山川起伏,由染色的細沙堆砌;河流蜿蜒,以靛藍的石粉勾勒;城邑關隘,則用微縮的木製模型標記。代表齊軍主力的赤色小旗簇擁在“臨淄”附近,而象征山戎部落的黑色狼頭小旗,則如一片不祥的陰雲,壓在北境“燕”、“邢”之地。

上卿高傒,這位以剛毅沉穩著稱的老將,身披厚重的犀甲,眉頭緊鎖地凝視著沙盤上的北境。管仲立於其側,目光則投向靜立沙盤另一端的周鳴。年輕的太卜今日未著玄色深衣,換上了一身便於行動的墨綠色勁裝,腰間束帶上插著一束特製的長算籌和一卷繪有密集符號的帛圖。

“山戎猖獗,破燕邊城,圍邢都,掠我邊民,如入無人之境!”高傒的聲音低沉如悶雷,手指重重戳在代表邢地的模型上,“燕侯泣血求援,邢伯危在旦夕!君上已決意,命我率精兵車五百乘,徒卒三萬,北上‘攘夷’!然,”他目光銳利地掃過管仲和周鳴,“戎狄飄忽如風,聚散如狼。北地山川險峻,路途遙遠,糧秣轉運艱難。如何能速至?如何能覓其主力?如何能戰而勝之?此戰若敗,非但救不了燕邢,我齊軍銳氣儘喪,霸業亦將蒙塵!太卜,汝‘神算’之名播於朝野,今此國運之戰,可有‘數’以教我?”

周鳴的目光如同精密的尺規,早已將沙盤上的每一處起伏、每一條路徑、每一片可能的戰場烙印於心。他走到沙盤前,拿起代表齊軍主力的赤旗。

算海行舟:糧道與征途

“兵行千裡,糧草為先。欲破戎狄,首在‘行’與‘食’二字不失其算。”周鳴的聲音清晰冷靜,瞬間將帳中彌漫的焦灼情緒按捺下去。他從腰間抽出那束長算籌。

“請高子上卿示下:我軍戰車五百乘,每乘甲士幾何?徒卒幾何?馱馬幾何?民夫幾何?人日食幾何?馬日食幾何?”周鳴的問題如同連珠箭射向負責後勤的軍需官。

軍需官早已備好簡牘,高聲誦讀:“戰車一乘,配甲士三禦者一,戈手一,弓手一),配徒卒十持矛戟盾牌隨車作戰)。馱馬除挽車之馬外,另配馱運糧秣器械之馱馬,總計約需馱馬兩千匹!隨軍民夫兩萬,專司糧道轉運、紮營造飯、修橋補路。士卒日食粟米五升,鹽三錢;馱馬日食精料粟豆)三鬥,草料十五斤;民夫日食四升。”

周鳴手中算籌疾飛,在沙盤邊緣空地上迅速排列組合:

總消耗模型建立:

士卒:三萬三千人(甲士1500+徒卒5000+民夫)日食粟米=每日消耗粟米1650石。

馱馬:兩千匹日食精料三鬥=每日消耗精料600石。

鹽:士卒日三錢人數≈每日消耗鹽約一石。

草料:馱馬日十五斤兩千匹=每日消耗草料三萬斤折合乾草約300石體積)。

總計:每日需轉運粟米約1650石+精料600石+鹽1石+草料300石體積計),這還不算損耗!

運輸能力與距離瓶頸:

每輛輜重牛車或民夫肩挑背扛)運力有限。周鳴根據經驗設定:牛車載重約20石,民夫推獨輪車或挑擔)平均運力約5石。

從齊國核心糧倉濟水沿岸)至最前線燕境,地圖直線距離約八百裡,實際道路曲折,且有山地阻隔,行軍距離約一千二百裡。

民夫和牛車自身往返也消耗糧草!周鳴構建了一個殘酷的“遞耗模型”:民夫運糧至前線,自身往返需消耗所運糧草的相當一部分。他推算出,若直接從臨淄運糧至前線,一千二百裡路,民夫往返需時近兩月,其自身消耗加上途中損耗,真正送達前線的糧食可能不足出發時的三成!此乃致命瓶頸。

優化方案:

1.分段轉運,設倉接力:“於濟水畔重鎮曆下、大河黃河)北岸渡口高唐、北境要隘無棣,設三處大型中轉倉!”周鳴用朱筆在沙盤路徑上圈出這三個點。“糧秣先由後方民夫運至曆下倉;再由曆下征發民夫運至高唐;高唐再轉運至無棣;最後一段由無棣征發當地民夫或由部分作戰部隊回撤接應,運至前線。如此,每段民夫隻需行走數百裡,大大減少途中自身消耗和損耗,且可循環運輸。”算籌重新排列,顯示分段後總運力提升一倍以上,前線實際可得糧草比例提升至六成以上!

2.就地征購:“進入燕境後,聯絡燕侯殘部,利用繳獲戎狄牛羊或向未受兵災的燕地城邑征購部分糧草,減輕後方壓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3.精簡非戰鬥輜重:嚴格核算,削減不必要的奢華器物和額外負重,優化車輛裝載方式幾何空間利用)。

“依此‘算’,”周鳴指著最終排列的算籌,“糧道可保無虞,足支大軍三月之耗!”

高傒和管仲看著沙盤上新增的三個朱圈和旁邊那代表龐大後勤體係卻有條不紊的算籌陣列,心中的巨石稍落。這已不是模糊的“糧草先行”,而是精確到每一段路程、每一個糧倉吞吐量的生命線保障!

