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僵持之際,一個虛弱的聲音響起:“讓我……讓我去試試吧。”
眾人望去,是部落裡一位年邁的、已經因為缺水和饑餓而奄奄一息的老婦人。她看著灰燼,渾濁的眼中沒有懷疑,隻有一絲微弱的、對生的渴望。
“反正……也快不行了……”老婦人喘息著說,“如果……如果灰燼說的是真的……”
最終,在老薩滿的堅持和幾位同樣瀕臨絕望的族人支持下,一支小隊帶著工具,跟著灰燼來到了那片荒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灰燼根據金屬板之前掃描時隱約反饋的“地下生物質聚集”信息雖然他當時並不完全理解),指出了一個區域。人們將信將疑地挖掘下去。
當第一個比拳頭還大、表皮粗糙呈黃褐色的肥大塊莖被挖出來時,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們從未見過這種植物地下竟然藏著如此飽滿的根莖!掰開一塊,裡麵是雪白的肉質,滲出清甜的汁液!
饑渴難耐的人們迫不及待地嘗了一口,雖然帶著一絲土腥味和微不可查的澀味,但那股充沛的水分和紮實的飽腹感,讓他們幾乎落下淚來!
“是真的!灰燼說的是真的!”
消息傳回部落,引發了巨大的轟動。人們瘋狂地湧向那片荒地,挖掘著這救命的“土根”後來被部落稱為“灰燼薯”)。雖然食用過多未經妥善處理的塊莖確實會引起一些腸胃不適,但相比於餓死渴死,這根本不算什麼。
灰燼,這個曾經瘦弱不起眼的少年,一夜之間成為了部落的英雄。他挽救了無數族人的生命。
沒有人知道他究竟是如何發現“灰燼薯”的秘密的。有人歸功於老薩滿的教導,有人認為是先祖顯靈,更多的人則用敬畏的眼光看著灰燼,認為他獲得了某種神秘的知識。
隻有老薩滿心中清楚,灰燼所運用的,絕非薩滿之道。他看著被族人簇擁著、臉上帶著些許茫然和疲憊的灰燼,又看了看他始終緊握的、那塊看似普通的黑色金屬板,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
他看到了這種“新知識”帶來的希望,也感受到了其中蘊含的、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薩滿之道截然不同的、一種近乎“掠奪”和“解剖”的冰冷邏輯。
灰燼沒有沉浸在讚譽中。他獨自一人回到自己的小屋,再次握緊了金屬板。這一次,他傳遞的意念不再是簡單的認知,而是一個更加清晰的訴求:
“如何……安全地食用‘灰燼薯’?”
金屬板沉默了片刻,似乎在調取或分析著什麼,隨後,一段更加複雜的信息流湧入:
【目標對象:未知塊莖暫命名:灰燼薯)。分析:富含澱粉及水分,含微量葫蘆巴堿及龍葵素……建議:去皮,切片,清水浸泡兩個時辰以上,或高溫烹煮沸水以上溫度持續一刻鐘)以分解生物堿……】
灰燼如獲至寶!他立刻將這個“方法”告訴了族人。經過浸泡或烹煮後的灰燼薯,口感更好,也不再引起腸胃不適。
這一次,連最初質疑他的部落首領,也徹底信服了。
灰燼憑借著他自己都無法完全理解的、來自遠古科技殘骸的“數據之眼”,在蒙昧的時代,點亮了第一縷屬於“理性”與“實證”的微光。
他站在小屋門口,望著部落中因為找到食物和水源而重新燃起希望的人們,又低頭看了看手中冰冷的金屬板。
他知道,這僅僅是一個開始。這雙“數據之眼”所能看到的,遠比一種救命的食物要多得多。前方的道路依舊迷霧重重,但他已經踏上了征程,一條注定孤獨而艱難的、試圖用另一種方式理解並改變這個世界的征程。
而他不知道的是,在他成功引動金屬板、並利用其信息解決了部落危機的過程中,遠在南部群山之中的“巫族”聖地,一位正在冥想的老巫祝,麵前一枚沉寂了無數年的玉簡,突然極其微弱地閃爍了一下,仿佛被某種同源的、卻更加“尖銳”的波動所觸動。
老巫祝猛地睜開眼,驚疑不定地望向北方。
世界的齒輪,似乎因為一顆微小石子的投入,而開始發出了一聲幾不可聞的、卻真實存在的……哢噠聲。
喜歡亡國公主靠考古直播續命請大家收藏:()亡國公主靠考古直播續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