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西陲礪劍_數學易聖:我在春秋當國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章 西陲礪劍(2 / 2)

周鳴被請來“裁斷”。他沒有看那些充滿個人解讀的判例,而是直接索要律法原文。他拿起記載“盜律”的竹簡,目光如掃描般掠過那些古樸的文字。

“二位所爭,在於‘盜’字之義。”周鳴聲音平靜,卻帶著一種穿透力,“律文簡略,故生歧義。欲解此結,非訴諸舊例,而當明晰其‘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取過一塊新木板,畫出一個簡單的邏輯樹:

1.起點:行為是否以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為目的?是→進入2;否→非盜)

2.行為:是否實施了轉移或控製該財物的行動?是→進入3;否→盜意,未行,輕罰或不罰)

3.結果:是否成功轉移或控製了該財物?是→盜成;否→盜未遂)

他指著“盜未遂”的分支:“此案,其人意在盜馬目的),已解韁繩實施轉移之行動),然未驅離苑囿未完成控製與轉移),故屬‘盜未遂’。”

接著,他提筆在律文竹簡的空白處,以極小卻清晰的字體添加注釋:

“盜:以非法據有為意,且行攫取、轉移、隱匿他人財物之實。其成者,財物離主控;未成者,意行俱備而果未遂。”

然後,他看向廷尉和司寇:“律文可增補:‘盜未遂者,減成罪一等論處。’如此,其規自明,後世可循,無複爭執。”

前廳一片寂靜。廷尉和司寇看著那清晰無比的邏輯樹和增補的律文,又看看對方,之前的火氣蕩然無存,隻剩下震撼和恍然。衛鞅更是激動地搶過那塊木板,手指顫抖地撫摸著那邏輯樹的分叉,如同撫摸絕世珍寶。他喃喃道:“‘規’…‘規’!萬物皆有其規!律法之規,在於定義無歧,鏈條嚴密!此…此乃律法之筋骨!”

三、瘠土之謀:窮算天工開生路資源統籌)

穆公親自召見,提出了秦國最根本的困局:“先生,秦地苦瘠,渭北多鹽鹵,隴東多山塬,可耕之田有限。然戎狄之患,非強兵不可禦;強兵之基,非足食不可立!丁壯就征,則田畝荒;專務農耕,則邊備弛!先生算策通神,可有良方,解此死結?”

周鳴沒有立刻回答。他請求實地勘察。在百裡奚和衛鞅陪同下,他深入渭北鹽堿灘,登上隴東乾旱的黃土塬。他觀察土壤的成色、植被的分布、水流的走向、日照的角度。他訪問老農,記錄他們應對貧瘠的土法;他查看簡陋的水渠和陂塘,計算其效率和可改進空間。

回到書房,巨大的木板上不再是網格和邏輯樹,而是一幅用不同顏色黏土精心捏製的關中及隴東地形模型!山川河流,城邑村落,清晰可見。

“陛下之困,在於人、地、時、力未得其‘度’。”周鳴指著模型,開始了他的“窮算”:

“分地之利”:他根據勘察數據,將秦地劃分為不同區域:

渭河沿岸衝積平原沃土區):主種粟麥,推行他在晉國改進的輪作製,精確計算複種指數與地力恢複周期,最大化單位產出。

塬坡旱地:推廣耐旱的黍、豆,間種苜蓿肥田養畜)。計算最優種植密度與保墒土壤保濕)耕作方式如“代田法”雛形,開溝起壟輪換)。

鹽堿灘:並非完全無用!計算引水洗鹽的成本與周期,同時規劃在重鹽堿區,集中發展煮鹽業!將劣勢變資源。“秦地鹽堿,然其鹵可煮鹽,鹽利可購他國之粟!”

山林坡地:規劃種植桑、棗、栗等經濟林木,發展畜牧羊、牛)。計算林牧與農耕的勞力分配最優比。

“聚人之功”:

徭役統籌模型:不再盲目“三丁抽一”。周鳴根據各地農時差異、工程緩急水利、築城、運糧),建立動態的徭役征發模型。農忙時少征或征非農忙區之丁,農閒時集中力量於大型工程。精確計算工程所需工時、人力,避免無效征發。

專業化分工:在國都雍城及大邑,設立“工師坊”,集中有手藝的工匠部分來自周鳴流散的弟子),按“規矩術”標準化生產農具鐵犁鏵、耬車)、兵器、車輛。計算標準化生產帶來的效率提升和損耗降低。

“水力之樞”:周鳴在模型上的渭水、涇水關鍵位置,插上小旗。“引涇入洛”工程宏大,可灌溉鹽堿灘與塬坡地,然非朝夕之功。他提出先期工程:在支流、溪澗修築小型陂塘、水櫃蓄水池),精確計算其容積、灌溉麵積與修建成本。“聚涓流以溉小片,集小片以成沃野。十年之功,可易地換天!”