矩尺量山:歧路與殺場

糧道既定,行軍路線便是下一個關鍵。戎狄熟悉地形,神出鬼沒,齊軍大隊人馬如何能隱蔽、快速地抵達戰場,並捕捉到飄忽的敵人主力?

“請輿圖!”周鳴沉聲道。一副更為精細的北境山川地勢圖被鋪開在沙盤旁。圖中僅有粗略的河流走向和主要城邑,地形細節極度匱乏。

周鳴看向高傒:“敢問子上卿,軍中可有善繪地形、熟知北地路徑之斥候?”

數名精悍黝黑、眼神如鷹的斥候被引入帳中。周鳴對他們下達了前所未有的精確指令:

測繪要求:使用他改良的矩尺、水平儀和特製量步繩標有刻度),沿預選幾條進軍路線兩側延伸十裡範圍,詳細記錄:

道路寬度、坡度用矩尺測傾角)。

河流深淺、流速、渡口狀況。

山丘高度、形態陡峭平緩)、植被覆蓋。

關鍵隘口、密林、河穀等可能設伏或被伏擊的地形。

水源分布。

情報整合:每日快馬回報,由周鳴親自將信息轉化為簡易的“等高線符號”和地形標記,不斷補充修正那張北境地圖。他引入了簡單的坐標係以某個已知點為原點,方位角+距離)來精確定位。

數日後,斥候帶回第一批詳儘情報。周鳴俯身於巨大的地圖前,手持炭筆和尺規,如同一位雕刻大師。他根據數據,在地圖上精細地描繪出蜿蜒的、代表不同高度的閉合曲線等高線雛形),用不同密度的陰影表示坡度陡緩,用特定符號標記密林、沼澤、險隘。原本模糊的北境山川,在他的筆下逐漸變得立體而清晰!

“高子請看,”周鳴指著地圖上幾條用不同顏色標記的進軍路線,“紅線為常行大道,平坦但暴露,易遭戎狄遊騎窺探襲擾。藍線沿山穀迂回,隱蔽性好,然路程多出兩百裡,且部分穀地狹窄,遇伏則危。綠線……”他的炭筆點在一條看似要翻越一片中等高度山嶺的路徑上,“此路看似艱險,翻越此嶺需五日,然斥候報,此嶺北坡平緩,植被稀疏,利於我軍戰車展開。最關鍵者,”他指尖重重敲在山嶺之後一片被等高線圍出的、相對平坦的區域,“翻過此嶺,即可直插戎狄主力盤踞之肥如河穀後方!此乃‘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之徑!雖險,然其速與奇,遠勝他途!依地形、距離、隱蔽性、最終戰場位置綜合推演,此綠線勝算最高!”

高傒緊盯著那條綠色的、如同匕首般刺向戎狄後方的路線,又反複審視著地圖上那些前所未見的、能直觀反映山勢起伏的曲線標記,眼中爆發出熾熱的光芒:“好!置之死地而後生!就走這條‘奇路’!傳令前軍斥候,再探此路細節,尤其翻越山嶺之具體路徑、水源!”

陰陽推演:沙盤上的血火

大軍開拔,旌旗蔽日,車轔轔,馬蕭蕭,沿著周鳴優化的“綠線”向北方險峻的山嶺挺進。周鳴並未居於舒適的車駕,而是騎馬隨在高傒中軍之側。他隨身攜帶的,除了算籌,還有一個特製的、可折疊的便攜沙盤,以及一袋打磨光滑、染有不同顏色的小石子代表不同兵種和狀態)。

數日後,前鋒斥候快馬回報:已發現戎狄主力蹤跡!其大部約兩萬騎,正集結於肥如河穀以南二十裡處的“黑石塬”!該塬地勢平坦開闊,北臨河穀,東、西、南三麵為緩坡,視野開闊,利於戎狄騎兵馳騁衝鋒。戎狄以擄掠的燕人婦孺置於陣前,氣焰囂張!

中軍帳再次立起。高傒、管仲以監軍身份隨行)、周鳴及眾將齊聚沙盤前。代表戎狄主力的密集黑色石子,被擺放在模擬黑石塬的位置,其前方還零散擺放著代表被挾持百姓的白色石子。

“戎狄狡詐,挾持百姓置於陣前,使我投鼠忌器!其地開闊,正利於其騎射奔襲!我軍若正麵強攻,其必驅百姓衝陣,亂我陣列,再以騎射襲擾側後,我軍步卒車陣恐難抵擋!”一位裨將憂心忡忡。

“是否可趁夜偷襲?”另一將提議。

“黑石塬視野極佳,戎狄哨騎散布極廣,夜襲恐難隱蔽,反易中伏。”高傒搖頭,目光投向一直沉默凝視沙盤的周鳴,“太卜,可有‘算’法破此僵局?”

周鳴的眼中,沙盤上的黑白石子仿佛活了過來,化作了奔騰的戰馬、嘶吼的士兵、無助的百姓。他需要計算,在血與火的變量中,尋找那條傷亡最小、勝算最高的路徑。

他開始了前所未有的“戰場蒙特卡洛推演”:


最新小说: 我在紅樓當情聖,諸位金釵入我懷 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 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聖 開局混入跑男大火,賺個盆滿缽滿 渣男難過美人關 鬥天路 龍珠之梓琪歸來 神筆新豔 鐵血忠魂:扞衛 數字江湖:開局複製神級八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