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源二年的秋天,新胤王朝在相對平穩中度過。祭天大典如期舉行,規模雖依蕭徹所諫有所節製,但莊嚴肅穆,依舊極大地凝聚了民心,昭示著新朝的正統與氣象。大典之後,女帝雲薇巡幸北境的旨意頒布,再次引起了朝野內外的關注。
此次北巡,意義非凡。這不僅是新胤立國後君主首次巡視邊疆,更是對鎮北王蕭徹平定北境功績的肯定,也是對那片飽經戰火、剛剛重歸胤土之地的一次安撫與宣示主權。
聖駕出巡,儀仗煌煌。雲薇並未乘坐奢華的鑾駕,而是選擇了一輛堅固寬敞、內蘊符文陣法的特製馬車,既可抵禦風寒與可能的襲擊,也不妨礙她沿途觀察民情。蕭徹一身玄甲,騎乘著雄駿的黑龍駒,親自率領三千禁衛精銳與部分破陣營老兵護駕左右。隊伍中還有隨行的官員、太醫以及負責記錄的女史。
車駕出了啟明城,一路向北。初時還能見到阡陌縱橫、村落炊煙的繁華景象,越往北行,地勢逐漸變得荒涼,戰爭的痕跡也開始顯現。斷壁殘垣,廢棄的村落,偶爾還能在路邊看到尚未完全清理的戰爭遺骸。
雲薇時常會下令停車,親自走下馬車,查看荒廢的田地,詢問隨行的地方官員關於移民安置、土地分配的情況。她甚至會讓隨行的太醫為沿途遇到的、因戰亂而傷病纏身的百姓診治,並留下一些藥物和錢糧。
這些舉動,通過隨行官員和暗中保護的“直播”鏡頭,迅速傳回了啟明城乃至全國各地。百姓們看到的是一位仁德、務實、心係子民的君主,而非深居宮闈、不食人間煙火的帝王。雲薇的聲望,在這一次次的停留與關心中,悄然提升著。
【陛下真的好親民啊,還親自下地問老百姓。】
【看到那些破敗的村子,心裡真不好受,戰爭太殘酷了。】
【主播這是在實地調研,收集一手資料,比待在宮裡看奏折強多了。】
【蕭王爺護衛在一旁,安全感爆棚!】
蕭徹始終沉默地履行著護衛的職責,他的目光銳利如鷹,警惕著任何可能出現的危險。隻有在雲薇下車體察民情時,他會不動聲色地靠近,確保她處於自己劍意領域的最佳保護範圍內。兩人之間交流不多,但一個眼神,一個細微的動作,便能明白彼此意圖。
半月之後,車駕抵達了北境第一座重鎮——黑風鎮。
這座曾經飽受幽冥軍威脅、在蕭徹第一次北征中發揮了橋頭堡作用的軍鎮,如今已煥然一新。城牆得到了加固和加高,城內街道整潔,商鋪林立,雖不及南方城鎮繁華,卻充滿了一種邊塞特有的粗獷與活力。
得知聖駕將至,黑風鎮守將率領全城軍民出城十裡相迎。當看到那麵明黃色的龍旗和玄色的王旗一同出現時,迎接的人群爆發出了震天的歡呼。
“陛下萬歲!鎮北王千歲!”
雲薇再次走下馬車,接受了軍民的朝拜。她看著這些膚色黝黑、眼神卻充滿生機與希望的邊民,看著那些雖然卸甲歸田、卻依舊站得筆直的破陣營老兵,心中感慨萬千。
她在黑風鎮停留了三日。視察了軍屯的田地,觀看了邊軍的操演,親自為在平定北境中傷殘的士兵頒發了撫恤,並召見了當地歸附的部族首領,聽取他們的訴求。
期間,發生了一個小插曲。一名原北凜降卒出身的屯田兵,因不滿分配到的土地較為貧瘠,酒後鬨事,甚至口出怨言,提到了前朝北凜。當地官員如臨大敵,欲將其嚴懲。
消息傳到雲薇這裡,她並未動怒,反而下令將那名屯田兵帶到麵前。
那屯田兵酒醒後,嚇得麵如土色,跪地磕頭不止。
雲薇看著他,語氣平和:“你抱怨土地貧瘠,可是覺得朕虧待了你們這些歸附之人?”
屯田兵哆哆嗦嗦,不敢回答。
“北境新定,百廢待興。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著胤朝將士與北境百姓的鮮血。土地貧瘠,可以改良;生活艱苦,可以奮鬥。”雲薇的聲音清晰而有力,傳遍四周,“朕在此承諾,凡安分守己、努力墾殖者,無論出身,皆為新胤子民,一視同仁!三年之內,北境賦稅減半!五年之內,朕要讓這北境之地,稻穀滿倉,牛羊成群!”
她目光掃過周圍那些神情各異的歸附之民和降卒:“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之後,爾等皆為胤民,當與朕,與這新胤,共創未來!”
一席話,既表明了朝廷的態度,也給出了實實在在的優惠政策,更傳遞出了一種海納百川的氣度。那名鬨事的屯田兵羞愧不已,連連叩首。周圍那些原本心存疑慮的歸附者,眼神也漸漸變得堅定起來。
蕭徹站在一旁,看著雲薇僅憑言語便化解了一場潛在的衝突,並成功收攏了人心,冰冷的眼眸中閃過一絲幾不可察的柔和。
離開黑風鎮,聖駕繼續北上,進入了黑沼澤的邊緣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