穆公、百裡奚、衛鞅圍在模型旁,看著周鳴用炭筆在木板一側快速計算著引水成本、預期增產量、可解放用於軍備的丁壯數…那些冰冷的數字,在貧瘠的秦地模型映襯下,仿佛化作了金黃的粟米和鋒利的戈矛!

一位隨行勘察的老農官,看著模型上標注自家那片塬坡的改良方案種植耐旱黍豆、開挖小型蓄水窖),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老淚縱橫,額頭磕在夯土地麵上發出悶響:“天…天神…不,先生!此…此法若成,我塬上千口,有活路了啊!”這最質樸的震撼,勝過一切頌揚。

雍城宮室的一間偏殿內,燈火通明。穆公設下簡單的宴席,僅有百裡奚、衛鞅作陪。案幾上擺著新收的粟米飯團、烤炙的羊肉、清煮的葵菜,還有一陶甕秦地特有的、味道濃烈的“醪糟”米酒)。沒有鐘鳴鼎食,沒有曼舞輕歌,隻有粗糲而真實的食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穆公親自為周鳴斟上一碗醪糟,目光灼灼,帶著毫不掩飾的欣賞與器重:“先生來秦數月,所獻‘度田授功’之策軍功爵優化)、‘明律定規’之法律令嚴密化)、‘儘地力’之謀資源統籌),皆乃固本強秦之金石!寡人敬先生!”

周鳴舉碗致意,飲下那辛辣的液體。暖流入腹,驅散了秦地的寒意。他能感受到穆公的真誠,感受到百裡奚的敬重,更感受到衛鞅眼中那如同發現至寶般的狂熱。在這裡,他的“算策”被毫無保留地重視、吸收、融入秦國的血脈。效率就是一切,力量就是真理。秦人像最饑渴的學徒,將他那些基於邏輯和數據的冰冷模型,化為鍛造國家機器的鐵錘與砧板。

“陛下言重。”周鳴放下陶碗,“秦地雖瘠,然民風剛健,令行禁止。此乃推行‘算策’之根基。周鳴不過順勢而為,循規導引。”

“順勢而為?循規導引?”穆公大笑,笑聲在簡樸的殿堂中回蕩,“先生過謙矣!先生之術,乃點石成金之術!寡人已令有司,將先生所定之‘度’、‘規’、‘算’,悉數錄入秦律,頒行郡縣!衛鞅!”

年輕的衛鞅立刻起身,捧出一卷嶄新的、墨跡未乾的竹簡,恭敬地呈給周鳴。周鳴展開,隻見開篇赫然寫著:“田律新補:地力分三等九則,授田軍功,依則折算…”其後是密密麻麻的折算係數、權責條款、農工之利的換算比例…他數月的心血,竟已被迅速提煉,即將化為秦國冰冷的律令條文,刻在竹簡上,烙進秦人的生活中!

一種巨大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但緊隨其後的,是一絲更深的、難以言喻的寒意。秦人的執行力令人驚歎,但也意味著,他播下的理性種子,將在這片嚴酷的土地上,生長出怎樣一株完全由律法和效率驅動的參天巨樹?它的枝乾會否過於剛硬,它的根係會否吸乾人性的養分?

宴罷,周鳴登上雍城高大的夯土城牆。夜色如墨,寒風如刀。腳下是沉睡的雍城,漆黑一片,少有燈火,隻有巡邏士兵整齊而沉重的腳步聲在寂靜中回響,如同這座國家機器的冰冷心跳。遠處,是廣袤無垠的、沉浸在黑暗中的秦川大地。這片土地正在他“算策”的催化下,如同一張被緩緩拉開的巨弓,沉默地積蓄著足以裂石穿雲的力量。

他想起晉國的鐸鼓,想起楚國的巫舞,想起稷下飄散的星火。而在西陲這片苦寒之地,他的“數理”,終於找到了最硬實、也最冰冷的土壤。它將成為秦國礪劍的磨石,但這把劍出鞘之日,又將沾染多少鮮血,劈開怎樣的未來?

衛鞅不知何時也登上了城牆,站在他身後不遠處,目光同樣投向深邃的黑暗,年輕的臉龐上充滿了對“規”與“法”力量的無限憧憬。周鳴沒有回頭。他知道,自己或許點燃了一團將焚儘舊世界的烈火,也或許,親手鍛造了一條束縛人性的冰冷鎖鏈。秦地的風,帶著黃土的顆粒,刮在臉上,生疼。

喜歡數學易聖:我在春秋當國師請大家收藏:()數學易聖:我在春秋當國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民間鬼故事合集一千多篇 科舉逆襲:從農家子到一品閣老 彆家皇帝追求長生,朕隻求速死 重生七零,這長白山我說了算! 抗戰:係統批發商的成長之路 萬界神豪:從沒日簽到開始 我為國家獻科技 道師異聞錄 同學,快收手吧!校規真寫不下了 被綠後,我刷到了三界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