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軍事會議上,李瑁對將領們說道:“各位將軍,我們通過情報網獲取了安祿山與周邊勢力勾結的關鍵情報。雖然他們看似強大,但內部存在諸多問題。我們要利用這些弱點,各個擊破。大家務必按照計劃行事,為了大唐的勝利,全力以赴。”
將領們齊聲高呼:“為了大唐,全力以赴!”聲音響徹營帳,士氣高昂。
在情報網的助力下,李瑁和郭子儀在這場與安祿山的較量中逐漸占據了主動。他們深知,接下來的戰鬥依然艱巨,但有了準確的情報支持,他們對保衛大唐充滿了信心。
在加強情報收集的同時,李瑁還注重情報的分析和整合。他專門設立了一個情報分析小組,由經驗豐富的情報專家組成。這些專家對收集到的各種情報進行細致的梳理和分析,提取出其中最關鍵的信息,為李瑁和郭子儀的決策提供有力支持。
“殿下,根據最新的情報分析,安祿山聯合周邊勢力的總兵力約為二十萬,其中安祿山本部兵力十萬,突厥三萬,吐蕃五萬,其他小勢力兩萬。但他們的兵力分布較為分散,且各方之間缺乏有效的協調。”情報分析小組的負責人向李瑁彙報。
李瑁沉思片刻後說道:“兵力分散和協調不暢是他們的弱點。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采取靈活的戰術,各個擊破。郭將軍,您認為呢?”
郭子儀點頭說道:“殿下所言極是。我們可以先集中優勢兵力,打擊安祿山本部的軍隊,挫其銳氣。同時,密切關注突厥和吐蕃的動向,防止他們突然增援。”
在製定戰術的過程中,李瑁和郭子儀還考慮到了戰場的地形因素。他們詳細研究了周邊地區的山川河流、道路橋梁等情況,以便在戰鬥中能夠充分利用地形優勢。
“此處山穀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若安祿山的軍隊從此處經過,我們可以在此設下埋伏,給予他們沉重打擊。”李瑁指著地圖上的一處山穀說道。
郭子儀表示讚同:“殿下,我們還可以在山穀兩側的山上布置弓弩手,待敵軍進入山穀後,萬箭齊發,讓他們插翅難逃。”
除了軍事戰術,李瑁還考慮到了外交策略。他深知,分化安祿山與周邊勢力的聯盟是取勝的關鍵之一。因此,他繼續加強與吐蕃的溝通,試圖說服吐蕃徹底退出聯盟。同時,對突厥內部保持中立的部落,給予一定的支持和安撫,鞏固他們的中立立場。
在與吐蕃的談判中,大唐使者再次強調了與吐蕃保持和平友好關係的重要性,並承諾在戰後給予吐蕃更多的貿易優惠和領土讓步。吐蕃王在權衡利弊後,終於決定與安祿山斷絕聯係,並撤回已經派出的軍隊。
這一消息傳來,李瑁和郭子儀大喜。“吐蕃退出聯盟,安祿山的實力大減。我們的計劃正在一步步實現。”李瑁說道。
郭子儀笑著說道:“殿下英明。接下來,我們可以集中精力對付安祿山和突厥的軍隊了。”
然而,安祿山得知吐蕃退出聯盟後,暴跳如雷。他大罵吐蕃王背信棄義,同時也意識到自己的計劃受到了嚴重挫折。但安祿山並不打算就此放棄,他決定加快進攻步伐,試圖在李瑁和郭子儀進一步準備之前,給大唐以致命一擊。
安祿山重新調整了兵力部署,將重點放在了與大唐邊疆接壤的幾個關鍵地區。他親自率領本部精銳,準備從一個名為黑風嶺的地方突破大唐的防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瑁的情報網很快得知了安祿山的這一計劃。“殿下,安祿山準備從黑風嶺進攻,目前正在集結兵力。預計三日後發動攻擊。”情報人員向李瑁彙報。
李瑁立刻與郭子儀商議對策。“郭將軍,安祿山此次來勢洶洶,我們必須做好充分準備。黑風嶺地勢複雜,我們可以利用地形,設下重重陷阱,等待安祿山自投羅網。”
郭子儀說道:“殿下,我建議在黑風嶺的必經之路埋設大量的絆馬索和陷阱,同時在兩側的山坡上布置伏兵。等安祿山的軍隊進入包圍圈後,我們前後夾擊,定能重創敵軍。”
李瑁點頭表示同意。隨後,他們迅速召集將領們,部署作戰計劃。“各位將軍,安祿山即將從黑風嶺進攻。我們要利用地形優勢,給他們一個迎頭痛擊。務必按照計劃行事,不得有誤。”
將領們領命而去,迅速組織士兵們進行戰前準備。他們在黑風嶺的道路上埋設絆馬索和陷阱,在山坡上搭建掩體,布置弓弩手和長槍兵。一切準備就緒,隻等安祿山的軍隊到來。
在等待安祿山進攻的過程中,李瑁和郭子儀不斷激勵士兵們的士氣。“將士們,安祿山妄圖侵犯我們的領土,我們絕不能讓他得逞。這一戰,我們要讓他有來無回,為大唐的榮耀而戰!”李瑁高聲說道。
士兵們齊聲高呼:“為大唐而戰,擊敗安祿山!”聲音響徹山穀,充滿了必勝的決心。
隨著安祿山進攻日期的臨近,戰場上的氣氛愈發緊張。李瑁和郭子儀站在黑風嶺的高處,望著遠方,等待著安祿山的到來。他們知道,這將是一場艱苦的戰鬥,但他們有信心,憑借著準確的情報和精心的部署,一定能夠擊敗安祿山,保衛大唐的邊疆。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