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軍備函數_數學易聖:我在春秋當國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章 軍備函數(1 / 1)

睢陽宮城西側的觀星台,高聳入雲,本是宋國巫史占驗天象之所。此刻,它卻成了決定晉楚兩國百萬甲士命運的算場。石砌的平台寬闊而空曠,獵獵秋風穿過廊柱,卷起地上的微塵,也吹拂著在場諸人緊繃的衣袍。晉國正使趙武、楚國令尹屈建、楚國大司馬公子側子反)、晉國上軍佐荀偃、宋國右師華元,以及核心的周鳴,圍立於中央一座巨大的、刻滿星宿與方位線的青銅日晷基座旁。

議題已從吳國的遙遠威脅,拉回到迫在眉睫、也是最核心的爭端——弭兵之後,如何裁軍?

“弭兵為盟,非止息乾戈,更當示天下以誠!”晉國上軍佐荀偃聲音洪亮,帶著晉人特有的務實與急切,“晉楚兩國,甲兵數十萬,車乘數千計,空耗糧秣,徒增民怨!當速裁其半,各留精兵守土足矣!此乃消弭猜忌、複蘇民生之根本!”他伸出五指,用力一收,做出一個“砍斷”的手勢。晉國卿族內鬥激烈,龐大的常備軍不僅消耗國力,更是卿族間傾軋、威脅公室的資本。趙武雖未明言,但默許荀偃的激進主張,晉國急需內部“消腫”。

“一派胡言!”楚國大司馬公子側子反)須發皆張,聲如雷霆炸響,他身材魁梧,一身戎裝未卸,佩劍隨著怒吼嗡嗡作響,“我大楚天高地廣,北有晉秦窺伺,南有群蠻未服,東有吳越跳梁!裁軍?裁多少?留多少?速裁?裁快了,蠻夷蜂起,邊城告急,誰來抵擋?莫非指望你晉國千裡馳援?!”他踏前一步,氣勢迫人,“要裁,也當緩裁!且楚國疆域倍於晉國,所留之兵,必多於晉!”他代表的是楚國強大的軍方勢力,視軍隊為維係龐大疆域和威懾四方的根本,對任何削弱武力的提議都充滿本能的抗拒。

屈建雖為令尹,總攬軍政,但在裁軍這等核心軍務上,也必須尊重手握重兵的子反的意見。他眉頭緊鎖,看向趙武:“趙大夫,大司馬所言,雖直率,然有其理。楚地遼闊,情勢複雜,確非晉國可比。裁軍之事,當徐徐圖之,且楚之留存兵力,理應多於晉國,方顯公平。”他試圖在晉國的“速裁均等”與楚國的“緩裁優勢”之間尋找平衡點,但這幾乎是個死結。雙方各執一詞,寸步不讓,空氣如同繃緊的弓弦,隨時可能斷裂。

華元在一旁急得滿頭大汗,連聲勸解,卻無人理會。裁軍比例談不攏,“弭兵”便是一紙空文,宋國期盼的和平曙光將再次被鐵甲寒光所遮蔽。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於沉默立於日晷旁的周鳴。他並未攜帶昨日那驚世駭俗的“五方樞機盤”,而是在仔細端詳著青銅日晷晷麵上那隨著日影緩緩移動的刻度線,仿佛在聆聽時間的腳步。

“兵者,凶器也。存之耗國,去之危邦。其增減,非一蹴而就,亦非一成不變。”周鳴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穿透風聲,“如同這晷影移動,其行也緩,其勢也定。裁軍之道,當循其勢,順其時。”

他轉身,從弟子捧著的木匣中,取出一件新的器物。這並非圓盤,而是一麵長方形的青銅算板,長約三尺,寬一尺半。板麵並非光滑,而是用極細的陰線蝕刻出密密麻麻、縱橫交錯的網格,如同將一張巨大的算籌陣列直接鑄在了青銅之上!更奇特的是,在算板的上端和下端,各鑲嵌著一根緊繃的、近乎透明的蠶絲弦線。上弦代表楚國兵力,下弦代表晉國兵力。兩弦的初始位置,都處於緊繃的、代表“滿額”的最高點。

“此板,名曰軍勢流形板。”周鳴將青銅板穩穩置於日晷基座之上,讓晷影恰好落在板麵中央,形成一條隨時間移動的明暗分界線。“今以晷影為尺,測度時光流逝。”

接著,他用特製的、帶有細小磁針的玉筆,在代表楚國的上弦旁,輕輕點下一個標記,又在代表晉國的下弦旁,點下另一個標記。隨即,他雙手在青銅板兩側幾個隱蔽的璿璣玉衡可旋轉的刻度旋鈕)上快速撥動,口中念念有詞,計算著旁人無法理解的參數:

“楚勢:地廣三千裡,蠻夷環伺,烽燧連綿。兵聚則難散,散則難聚。其力之衰,如巨獸伏臥,起身雖緩,臥倒亦遲。衰減緩阻係數:0.1。”他撥動一個旋鈕,上弦楚弦)旁浮現一個微小的、由光線折射形成的數字“0.1”。

“晉勢:卿族並立,私兵強盛。公室虛懸,內爭暗湧。兵聚則易生亂,速散可泄其壓。其力之衰,如激流遇閘,開則奔湧,閉則激蕩。衰減輕促係數:0.08。”下弦晉弦)旁,浮現數字“0.08”。

“故,留存兵力之變,非一刀切,乃循此衰減之勢。”周鳴的聲音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理性力量。他拿起玉筆,筆尖磁針引動算板上無形的“場”。

玉筆點在代表晉國初始兵力基數n_晉)的位置下弦起點),引出一道閃爍的流光,沿著下弦向下延伸。同時,玉筆在板麵虛空中書寫出巨大的、由光線組成的算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留存兵力_楚=n_晉x(1e(0.1xt))

玉筆又點在楚國初始兵力基數n_楚)的位置上弦起點),引流光沿上弦向下延伸,書寫出:

留存兵力_晉=n_楚x(1e(0.08xt))

“e?”荀偃皺眉,對這個奇異符號感到陌生。

“此乃自然衰變之基,”周鳴簡略解釋,“如同草木凋零、金石風化,其勢不可逆,其速有定規。0.1t、0.08t,便是楚、晉各自兵力隨時間t以年或月計)衰減之勢的量化表達。(1e(kx))之形,則描繪其力隨歲月流逝而漸次平緩減弱之軌跡,非驟降,亦非永固。”

他不再多言,玉筆輕點晷影此刻的位置t=0)。奇跡發生了!

代表晉國兵力的下弦衰減係數0.08),在玉筆點觸下,竟如同失去支撐,開始以一種肉眼可見的、相對迅捷的速度向下彎曲、鬆弛!其彎曲的弧度,完美貼合著算板上蝕刻的網格曲線對應函數圖像),仿佛被無形的力量牽引著,向著代表“低留存”的區域滑落。

而代表楚國兵力的上弦衰減係數0.1),其鬆弛下彎的速度則明顯緩慢許多!它以一種近乎凝滯的、帶著巨大慣性的姿態,極其緩慢地向下彎曲,軌跡同樣貼合著另一條更為平緩的網格曲線。

“快看!晉弦落了!”荀偃忍不住低呼,眼中閃過一絲喜色。這動態的演示,直觀地展現了他所期望的晉國快速裁軍。

“我楚弦…為何如此之緩?!”子反則瞪大了眼睛,看著那幾乎沒怎麼動的上弦,粗獷的臉上滿是驚疑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放鬆?這緩慢的衰減,似乎印證了他“楚國需緩裁”的主張。

周鳴推動晷影象征時間推移)。隨著晷影在青銅板上緩緩移動t值增大):

晉弦下弦)持續快速下彎,短短時間象征數月)就已鬆弛到接近半程的位置,其末端指向的算板刻度,清晰地顯示出晉國留存兵力在快速減少。

楚弦上弦)則如同老牛邁步,極其緩慢地下垂,在同樣的時間刻度內,下移的距離微乎其微,其末端刻度顯示兵力減少非常有限。

“豈有此理!”荀偃看著代表楚國兵力的上弦幾乎原地不動,而晉弦已大幅下降,忍不住怒道,“周子此算,何其不公!按此緩急,十年之後,我晉國兵微將寡,他楚國仍是龐然大物!屆時楚若背盟,揮師北上,晉國拿什麼抵擋?!此非弭兵,乃自廢武功!”

“周鳴!”子反雖然樂見楚弦緩降,但也覺得這差距過於刺眼,尤其被荀偃點破未來隱患,也覺不妥,粗聲道,“你這0.1與0.08之差,憑何而定?區區0.02之數,便判我楚軍衰減速緩?焉知不是你有意偏袒?”他雖不懂函數,但抓住了係數差異這個關鍵點。

麵對雙方質疑,周鳴神色不變。他玉筆一點,青銅算板上的景象驟然變化!晷影加速移動象征更長時間跨度)。

隻見那原本快速下墜的晉弦下弦),在下降到某個位置大約原高度的三分之一處)後,其鬆弛下彎的速度開始顯著放緩,最終幾乎趨於平緩,穩定在一個較低的水平線上,不再大幅下降。

而原本緩如龜爬的楚弦上弦),雖然起步極慢,但隨著時間推移t值持續增大),其下降的速度並未加快,但也沒有停止,以一種恒定而緩慢的節奏,持續地、一點點地向下彎曲。最終,在晷影移動到極遠端象征十年或更久)時,它竟然也下降到了一個與晉弦末端幾乎持平的位置!兩條弦線,一快一慢,起點不同,路徑迥異,卻在漫長時光的儘頭,抵達了相似的終點!

“此即為衰減之勢的終極歸宿。”周鳴的聲音如同宣告自然法則,“快裁者,先達其底;緩裁者,後至其平。”

“晉國係數0.08,裁軍之初,如開閘泄洪,勢猛而速疾。此順應其內壓,泄卿族私兵之患,安公室宗廟之基。然其勢雖猛,終有儘時。待精兵汰儘,內壓舒緩,其衰變自緩,留存之兵,足可守成。”

“楚國係數0.1,裁軍之初,如移山填海,滯重而遲緩。此維係其廣域,懾群蠻,備吳患,保社稷無虞。雖緩,其勢亦不可逆。積年累月,汰弱留強,冗兵漸去,終達精兵簡政之境。其留存之兵,亦非昔日之臃腫可比。”

他玉筆重重點在兩條弦線最終幾乎彙合的位置,那裡對應的留存兵力刻度,遠低於初始值,卻又並非“半裁”那麼機械。

“此終點之平,非數量相等,乃勢之均衡!晉留之兵,精悍迅捷,如臂使指;楚留之兵,堅韌厚重,穩如磐石。量或有差,質各擅場,互為犄角,共禦外侮如吳),方為長久弭兵之基!”

“那0.02之差,”周鳴的目光掃過荀偃和子反,“非偏袒,乃格勢之果。楚地之廣袤複雜,晉國內部之隱患壓力,皆化為此數,融入時光之流。快者非弱,慢者非強,時間…乃是最好的裁軍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風,吹過觀星台,帶著深秋的涼意。青銅算板上,兩條由光線構成的弦線,在晷影的推移下,依舊沿著各自的函數軌跡運行著——晉弦低垂已近平穩,楚弦仍在極其緩慢卻堅定地下行。那0.08與0.1的微小係數差,在動態的演示中,化作了兩條截然不同卻最終殊途同歸的軍力衰減之路。

荀偃看著那最終趨平的晉弦,又看看雖慢但確實在下降的楚弦,張了張嘴,最終沒再反駁。周鳴點破了他內心真正的擔憂——過快裁軍導致防禦真空,以及最終留存兵力“質”的保證。這函數,給了晉國一個快速解決內部問題的出口,也確保了長遠的安全底線。

子反緊握的拳頭,不知何時鬆開了。他看著那條代表著楚國龐大軍力緩慢但持續“瘦身”的上弦,那緩慢的速度給了他極大的安全感,而最終與晉國趨平的結果,又似乎暗示著某種長遠的平衡。雖然心裡仍有些彆扭,但“懾群蠻、備吳患”的理由和這無可辯駁的“勢”的演示,讓他難以再強硬反對。

屈建長長舒了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疲憊後的精光。這“軍勢流形”函數,完美地化解了“速裁緩裁”、“誰多誰少”的死結!它用一個動態的、基於國家內在“勢”的模型,給雙方都鋪好了台階,更指向了一個相對均衡的未來。他看向趙武。

趙武的目光,從青銅算板那最終趨平的弦線上抬起,望向遼闊的蒼穹,又落回屈建臉上,緩緩頷首:“循勢而為,依時漸進。此函數所示,雖異於常法,然深合陰陽消長、張弛有度之理。晉…可依此例。”

屈建也鄭重拱手:“楚…亦無異議。當以此軍勢流形之法,共定裁軍之序。”

華元幾乎要喜極而泣,連聲道:“善!大善!循天時,順地勢,和人心!此乃真弭兵之道!”

周鳴默默收起了玉筆。青銅算板上,晷影依舊在移動,兩條弦線在無形的函數牽引下,沿著既定的軌跡,向著那個由數學預言的、兵力衰減後的新平衡點,堅定不移地運行著。風穿過觀星台的石柱,發出嗚咽般的聲響,仿佛在為舊時代的龐大軍團奏響挽歌,又像是在為那建立在精密計算與動態平衡之上的、脆弱而嶄新的和平,吟唱著充滿不確定性的序曲。那0.02的係數差,如同投入曆史長河的一顆石子,激起的漣漪,正悄然改變著晉楚兩國百萬甲士的命運,以及未來數十年的天下格局。而在青銅板的邊緣,代表時間的晷影陰影裡,一個微小的、由水銀蝕刻的“員”字標記,正無聲地汲取著時光,等待著屬於它的函數爆發點。

喜歡數學易聖:我在春秋當國師請大家收藏:()數學易聖:我在春秋當國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網遊:上線是真能領到神級女友! 負資產女孩的算命直播日記 道門天師在此,黑白無常聽令 天師歸來都市伏魔錄 致命重生:化學物語 天下一帝秦始皇 大明:剛穿越就被錦衣衛抓了 殺敵漲修為?我以鐵血築長生 魂穿五代,我占壽州為王 讓你教書啟民智,你教全民修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